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诗人”张子扬
2009-03-30刘荣
刘 荣
选题策划刘之昆
浓眉,方脸,络腮胡,魁梧身材,极富标志性的体貌特征,让我虽初次见面却毫不费劲地一眼就认出了现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张子扬——这位曾经名震四方、红极一时的央视“春晚”史上最年轻的、首位竞标上任的总导演,也是曾经的两届全国青联常委。
没有“大腕”的自负与倨傲,透澈、质感的声音尽显率真、坦诚与谦和,让人感觉如沐春风里——
电视人的根:“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84年,28岁的张子扬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做导演。他的老师白栻本直感叹:“张子扬可惜了!”言下之意,若是去话剧院、电视剧制作部门什么的做导演,应该会大有出息。可时代的安排,让张子扬成为了一名电视人。
初时,在中央戏剧学院5年所学的知识,被电视的高科技电子信号击打得荡然无存,张子扬的痛苦、烦恼,就像头发和胡子一样开始生长,好在不如人意、不很喜欢的阴云并没有笼罩多久,在《开心阿O》、《难得一笑》等专栏节目中小试身手后,张子扬几乎成了获奖专业户——
他执导的《1987年CCTV英语新年晚会》获中国“对外宣传节目一等奖”;专题片《百米长卷——从天津到联合国》被送到美国参加世界和平年电视节目展播;专题片《雪顿·西藏》、《关于西藏》被选送至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参加国际电视节目展播;《黄河人海流·东营市胜利油田1991年春节晚会》获全国第五届“星光杯”二等奖,《大地橄榄情·公安部1992年春节晚会》获全国第六届“星光杯”三等奖。
夹在十一、春节之间的元旦晚会最难搞,可张子扬却实实在在地接过两次,而且反响不俗:《跨入九十年代·1990年元旦晚会》获中国第四届“星光杯”一等奖;《祝福明天·1992年元旦晚会》获中国第六届“星光杯”二等奖,同时荣获“星光杯”最;佳导演奖。晚会推出的《超生游击队》、《婚礼》、《亚洲雄风》、《东方之珠》、《一封家书》等小品与歌曲脍炙人口,当时分管宣传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曾致电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马庆雄说:“《超生游击队》不错。晚会节目就得这么搞。”
1992年初,上任不久的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宣布,1993年春节联欢晚会将引入竞争机制,首次实行导演与方案招标。9月初,正式进行招标。36岁的张子扬一举中标。
彼时,黄一鹤、邓在军、张淑芬及张晓海、郎昆等被誉为央视“第二代”的导演们先后参与执导过“春晚”,形成了一套熟门熟路的模式与内容。众口难调却又万众瞩目的“春晚”,成为中国综艺节目顶端最难念的经。在不足100天时间内,筹划这样一台晚会,何谈容易?
央视文艺部8年的历练、多台晚会的成功经验,奠定了张子扬的底气与实力。他力邀自己尊崇的上海的余秋雨、四川的魏明伦作顾问。剧组一班人齐心合作,力图打造“一台有主题、有结构、有个性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同根同种、大吉大利上做文章,整台晚会欢乐、祥和、明快、流丽、恢弘、气派。
晚会时长5个小时10分钟,共有歌舞、戏曲、小品、相声等50多个节目,张子扬至今仍历历在目,整台晚会的结构、顺序、演员、台词、旋律、构图、剪接点等都能娓娓道来。“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戏剧科班出身的张子扬把观众的参与感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编导手法与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他在“春晚”历史上第一次把舞台置于中间,三面为观众群,舞台以大屏幕电视墙为背景;第一次由卫星双向传送大陆、台湾春节晚会部分节目;第一次拍摄出中央电视台的MTV;第一次使用打出来的光都是图案的电脑灯,营造出一个个色彩斑斓、梦幻迷离的艺术佳境;第一次采用伸出式舞台、二层楼样的包厢式观众席,一反以往台上台下、平面相向的现场图景;第一次把演员人数扩大到1000多人;第一次倡议面向海内外发行CCTV春节晚会首日邮封;第一次推出“名人抽人名”的活动,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将产生一名幸运观众奖……
也正因为是第一次,张子扬的压力非常大,从脚本的一度创作到排练导演的二度创作、再到摄录编播的三度创作,他全方位导演,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一个老外曾慨叹说,密斯特张导戏是“FromAtoZ”,从头到尾,哪一个环节也别想含糊,哪一个环节都应该出彩。
晚会总撰稿魏明伦发现,张子扬好像夜里12点才开始工作,可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大事小情一点儿也不耽误,不免奇怪。有天夜里3点多,张子扬征求记者金锋对晚会节目的意见,被揭开了谜底,只见杂乱不堪的桌子上堆着打开的没打开的药瓶子,张子扬正弓着腰对闹钟呢!
玩命地工作,超负荷地运转,使张子扬积劳成疾。天道酬勤。《金鸡唱晓-1993年春节晚会》荣获中国第七届“星光杯”特别奖。电视在瞬间造出轰动效应,使他的名字连同他的大胡子一起广为人知,“晚会奇才”、“小品大师”、“晚会雕塑家”等种种雅号不胫而走。
面对耀眼夺目的光环,张子扬却清醒而又谦恭:“须知‘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光环当是借助于这台民族传统节日最高庆典的电子技术的传播,源于国家电视台所承担这一年唯一一次重大传播的独家性,个人只是依附于这个载体的幸运儿而已。”
“由于是首次招标,台里、部里都很重视这台春晚,很关心、很尊重我和导演组。”16年后再叫首,张子扬依然深深感念杨伟光台长的知遇之恩,并为晚会中的瑕疵而叹惋。
1994年元月,张子扬为家乡执导《冰·雪·火——中国哈尔滨冰雪节晚会》,写冰雪魂魄、壮黑土风情,荣获第八届“星光杯”三等奖,并获1994年全国对外电视宣传节目优秀奖,而这也成为他电视文艺导演生涯的封笔之作。
1994年3月,他从文艺部导演升任国际部副主任,其间曾有一段时间担任影视部主任,策划、监制过《开国领袖毛泽东》、《雍正王朝》、《牵手》、《突出重围》等电视剧,一度引领领袖、军事、历史、情感题材电视剧潮流,后又回到国际部任主任,直至2003年离开,10年间,监制、策划过《正大综艺》、《人与自然》、《环球》、《世界名著·名片欣赏》、《国际艺苑》、《每日佳艺》、《世界文化广场》、《世界影视博览》、《动物世界》、《外国文艺》、《国际影院》、《佳艺剧场》、《假日影院》等知名栏目,国际部的栏目也由他刚接手时的5个增至25个!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成立电视剧管理司,张子扬调任副司长。政府部门“决策、管理、执行”的职能体现,强化了他对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提高国家
文化软实力的认识,更坚定了他的“主流媒体传承主流文化的理念”。
2005年,张子扬调往被誉为“国家队”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担任副主任,从事国产电视剧的创作生产,算是重操专业。先后参加了《香港姊妹》、《越王勾践》、《浴血坚持》、《戈壁母亲》、《茶馆》等电视剧的策划与监制工作。2008年,先后总导演大型纪实电视剧《震撼世界的七日》(与人合作)及20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热爱电视剧的人们——献给中国电视剧50年》,赢得了各界好评。
在20余年电视实践的基础上,张子扬创造性地提出“后戏剧”概念、“文化版图”论和“主流媒体传承主体文化”的理念,并不断探索前进。光荣榜式的履历上,又增添了“全国首届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国“百名青年艺术家”、全国广电系统“百优理论工作者”、全国“荣誉监制”等荣誉称号,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全国“地球奖”、全国“绿化奖章”等奖项,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译制研究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等院校电视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中心顾问及中国“飞天奖”,“星光奖”评委和“艾美奖”、“亚洲电视奖”、“首尔电视奖”国际评委等头衔,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兼职教授等职务。
2008年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50周年,张子扬在他的《戊子感言》中说:“从1984年至2008年,24年来,他做电视导演,执导大型晚会,编辑专题、纪录片,管理编播部门,策划栏目,监制电视剧生产,参与境外节目引进与国际节目评比……始终受益于曾受过的专业能力训练与戏剧美学的关照。”
学而优则“视”。中戏的“底功”像明月般装饰了“电视人”张子扬的心窗,而他则用之浸润观众的灵魂,化育万众。张子扬的挚友、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评论说:“本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学者、编剧、作家、诗人或摄影家,却出于时代需要,把这一切作为立身的基座,在电视领域大显身手。于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多少中国人完全未曾领受过他的文化辐射。”此言不虚。
戏剧人的魂:“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电视人张子扬固守并拓展中国“文化版图”,在践行“主流媒体传承主体文化”时,时刻点一盏心灯,照亮了行人,也照亮了他自己。
究其实,人的一生是一种流动的状态。人生之舟究竟会驶向何方?或许未为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心迹所到之处,一定比足迹所到之处,更为遥远与辽阔……
一度,回首自己曾经走过的跌宕人生路,张子扬无奈而又释然:“我这才明白,我所有的生活和文化的积累,都是老天爷为我刻意安排的。当兵、放电影、管图书、当印刷工人、做报纸编辑、学画、上大学、导演、摄影、探险,尽学了些五花八门的东西。所以,我才命中注定该到这么个五花八门的地方当个小角色。”
一定意义上说,人生何尝不是戏剧?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话剧导演科班出身的张子扬,编导、策划过无数晚会、栏目、影视剧,在自己的人生大戏中,更是将戏剧的本质一一矛盾与冲突一一展现得酣畅淋漓:
“细腻的糙人”——来自张子扬的诗,其实也是他的自画像。有朋友评价他说,张子扬心细、情真、人善,挺灵、挺能、挺好、挺累,是性情中人,是精神贵族,貌似粗犷刚毅、奔放激扬、幽默机智,实则多愁善感、千回百转、丰饶美丽,是个复杂的天真人、狡猾的朴实人、清醒的醉酒人、爱叹息的快乐人……
思在路上,行者无疆……这个集种种矛盾于一身的“戏剧”人,从不停息地给自己制造新的人生高度,电视给了张子扬广袤的空间,却无法穷尽他的艺术才气,于是,他在电视以外开辟释放生命能量的多条通道——
1986年起,他曾四进西藏拍摄电视节目及图片,展出《张子扬西藏摄影展》、《西藏,从神话到现实》、《西藏神舞·面具戏剧画册》等大量摄影作品,2008年,他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2008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1993年,他率队首漂黑龙江,并拍摄《首漂大界河——黑龙江探秘》专题片;他发表学术论文《藏戏从高原走向世界》,出版文化人类学专著《高原之祭》,出版《屏幕美学札记》、《感悟荧屏》、《视境心语》等学术专著;主编《电视人手记》、《电视节目论集》、《荧屏与环球》、《译制剧本精选》、《专题片解说词精选》等十一卷本的“电视丛书”;他的报告文学《“角儿”涅槃》、《啸傲菊坛》、《白雪凝香》等,准确把握人物命运,文笔流畅,令人叹服……
年逾不惑之年,他却在翻山越岭、走南闯北的间隙,推出诗集《提灯女神》、《半敞的门》、《翻山看海》、《峡谷无言》、《展别巴黎》等,读来令人砰然心动,中年人的睿智、含蓄、敏感、多情、浪漫、执着、天真、坚贞、温柔、缠绵、苍凉、悱恻、悲怆等种种情愫弥漫在字里行间,生命的轻与重、深与远,令人掩卷深思……他的诗集被译成英、法、德等外语版本,并受到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密特朗、德国总统施罗德的嘉许。
2008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吴苏作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赵克翻译的张子扬的《旅途随笔》日文版诗集被作为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年的礼物,分别赠送给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前首相森喜朗、福田康夫及日本诸多图书馆,受到欢迎与好评。2008年11月,日本横滨成立了“张子扬诗迷会”,东瀛他乡又多了一批张子扬的“粉丝”。
不久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专门致信陈吴苏:“诚如贵会长所言,张子扬先生对自然与人的敏锐且悲天悯人之洞察表现于诗中,其蕴含的韵味之美,触动了日本人的心弦。我一边阅读诗集,一边不由得忆起日中悠远的交流历史。”中日文化交流的纽带上又多了一缕诗词的彩绸……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已经达到的目标便不再是目标,我们渴望、挣扎,向往越来越高”,舒曼的这首诗正是“张子扬们”的真实写照。
人们讶异于他超于常人的生命节奏、热度与能量,张子扬怎么可以这么“多面”?“杂家”是如何炼成的?翻开他的《朝圣者日记》,大概可窥见一斑:
在写诗的日子里,我体会到了生命的疼痛、欢愉、期待、茫然、无奈、感伤、绝望——于今回首,才知道,这些诗都已成为我生命中的疤痕,以它特有的凸显,记录了作为诗人的我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某种状态。我曾为写诗产生过一种罕见的狂热,在飞机上,亦或旅馆的桌前、床头——灵感急急地催促我用各种方式迅速记下我的所思所悟。同时,一夜夜的失眠也逼使我为了诗的尊严努力地遣词造句、分段折行,让诗的节奏更符合自己所理解的阅读习惯。
仅由此,我们便可想见,为什么人的一生可以有许许多多的亮点,这些亮点集中在一起便构成了辉煌。
年逾知天命之年,张子扬愈爱读书,西方现代戏剧是他目前兴趣所在,新近又对辞赋、楹联产生了兴趣,并在《中华辞赋》上发表《和苑赋》,甫一刊出,就被评者誉为“在赋海中荡起一股清新之气,读来朗朗上口,过目难忘”,不知这次,他将会在辞赋、楹联领域汲取多少营养,闪出多少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