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为引领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09-03-30姚丽君

中小学德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学校老师课堂

姚丽君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正在建构精神世界的青少年来说有极大的教育作用。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师生发展和人格熏陶的重要力量。那么,如何以文化为引领来促进师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管理着眼教师成长

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地调动人的创造性和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学校在制度建立和管理中力求着眼教师成长。

结合学校已有的《教师免查教案制度》《教师分层次管理实施意见》《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管理办法》,学校整合出台了《科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旨在多种办法管理教师、多把尺子评价教师。系列方案的出台,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内驱力。老师们潜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管理,大胆改革,使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课外活动等焕发了勃勃生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促生了有思想的教师。比如学校数学科杨玉翠老师在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各级教研员的引领帮助之下,加上本人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热爱,使其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杨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工作态度,对教材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力度,对学生的热爱和心理的把握程度,都为广大教师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语文学科郭彩霞老师对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让很多老师走上了一直以来不知怎样深入研究的作文指导讲评之路。田玲老师的亲子共读活动掀起了学校师生、家长、老师读书的热潮。杜翠萍老师的让美文走进语文课堂活动引起了语文教师的极大兴趣,语文教学也因此更加精彩。

学校建立了教师发展性谈话制度。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刚刚调入学校的教师,均分别谈话,了解他们的发展目标和专业需求,帮助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学校干部要定期与其谈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他们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年轻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学校干部要定期与他们谈心,在职业道德、教学基本功方面掌好舵,护好航。扎扎实实、默默无闻的老师更是学校发展的财富,学校干部要定期访谈,时时让他们体验到学校领导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老教师为学校立下汗马功劳,学校干部要定期与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学校发展性谈话制度的确立,使谈话变成干群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干群间心灵碰撞的载体。

二、关系力求和谐民主

学校努力创造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学校社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工作上的同志关系,生活上的朋友关系。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学校都要让一束束鲜花、一声声祝福带去问候;不管是老师的生日还是老师的进步,学校均要让一本本书籍、一声声祝贺带去关爱,让老师们享受家的温馨。

在各类教学活动,如课堂教学大比武、同题研讨课、教师发展讲坛、优秀教师工作论坛、教学能手示范课等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加、踊跃发言、互相提携、献计献策。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次次热烈的争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让教师们在勤奋中收获充实,在奉献中感受快乐,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在创新中实现理想。

学校在管理上尊重教师的个性,尊重教师的个人意愿,尊重教师的选择权利。为此学校财务支出、各种考核、评优表彰、竞聘竞岗、评教评校全部阳光操作,各种结果全部公开公示。学校每一重大措施的出台,都要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反复酝酿,从而提高了决策的认可度。将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公之于众,倾听教职工的呼声,接受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以公开促进公平和公正。由于政策的制定严格履行了民主程序,加之政策的执行遵循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人气顺,风气正,人际关系民主和谐。

三、课堂立足自主有效

加强校本教研是构建自主有效的课堂的切入点,为此,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追求扎实有效的教研效果,由各教师转化为各学生,由教什么转化为学什么,由怎样教转化为怎样学,由教得怎么样转化为学得怎么样,使课堂教学源于预设,但不拘泥预设,关注教材,更关注生成,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解决课堂教学时间缩短而教学内容不变的矛盾,学校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将教学的重心工作前移,把家庭作业改为课前预习。一张小小的课前预习表,使教师较好地了解了学情,有的放矢地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形成了课前预习、“小老师”讲课、师生质疑、课堂小结、练习反馈五环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及数学能力,真正做到了自主预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表达、自主总结。

另外,学校把听课的精力、评价的重点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到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是否学得开心,关注学生是否学得主动,关注学生是否学有所获。这一系列转变促使教师在备课时不仅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流程,更思考学生的学情,真正达到了构建自主有效课堂的目的。

四、课程资源强化多样

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活动作为学科教学的延伸,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数学学科开展了读数学家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制作数学手抄报、制作单元复习网络图、数学广角等实践活动,使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体验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语文学科将课外美文、课外读物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自主感悟体验,开展了“走进大自然”“经典诵读”“成语接龙”等活动,通过制作手抄报、写读后感、作文集等实践,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别样的语文学习乐趣。

社区资源进校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向学生传授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专题性的活动课,如:昆虫的演变、风筝的起源、气候的变化、假币的认识、火灾预防、卫生保健、交通安全等等丰富了学生视野。阶段性的活动课,如象棋、武术、快板、雕刻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异彩纷呈的课外活动沟通了家校关系,改善了家庭教育环境,让学生感到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融入社会的有效载体,学校开展了“走进道庄”、“关于纸的研究”“走进五一劳动节”“安全教育记心间”“优美的环境与物质财富”“走进奥运”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双手记录,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真正融入到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特别是学期末的课题研究汇报,每次都在同学们之间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这些都是在课堂上、课本中所体验不到的。

课程是育人的有效载体,是引领儿童走向幸福人生的起点,开发和利用多样的课程资源,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文化是一种积淀,它需要继承、丰厚和完善。文化不能只追求富丽堂皇的校园装饰,师生形成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文化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其成员就都将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

责任编辑余志全

猜你喜欢

学校老师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校推介
写字大课堂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