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状液膜处理含铜废水试验
2009-03-30刘茉
刘 茉
[捕要]乳状液膜分离技术是治理矿山含铜酸性废水的有效方法,对乳状液膜处理比、不同载体浓度对提取Cu2+的影响进行论述,并分析乳状液膜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试验结果。
[关键词]乳状液膜结果分析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10003-01
乳状液膜连续处理含铜废水实验,是乳状液膜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必要探索。该技术可以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一、废水的主要成分和实验流程
(一)废水的主要成分
(二)实验流程
实验设备采用高速搅拌制乳器Oldshue_Rushton提取柱旋流、脉冲高压静电破乳器组成的连续处理设备(图1)。
采用Lix984N-Lll3A-煤油-H2SO4和M6401-L113A-煤油-H2SO4乳状液膜体系。L113A:煤油=0.03,内水相H2SO4:10%(体积比),油内比Roi=1:1,制乳转速:3000转/分钟,制乳时间:20分钟,外水相cu2+浓度:100mg/L,PH:5,提取转速:300转/分钟。膜相回用率:50%;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对Cu2+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处理比对乳状液膜提取Cu2+的影响
分别用Lix984N-L113A-煤油-H2SO4和M6401-L113A-煤油-H2SO4两种乳状液膜体系,进行连续提取试验,Lix984:煤油=0.04,M6401:煤油=0.04。分别以处理比1:8,1:10,1:15进行铜离子的提取试验(图2)。
处理后废水中铜离子浓度分别为:4mg/L、7mg/L、12mg/L和2mg/L、4mg/L、10mg/L。处理比大,铜离子提取率高。处理比太大,膜相用量就大,所需成本就高,故选处理比为:1:10。连续提取试验中,处理后废水的铜离子浓度还不能达到排放的要求,可进行两级液膜分离,以降低废水中铜离子的浓度。
(二)不同载体浓度对乳状液膜提取Cu2+的影响
用Lix984N-L113A-煤油-H2SO4和M6401-L113A-煤油-H2SO4两种乳状液膜体系进行试验,试验中,处理比为:1:10,其余条件同前(图3)。
随着载体浓度的增加,铜离子提取率也随之增加。在连续提取试验中,载体浓度的适量增加,乳状液膜的溶胀并不是很明显,乳状液膜在外水相中滞留时间短,使得液膜溶胀较小或没有因载体浓度的增加而发生溶胀。乳状液膜在外水相中滞留时间太短,会影响液膜对废水中铜离子提取率。
(三)乳状液膜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试验
1、乳状液膜处理矿山酸性废水条件试验。同上两种乳状液膜体系对矿山酸性废水进行了试验(表2)。
2、乳状液膜连续处理矿山酸性废水试验。膜相选取大的载体浓度进行连续试验,增加乳状液膜对Cu2+的提取率(表3)。
从试验结果看来,处理后出水中cu2+的含量分别为0.15mg/L和0.12mg/L,达到了工业废水的排放要求。乳状液膜在处理低浓度含铜废水时,基本上可以达到处理要求,乳状液膜技术可应用于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
内水相cu2+浓度可达95mg/L,对内水相中铜的回收可采用结晶法制取硫酸铜晶体:采用电解法对内水相进行电解,以获得铜产品等其他方法进行铜的回收,以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作者简介:
刘茉,女,辽宁辽阳人,副教授,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固废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