APP下载

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

2009-03-31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期

吴 妮

摘 要:研究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之外的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的影响,是一个较新的趋向。本文对旁观者群体进行了界定,分别阐述了旁观者群体内的各个角色对欺负行为的影响并就如何发挥他们在欺负干预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旁观者群体 欺负行为 群体机制

一、前言

欺负行为是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一种侵犯行为,对欺负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D•Olweus在瑞典和挪威所做的研究,以后这个问题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于20世纪末逐渐开始形成对这一问题的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描述性研究,就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类型、性别差异、基本特点等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二是相关研究,探讨欺负者和受欺负者的人格、个性特点、家庭教养方式等与欺负行为间的关系;三是干预性研究,探讨学校欺负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在以往的这些研究中,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和层面探讨了欺负行为这一常见现象,但是专门研究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的影响及强调发挥其对欺负行为干预作用的研究并不多见。

欺负行为的发生绝不仅仅是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之间的事,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影响。O'Connell, etal(1999)指出:欺负行为的发生通常包括欺负者、目标欺负对象和在积极推动欺负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旁观者。

作为欺负发生的微观社会环境——同伴群体,对欺负行为的发生或抑制起着重要作用。在欺负情景中,除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之外的同伴群体就是旁观者群体。事实上,有研究表明,同伴的影响在欺负情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负面作用,如果能够对他们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和指导及进行相关的培训,也能够发挥他们在欺负干预中的积极作用。

二、欺负行为和旁观者群体的界定

1.欺负行为的界定

对于欺负行为,国内外至今都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大多采用D.Olweus(1978)的定义:欺负行为是指受害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有意地、反复地、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造成受害者心理或身体的伤害或不适应。

也有研究者认为,欺负的本质不在于其发生的频次与重复发生性,而在于行为的主观动机与意图和行为双方力量的客观对比。笔者也倾向于这个观点。

2.旁观者群体的界定

本文所界定的旁观者群体指那些既不是欺负者又不是受欺负者的人群。旁观者群体也不是完全同质的,它们在校园欺负行为中所担任的角色是有差异的。而欺负的强化者指提供给欺负者鼓励性的信息反馈的人;欺负的防卫者是站在受欺负者一边的人;局外人是指离开、漠视欺负行为的人。

三、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的影响

1.欺负行为的群体机制

在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中,同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Olweus(1993)年指出:欺负作为一种群体现象,在产生时有某些群体机制在起作用,王中杰、刘华山(2004)在关于旁观者群体的论述中已阐述的非常清楚。正是由于这些机制的作用,导致群体欺负的产生。

有观察研究的录像显示:不管是在操场还是教室,攻击性的或非攻击性的学生以某种角色参与了85%的欺负事件。这一研究表明,欺负行为动力学延伸到了除欺负和受欺负者之外的其它人群。因此,研究者们对旁观者群体在欺负行为中的作用给予了关注,并指出:干预和预防欺负的有力措施应涉及到整个同伴群体:欺负者、受欺负者以及旁观者。

2.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的影响

正如前面对旁观者群体的界定,我们知道旁观者群体内不同角色的行为反应会对欺负行为的发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下面分别阐述将旁观者群体内的四种角色对欺负行为的影响。社会学习观点认为:欺负者通过来自旁观者的关注和鼓励而增强他们的行为,同伴更可能模仿他们而不是责难欺负行为,因为他们看到了欺负者得到的奖赏。

欺负的推动者,在欺负行为发生时进行围观和哄笑,这实际上是更加激发了欺负者的表现欲或被欺负者理解为对欺负的容忍,从而在客观上加强了欺负行为,使欺负行为持续时间更长、强度增大或发生次数增多。

局外人,漠视欺负行为,无形中推动了欺负行为的发生。这些人的漠视,会使欺负者感觉不到欺负别人后带来的心理上的不踏实和罪恶感,因为其它人没有明确反对,算是默许了欺负的发生,这对制止欺负行为是极为不利的。

四、发挥旁观者群体在欺负行为干预中的作用

以往对欺负行为干预的研究,大多从改变欺负者或受欺负者入手,或从学校、家庭、老师等的干预入手,而很少把欺负行为的发生看作是整个同伴群体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Christina Salmivallietal.(2005)已把注意放在欺负——受欺负交互作用中同伴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主意:要把反欺负干预不仅指向欺负、受欺负者,也应指向作为一个整体的团体,也就是要影响旁观者的行为,发挥他们在欺负干预中的作用。

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已有一些研究者将干预方案的实施对象明确地指向了旁观者群体。芬兰的欺负干预也十分重视同伴在欺负干预中的重要作用,在对旁观者角色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小规模的同伴支持干预研究。

对旁观者群体内的不同角色,具体可施加不同的影响,发挥他们在欺负行为中的作用,以期减少欺负行为。

局外人对欺负行为的漠视,相当于是默许了该行为的发生,那么应该对这部分人进行移情训练。李洋、雷雳(2005)从心理功能的角度认为,移情能使人觉察、体验、分享他人的情感。那么,可以在群体会议中,就受欺负者的感受进行团体交流,让局外人能够体会到受欺负者的情感,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那么,当他们再次看到欺负行为发生时,他们也许就会去制止,或者对欺负者的态度有所改变,使欺负者不受到同伴的欢迎。

五、小结

欺负行为是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现象,旁观者群体构成了欺负发生的背景。他们尽管没有直接参与欺负,但是也对欺负行为的发生或减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旁观者群体的角度综述了其对欺负行为的影响及如何发挥在他们欺负干预中的作用,但是在总体上,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对旁观者群体在欺负行为发生过程中的态度及心理反应等未进行深入的考察,这些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对欺负行为的干预也应放在更大的背景中进行,如学校、家庭、社会等,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较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Atlas, R.S., & Pepler, DJ. Observations of bullying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8,92(2):86-99.

[2]谷传华,张文新,秦丽丽.儿童期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

[3]O'Connell, P., Pepler, D., & Craig, W. Peer involvement in bullying: Insights and challenges for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9.22.437-452.

[4]纪林芹,张文娟,张文新.学校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