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开新篇 豪情壮巴蜀
2009-03-30刘莉
刘 莉
巴蜀鬼才魏明伦在其《降龙伏虎赋》开篇写道:“天府巍峨,盆地广阔。蓄珍聚宝之盆,卧虎藏龙之地。液态化蛟龙,气态化飞虎。”自五十年代以来,四川盆地就是石油人魂牵梦萦、前仆后继的勘探开发热土,曾经“轰轰烈烈,川中会战;浩浩荡荡,举国支援”,大会战的场面一浪高过一浪。几十年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川渝石油人矢志不渝的努力,带来了大发现、大场面接踵不断,在川中、川东北地区相继发现了罗家寨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气田,特别是近年在广安地区发现的须六气藏、龙岗地区的重大勘探发现,几代石油人的梦想得以一步步实现。
大地从不慢待孜孜不倦的探索者,2006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西南油气田成为我国首个以天然气生产为主的千万吨级大油气田。在此进程啦,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勘研院),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公司增储上产中,发挥着重要的决策参谋作用。
回望勘研院发展的过程,就是阅读一部川渝油气勘探开发的科技进步史,一部川渝石油科技工作者发扬“铁人精神”艰苦不屈、努力不懈的奋斗史。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次地质理论的深入和发展,都为勘探工作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都是找到新的油气发现的助推器,每一次科技工作者的执着和付出,都得到了大地丰厚的回报。
勘研院始建于1953年,“荒郊下榻,茅棚办公。专家呕心沥血,职工茹苦含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风餐露宿,踏遍巴山蜀水,开展大规模地面石油地质调查,奠定了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坚实基础。
六十年代,为掌握了裂缝性储层的裂缝分布规律,开辟试验区,大规模开展地面裂缝调查,广大科技工作者多方位攻关,以“裂缝圈闭”为指导,在开气找油阶段发现了。一大批二三叠系裂缝圈闭气藏。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随着川东石炭系气藏发现,提出了采用地震大剖面加探井整体解剖石炭系方案,实现了从裂缝圈闭气藏勘探到裂缝—空隙型构造圈闭气藏勘探的飞跃,从宏观上改写了四川有气无由的历史。解决和参与解决了高陡构造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地震处理的难关,迎来了石炭系发现的第二个高峰。同时,研发并成功运用了石炭系分布预测技术,大幅提高探井成功率,有力的促进了四川天然气产量跨上70亿立方米台阶。
九十年代,首次提出并论证了川东开江-梁平海槽的分布及其对二、三叠系礁、滩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将海槽边缘相带作为礁滩气藏重点突破的领域,并研发了与之配套的储层地震预测方法,成功发现了罗家寨、渡口河、铁山坡等大中型气藏,实现了天然气资源的有效接替。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急剧上升,而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的四川盆地,资源发现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可谓“前有埋伏,后有追兵”,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在勘探上取得重大突破,历史给了分公司新的挑战,也给了勘研院更大的机遇。
面对新的形势,勘研院通过探井跟踪及老井复查,明确指出广安地区须家河组含油气性,提出该地区天然气部署建议,从而发现了鼓舞人心的广安地区须六气藏,拉开了大川中须家河组轰轰烈烈的勘探开发场面。近期在龙岗地区取得礁滩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也是最令人振奋的勘探发现。
勇攀科学高峰的路上,勘研院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在国内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形成了五大类27项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技术系列,其中大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如今,勘研院拥有一支5级专家人才组成的重要科研技术力量。“十五”期间。作为勘探开发技术的排头兵,共计开展各类科技攻关项目376项,取得科技成果313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分公司级科技进步奖72项。进入“十一五”的这两年,取得科技成果221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分公司级科技进步奖34项。
勘研院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科学是力量,技术是支撑,科学和技术将推动中国石油勘探事业走向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