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刺微型黄瓜“萨瑞格”有机基质春季栽培试验

2009-03-31鲍维巨吴菊林林彭晏辉

长江蔬菜 2009年2期
关键词:瑞格抗病性黄瓜

鲍维巨 吴菊 林林 彭晏辉

(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舟山,316000)

无刺微型黄瓜“萨瑞格”有机基质春季栽培试验

鲍维巨 吴菊 林林 彭晏辉

(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舟山,316000)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有机基质采用泥炭、菇渣、稻草、稻壳、兔粪,按1∶1∶1∶1∶1比例混合,对无刺微型黄瓜“萨瑞格”进行有机基质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株生长发育速度、生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基质栽培与土培相当,但基质栽培植株抗病性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刺微型黄瓜连年种植而出现的连作障碍问题。有机基质栽培不仅降低用药成本,而且环保无公害,又能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

有机基质 土壤 栽培

经过2006-2007年试验已筛选出经济效益较高、适口性好、产量高、抗病性较好的迷你黄瓜“萨瑞格”等多个品种,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基质在黄瓜栽培上的应用,选择“萨瑞格”为有机基质栽培试验品种,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迷你黄瓜“萨瑞格”(以色列海泽拉种子公司提供),产自荷兰。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浙江省舟山市农科所马岙科研基地进行。

①有机基质配比 泥炭、菇渣、稻草、兔粪按1∶1∶1∶1比例混合,并在每1 m3的基质中加入0.5 kg尿素,调节碳氮比,然后浇透水,堆放6个月以上,期间如果水分不足,注意补水,充分发酵以备用。

②试验地选择 选择宽6 m,长30 m的标准钢质大棚,土壤肥力较好,前茬为茄果类蔬菜,基质栽培为地上开槽放入基质的形式,槽深20 cm、宽60 cm,槽内先铺薄膜与土壤隔离,后填入腐熟的栽培基质,上面铺滴管,然后盖上黑色地膜。以土壤栽培为对照。一个标准大棚的面积为1个小区,重复3次。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分别在2个大棚中进行。每个大棚开4畦,中间畦各种植2行,边上2畦各种植1行,定植450株,株行距40 cm×40 cm。对照按常规的土壤栽培进行,每1 hm2施土杂肥2.25万kg、复合肥750 kg、过磷酸钙300 kg,撒施后深耕整地作畦,畦宽100 cm,沟宽50 cm,畦高15 cm,铺滴管,盖地膜。

③育苗管理 早春温度低,采用“三棚四膜”及地热线加温技术培育壮苗,育苗基质采用消毒优质泥炭,对照为消毒土壤。2008年2月26日播种,3月14日定植,定植时瓜苗1~2片真叶,整个苗期17 d,瓜苗素质良好,成苗率95%以上。

育苗过程:年前准备好育苗基质泥炭和营养土,分别用福尔马林消毒,并覆膜闷盖。播种前在连栋大棚内再设4 m宽、2 m高的中棚,内设3.8 m宽、长20 m(长度依据苗的多少而定)的苗床,下面铺电热线,并安装温控仪进行加温育苗,将稻壳铺在电热线下方和苗床周围隔热。电热线上面再铺1层薄膜,营养杯放在薄膜上,营养杯上面再覆盖1层薄膜,上面再加1 m高的小拱棚。出苗前控温仪定在30℃,使苗床温度白天保持在26~28℃,夜间20℃,齐苗后,控温仪定在25℃,苗床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16~18℃,出苗后立即揭除地膜。注意加强苗床温度管理,在晴好天气注意晒床并喷药防病。定植前3 d左右断电炼苗,3月14日瓜苗1~2片真叶时定植。

④生长期肥水管理 定植后浇透水,以后每周浇1次水,开花2周后施复合肥75 kg/hm2,K2SO43 000倍液1次,并喷杀菌剂防病,加强肥水管理。基质栽培的基质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加上黄瓜是需水量较大的蔬菜,因此,应严格控制水分。土壤水分对有机肥的分解有明显的影响,黄绵土中秸秆矿化较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6%~20%,矿化率达78%,土壤水分低于8%或高于24%时,矿化率显著降低[1]。所以,基质湿度保持在20%左右,不能过干也不能太湿。

1.3 试验方法

在黄瓜的各个生长期目测植株生长势和发病情况。从第1雌花开放起,每日记载每个小区第1雌花开放数及坐瓜、采瓜株数,确定第1雌花开放期、始收期、终收期。采瓜开始后,每小区定点调查10株,每次记载当日采瓜数并称质量,直至采收结束,计算全株瓜数、单瓜质量和单株产量。在采收前、中、后期,每次选取不同栽培方式具有代表性的黄瓜20条进行室内测评,取平均值。在终收期每小区随机取样5株,测定主蔓长、全株节数等植株性状。每小区每次采瓜单独统计产量。

表1 定植时不同育苗基质瓜苗主要性状比较

表2 不同育苗基质黄瓜生育期比较

表3 不同育苗基质黄瓜植株和果实主要性状比较

表4 不同处理产量和抗病性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定植时不同育苗基质瓜苗主要性状比较

泥炭育苗比土壤育苗出苗晚1 d,但成苗率高1.2%,叶片数平均多0.1片,苗平均高0.2 cm,子叶至生长点高度高0.1 cm,叶片纵横径分别大0.1 cm和0.2 cm(表1)。

2.2 生育期比较

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从生长发育速度上看,无明显差异,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出苗晚1 d,但第1雌花开放期提早1 d,始收期提早2 d,终收期提早4 d,整个生育期短5 d(表2)。

2.3 植株和果实主要性状比较

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从生长势看,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稍弱,基质栽培的主蔓长228 cm,比土壤栽培的短12 cm;基质栽培的全株叶片数为37.5片,比土培的40.0片少2.5片;节间距基质栽培比土培的仅长0.08 cm;茎粗上看,基质栽培比土培的小0.2 cm;单瓜质量上看,基质栽培比土培的小1.5 g;从瓜长和横径上看,基质栽培为12.75 cm/2.6 cm,土培为13.2 cm/2.8 cm,基质栽培的瓜长和横径分别比土培的小0.45 cm和0.2 cm;结瓜性由品种特性决定,均为1节多瓜;全株瓜数基质栽培比土培多1.5条;皮色均为浅绿色,口感无明显差异,均比较爽口,瓜品质无差异(表3)。

2.4 产量比较

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相比较,单果质量小0.5 g,单株产量小0.08 kg,基质栽培小区早期产量(前20 d)减少2.26%,即每1 hm2产量减少2.27%,但差异不明显(表4)。

2.5 抗病性比较

从抗病性上看,基质栽培的抗病性明显优于土壤栽培的,白粉病和霜霉病在基质栽培中几乎没有发生,但土壤栽培中后期发生白粉病较严重;枯萎病和蔓枯病基质栽培的发病率均为5%,而土壤栽培的发病率分别为10%和8%;可能是因为基质栽培与土壤隔离,使植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感染因连作积累的病菌的机会(表4)。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通过对迷你黄瓜“萨瑞格”的有机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比较结果可知。

①泥炭育苗虽比土壤育苗出苗晚1 d,但成苗率高1.2%,叶片数平均多0.1片,苗平均高0.2 cm,子叶至生长点高度高0.1 cm,叶片纵横径分别大0.1 cm和0.2 cm。苗的长势、定植时苗的大小,基质育苗稍优于土壤育苗。

②从生长发育速度上看,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无明显差异,终收期仅提早4 d,整个生育期短5 d。

③从生长势看,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稍弱,主蔓长、全株叶片数、茎粗、单瓜质量、瓜的大小也稍逊于土壤栽培。结瓜性由品种特性决定,均为1节多瓜;全株瓜数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多1.5条;皮色均为浅绿色,口感无明显差异,均比较爽口,黄瓜的品质无差异。

④产量比较。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基本无差别,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小区早期产量(前20 d)减少2.26%,总产量少2.27%,但差异不明显。

⑤抗病性比较。基质栽培的抗病性明显优于土壤栽培,因为基质与土壤隔离,使植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感染因连作积累的病菌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

有机基质栽培有其不稳定的因素,但在栽培效果上与土壤栽培相当,植株抗病性较好,通过有机基质栽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又可以将农业废弃物利用。李培军等[2]指出有机基质富含腐殖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微生物活体等有机胶体和各种粘土矿物的无机胶体,具有巨大的表面能,是速效养分和迟效养分、有机养分与无机养分兼容的储备库,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大量元素,硫、钙、镁、锌、钼、铜、铁等中、微量元素,能满足作物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但是影响肥效的因素有很多,De Neve等[3]指出,土壤的温度、水分、有机物料的组成等对有机肥营养元素释放速率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有机基质栽培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有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兰小泉,郭贤仕.有机物料在半干旱区黄土中的分解试验[J].甘肃农业科技,1995(5):23-26.

[2]李培军,蒋卫杰,余宏军.有机肥营养元素释放的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08(6):39-42.

[3]De Neve S,Hofman G.Modelling N mineralization of vegetable crop residues during laboratory incubations[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1996,28:1 451-1 457.

Trail of Organic Substrate Culture in Mini-cucumber“HA-454”without Sting in Spring

BAO Weiju,WU Jv,LIN Lin,PENG Yanhui
(Agriculture Institute of Zhoushan,Zhejiang,Zhoushan 316000)

The trail of organic substrate culture for mimi-cucumber “HA-454”without sting was studied.The organic substrate was composed with peat,discards from mashroom culture,rice straw,rice husk,excrement of rabbits as the ratio of 1∶1∶1∶1∶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ed of cucumber growth,growth index,yield,quality cultured with organic substrate were similar to the soil culture.But the disease-resistance of substrate culture was better than the soil culture. And it would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succession cropping obstacle and reduce the cost of pesticides control.So it was environmental protected,green and recycling.

Organic substrate;Soil;Culture

10.3865/j.issn.1001-3547(x).2009.01.003

鲍维巨,主要从事设施栽培方面的研究。E-mail:wuju_79_2000@tom.com

2008-11-07

猜你喜欢

瑞格抗病性黄瓜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绚烂北极光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摘黄瓜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