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小学生开学 教师如减负不力可能“下岗”
2009-03-30
中小学德育 2009年4期
2月8日,上海各区县教育局向社会作出一系列“减负”承诺,并立下军令状:教师若“减负”不力,可能被调离工作岗位。
学生负担始终减不下来,原因之一便是教师对作业不加选择不加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布置了大量不必要的作业。为此,新学期各区教育局都明确要求,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以亲身体验难易程度和耗时情况。“要让教师来为学生选择试题,而不是学生自己去做大量试题。”
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何总是减不下来?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何总是举步维艰?卢湾区教育局局长唐海宝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我们始终不敢破釜沉舟地真正还素质教育以时间和空间,不敢调整课时,不敢打开校门,不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利,这样素质教育自然无法阔步向前。”新学期伊始,卢湾区将调整课时安排,确立每周五为“创新实践活动日”,每周五的下午,让中小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举的素质教育创新实践活动。
闸北区教育局局长顾筱璞告诉记者,本学期开始,“减负”将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对校长、教师和学校提出具体要求。不仅校长是“减负”的第一责任人。“减负”考评还面向一线的每一位教师。对违反教学规律、教学不认真、效益低下、学生反响强烈、家长不满意的教师要进行严肃批评,对经过教育仍无改观的教师,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直至调离教师岗位。
(《新闻晨报》2009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