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杨李桂莲:创世品牌打动巴菲特

2009-03-30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9年11期
关键词:西服巴菲特服装

财 子

由于股神巴菲特的“代言”,大杨创世一夜间股价暴涨,其掌门人李桂莲的身价也随之飙升至16亿元,火线跻身于日前刚刚公布的“胡润百富榜”,排名第656位,成为又一个股市神话。

9月19日,第20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入口处一块大屏幕上,反复播放一段视频。一个外国老头儿每隔3分钟就说:“我现在穿的9件西装都是中国制造的,我把其余的都扔掉了。”这个外国老头儿是股神巴菲特。

那段视频是巴菲特应大杨集团创始人李桂莲的请求录制的。视频于9月10日在大杨公司网站贴出后,大杨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大连大杨创世的股价累计上涨超过70%。巴菲特为她做广告

今年5月份,巴菲特邀请李桂莲参加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两人再度见面。在大会上,巴菲特身穿创世的西服,与李桂莲热情拥抱。

创世这个还不太为人知的男装品牌是由大连大杨企业集团创立的。今年63岁的李桂莲在大连市开创了这家服装公司,这个个子不高的农村妇女如今俨然已经成了时尚界大亨。

虽然从未被称为时尚达人,但巴菲特说,创世西装改变了他的形像。巴菲特在他的办公室夸赞创世西装“很舒适,大家说我穿着很好看”。

巴菲特在视频中说,他已经向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商业合伙人查理·芒格以及微软创始人、亿万富翁朋友比尔·盖茨推荐了这一品牌。

大杨还有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顾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大杨发言人智勇说,胡锦涛主席是从2005年年底开始穿创世西装的。大杨的官方历史介绍中就有一幅胡锦涛穿着创世西装的照片。

李桂莲和巴菲特是偶然建立起友情的,虽然这段友谊看起来有点让人难以想象。

“这要感谢缘分,我们之间的这种感情是诚挚的。”李桂莲说。

两年前,巴菲特到大连参加伊斯卡尔金属制品公司一家新工厂的开幕仪式,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一笔收购交易。大杨金球营销总监大卫·玛格里特的一位朋友在Iscar的管理层工作。玛格里特找了个机会,建议巴菲特试试创世的定制西装。

“我进了酒店才五分钟,有两人就冲进我的房间,我还没明白过来,他们就开始把量尺绕到我的大腿上。对我来说,这有点儿过于亲密了。不过他们把衣服送来后,我没觉得有一丁点儿不合身。”巴菲特说。

巴菲特承认,他对男装的了解不及他在投资上的技能。“我并不热衷于买衣服,不过这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我喜欢这些衣服,当然不只因为它们是免费的”。

“创世”品牌吸引巴菲特的另一个原因,是大杨创世董事长李桂莲的创富故事和经营谋略。

“解决农民穿不上裤子的问题”

李桂莲曾多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不过,这位女富豪当初创业的时候却只有一个念头:“解决农民穿不上裤子的问题。”李桂莲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仍有惨淡的记忆。“冬天,我的父亲在田里干活,单裤上缠着草绳保暖。”半个世纪过去了,大连市中心最高档的百货商厦里,李桂莲拥有的品牌“创世”男装均价已经卖到了8000元。

李桂莲是农民出身,3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父母带着弟弟北上哈尔滨投亲靠友,唯独把她留在大连农村。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女儿身上生来就有非同一般的生存本领,父母才放心地留下了她。

李桂莲自小就具有一种敢于同命运抗争的性格。在农村,她带领生产大队的同志们一起渡过生活难关。后来,她成了大队的生产书记,管生产、管思想、管计划生育。农村里来了上山下乡的知青,领导们就派李桂莲去管理这些下乡劳动的知识青年。虽然李桂莲只读过4年书,但个子不高、身体娇柔的她管理起知青来却毫不逊色。当时认识她的人都说:“李桂莲很有两下子,她的性格一点也不小女子!”

1979年正值中国改革之初,而这时李桂莲已经做了8年生产大队支部书记。在那个时候,中国农村家庭拥有缝纫机的并不多,凭借组织能力和领导力,李桂莲把全村的65台缝纫机和10多位技术比较“精湛”的女裁缝都拉了出来,又动员全村有兴趣做服装的妇女报名参加她办的服装厂的招工考试。“有600多人报名,整整考了3天,像唱大戏一样”。考试的题目是“在两小时内做一件像样的衣服”。3天以后,李桂莲挑选出了85名“优秀工人”。后来,她们都成了大杨集团的“元老”。

也许是因为穷怕了,李桂莲很快就找到了生产致富的办法。大连港口有从事贸易的地理优势,很多日本与韩国商人来到这里,将自己的服装拿给当时加工费用很便宜的中国工厂加工制造。李桂莲带领自己的这些农民员工,帮当时大连一些国有工厂做他们不接的散单。

当时的外商喜欢直接与服装加工厂接洽,他们需要在技术上精密把关,在工艺上有更密切的交流。来到杨树房的工厂,外商看见农民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用简陋的设备做衣服时立刻就皱起了眉头,尤其是当他们看见那些工人的手上还沾满了种菜时留下的土。然而李桂莲却很真诚、敏感,她马上问:“你们有什么不满意吗?”当她知道了原因以后,就在工厂门口放了水盆,让工人们在进厂做工前把挖地瓜沾上土的手洗干净。

曾经的往事总是一幕幕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那样的环境下,她走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这是一个普通小女子的坚韧,也是一个值得我们仰慕的榜样。

“每个客户都是活广告”

大杨集团副总裁刘文献谈起李桂莲时说:“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智慧却很高,而且眼光非常独到,都是和国际大师学习,一般的水平,她是看不上的。”

细数她的合作伙伴,里面有日本赫赫有名的青山集团,有意大利有名的GFT集团,后来又和阿玛尼合作,这都是世界顶级的时装厂商。

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杨集团以前瞻的眼光、雄厚的实力、战略性的判断成为大连乃至全国服装产业的先行者。

现在,大杨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小小的“联合国”,7名来自全球各地负责销售和市场的外籍管理人员已经在大连的大杨集团办公室上班,另外大杨集团还在海外聘用了30多名设计师和营销人员。

创建高档服装品牌的道路注定漫长而寂寞,但李桂莲却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这个过程。“每个客户都是我们服装的活广告。如果一位男士穿上我们的西服很得体,我就是送,也一定让他穿上;而有些不合适我们服装风格的男士,哪怕他再怎么想买我们的衣服,我也要想方设法劝他脱下来。”她说。

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这不是因为李桂莲是一个农民,也不是因为她是一位女性,更不是因为她所拥有的巨额财富,而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她带领的大杨集团走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不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而且成了中国一流的服装企业。

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其领导者若是没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和超前意识,这样的成绩是万万不能取得的。李桂莲就做到了这一点,并且比别人看得更准,下手更稳。跨出国门挣洋钱

建厂伊始,李桂莲就立下了远大目标:要跨出国门挣洋

钱。“搞经营做买卖,眼睛不能只盯在国内市场上,要敢于参与国际竞争。”这在20世纪80年代初可是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1981年的春天,大连市一家大服装厂厂长找到李桂莲,说他们与一家美国公司签订了一个条绒西服合同,整装由46块面料组成,要求3天内拿出样品,准备去西欧参加博览会。如果3天拿不出样品,这家美国公司不但会另选厂家,还要索赔。这对当时一个规模不大的服装厂厂长来说,确实是一道难题。

李桂莲隐隐感觉到,加工这批高档出口服装,是她们小厂创信誉、挤进国际市场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她决心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可有位厂领导却担心地说:“这批西服别说干,咱厂这些乡巴佬儿连见都没见过!这不是冒险吗?”李桂莲则说:做这批西服要说冒险,主要是时间紧、技术质量要求高,但如果我们干好了,一是可以巩固与大连外贸方面的关系,二是可以一举进入国际市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后面。那位厂领导被李桂莲说服,立即着手组织人马到大连拉布料,并立即投入生产。三天三夜,李桂莲与干部、工人吃在车间,干在车间。第三天中午,400件样品终于赶制出来了。

当李桂莲和技术人员赶到机场把样品送到外商面前时,外商吃惊了。他对样品很满意,但不相信是农村小厂做出来的,当即退了机票,非要到厂里亲眼看一看不可。他来到厂里,直奔车间,既不坐下,也不喝水,顺着车间流水线逐道工序查看并撕破一件西服做破坏性试验。最后满意地笑了,连声夸OK!并当场拍板:1.6万件条绒西服全在这里做。这时,小厂沸腾了,工人们回家拿出鞭炮放了起来。

李桂莲在客户关系培育方面也具有十分超前的眼光,她懂得舍小利、向前看的深刻道理。大杨集团在欧洲的第一位客户贝尔马公司就是一个例子。

贝尔马公司是一家西班牙公司。1988年当大杨集团与他们合作的时候,贝尔马公司的规模还很小,每年的服装订单只有1万件档次较低的夹克衫。但由于这家公司是大杨集团在欧洲的第一家客户,李桂莲仍给予了高度重视。

当有一次欧洲货币贬值、贝尔马公司进口成本加大时,李桂莲主动为其开发出可替代的国内面料,降低了对方的成本……这些措施不仅使贝尔马公司发展成为欧洲一家重要的服装进口商,而且使大杨集团与之长达10多年的合作关系更加牢靠,双方已经成了重要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现在,贝尔马公司每年给大杨集团的订单增加到100多万件。李桂莲通过类似的方法,和20多家欧洲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创造自己的名牌

虽然来自农村,但存大的思路上,李桂莲绝不是一个小女人,她更懂得发展对于一个企业的深刻意义。

多年出口服装加工的经历,10多年国际市场的闯荡,李桂莲的视野更加开阔,她带领的企业也日益发展壮大。但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让她陷入苦苦思索:我们辛辛苦苦生产的服装,被外围老板们缝上自己的牌子,到市场上赚取十几倍、几十倍的利润,我们为什么甘于为他人做嫁衣裳,为什么不能创造自己的名牌?

1996年1月,大杨集团在推出自己的服装品牌“创世”一年之后,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市场新闻发布会。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大杨集团先后在东北、华北的大中城市建立了28个个服装专卖店和连锁店。

1997年2月,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名优新产品(技术)博览会上,来自中国的“创世”牌西服引起了评委和100多位服装专家的注意,经过苛刻的评审,最后,他们毫不吝啬地把一枚国际会奖给了这个品牌。

大杨集团还在人民大会堂会议厅搭起T型台,中外名模身着74种款式的女时装、职业装和晚礼服尽情表演。美国的著名黑人模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到过世界各地进行服装表演,从来没有这么激动,大杨集团的女装色彩和设计款式太贴近生活了,不但可用来表演,而且下了舞台,也可在家里和工作单位穿着。”

闯荡新世纪的国际市场,就必须有一个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经营团队。从很早开始,李桂莲就着手为组建大杨集团的“新生代”奔波。她不惜重金,招聘国内外的优秀管理、技术人才。她制定的用人标准是:招聘对象必须是30岁上下的复合型人才,到任后不配翻译、司机,给的专车自己会开,与外商打交道会讲外语,给的电脑自己会用。她要用这样一批知识型、专业性的年轻人才组成新生代的经营团队,一起闯荡国际市场。如今,大杨集团已招聘了数十名优秀人才,担任公司各部门及各分公司的领导职务。

大杨集团不仅从意大利招聘来一位著名服装工艺师,以意大利面料、辅料、版型设计,创造创世品牌新形象,而且从日本聘来3名工艺师,进行新型服装设计。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里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这是李桂莲最爱唱的歌。

对话李桂莲:用爱缝制男人新高峰

因股神巴菲特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透露自己只穿大杨创世西装,让本来表现平平的大杨创世插上翅膀。期间虽然几次被临时停牌,但是依然无法抵挡巴菲特的魅力,涨停成了大杨创世的不二选择。记者就巴菲特“代言”和目前服装业的现状与李桂莲展开对话。

记者:大杨作为中国最大的西服出口商,得到很多政界和经济界人士的钟爱,比如巴菲特就特别喜欢大杨的西服。巴非特这样的大人物为何对大杨如此钟爱?

李桂莲:巴菲特对大杨是有感情的。他看到了大杨的企业文化,也看到我创业的艰辛。他在我们品牌画册上签了这么几个字:30年,你用爱缝制了男人新高峰。从他这个语言上就能看出来,他对生活的爱、对企业家的爱、对创业者的爱。

他原来穿的西服都是国际大牌子。我觉得,他穿大杨的服装也是对中国人在感情上的一种真切感。

记者:据统计,中国今年1至7月,纺织业出口下降了11.1%,但是大杨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大杨是如何实现自身利润高速增长的?

李桂莲:我们通过做两件事情抗击金融危机。

第一,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和客户紧密合作,一起来判断和把握市场,抱团取暖。我们努力生产出消费者想要的产品。越在困难的时候,市场越需要好东西。第二,我最欣赏的是我的员工在金融危机中所做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自信。我感谢我的员工,他们能够为中国人争这口气,也能为我们的企业增光。

企业渡过金融危机不是容易的事。市场不好,有时甚至都看不准前面的方向,服装企业叫“冰天雪地”,但我觉得比“冰天雪地”还严重,是“鹅毛大雪”。为了挺住,我们连20件的小订单也接,这是过去没有遇到过的。

记者:您认为国内纺织业的复苏大概还要多长时间?

李桂莲:去年折腾了一年,今年逐步有所好转,但是彻底好转需要一段时间。

记者:在您看来,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企业业务发展壮大,两者之间是怎样的联系?

李桂莲:大的宏观环境对企业本身的影响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把握住大的方向,才能使企业稳步、持续发展。现在是全球经济,需要整合全球的资源为我所用,企业才能够更好地生存下来。

(编辑张本科)

猜你喜欢

西服巴菲特服装
巴菲特的慈善午餐是什么味道
道具服装
巴菲特的测试
藏青色西服
约会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卖西服
悬崖勒马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