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一人
2009-03-30
网球专卖店开的开,关的关,当年差不多和我一起开店的,如今只剩下四家了。我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让人欣喜的是,作为全北京第一家私营网球专卖店,目前仍在运营中,老板还是我。
穿弦激发开店灵感
我在海军大院长大,楼下有四片网球场地。14岁那年,父母买了一副航空牌的木头拍,他们打了一次觉得没意思,就把拍子丢在家里不玩了。周末,哥哥总是约一大帮同学到院里打求。我玩过一次就上瘾了,甚至逃课回家打球。高中时,院里举办比赛,我报名参加拿了个好成绩,但心里并不满足。当知道北京高校有网球比赛时我冒名顶替混了两次都打进前8名。当时心想,如果我考上了大学,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参加比赛了吗?入校第一天,我找到团委书记,自告奋勇要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大学时,我学古典吉他,还打网球。这二者颇有些难以兼顾,因为弹吉他的手需要柔软和灵巧,而打网球总是起一手的茧子。最后,为了网球只好割舍吉他。
有一次,我陪朋友到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的网球场打球,事后,我跟饭店经理聊天,提出能不能来当教练教课他竟然满口答应了。1993年,每小时的教练费是20-30元。
毕业后,我不愿意找铁饭碗的工作,就一直在教球。后来我发现一个现象,大家都是把好几副拍子的弦打断了,攒起来后找地方去穿弦,非常麻烦。那时候又没有穿弦机,橡皮胶、磙子、锤子、锥子,这些都是手摇穿弦的所有工具。我就想,开个店给大家提供方便,自己也不耽误打球,岂不一举两得吗?
对半论润诱惑大
1996年开店那会,只有国营的百货商店里有卖网球产品的,比如王府井的利生体育商厦和中关村的翔云体育用品商店,我是北京市第一个以个体名义经营网球用品的老板。小小店面开在北三环边上,位于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的东面。仅有20平米的商店里,稀稀拉拉地挂着几款碳素网球拍,还有两三款网球服装,这已经是小店的全部了。
一开始到店里光顾的客户主要是来穿弦的,我花5000块钱买了一台手摇式的穿弦机。那时候,顾客如果去国营商店穿弦,价格昂贵不说,还必须得排队,把球拍放在店里,过几天才能去取。而我坚持的原则是,只要顾客把球拍拿来,我当场就给他们穿好弦,这样便捷的服务赢取了不少回头客。由于球的价格较贵,最初店里并不销售球。
市场初期很不规范,假货充斥,水货横行,投机的行为很多,局面相当混乱。由于当时的品牌代理商还很少,我只能亲自到福建、广州拿货,极为不便。尽管如此,第一年的销售业绩不错,竟有对半的利润,别提我有多高兴了。接着,五道口分店、亮马桥分店都陆续开张了。正当经营得顺风顺水时,没成想,这两家分店都因为拆迁问题被迫关闭了。
很快就有商家嗅出经营网球装备有着广阔的商机,市场开始有了竞争,大家互相打价格战以吸引顾客。1999年,维尔胜、王子、登路普等品牌的代理开始在中国大陆成立,我和他们的合作越来越多,始终做到在质量方面让顾客放心。
曾经,有人来应聘专卖店的店员,干了一个月就走了,我当时没怎么在意。有一天,一位朋友对我说,“你家那个小伙子怎么在另一家店里干啊,好像还是老板。”经朋友这么一提醒,我才醒悟过来,原来当店员只是一个说辞,他真正的目的是打探行情,自己单干。做得好的时候,那小伙子的分店也开了四、五家。
有成功也有遗憾
一个人开店,总有说不出的苦。手握着一万多元我就起步了,除去2000多元的房租所剩无几,提货时不是在机场就是在三元桥附近,而自己又没车,只能不停地麻烦朋友,把他的轿车当货车用。当业务做大后,我急需一辆车去取、送货,于是向银行贷款6万元,买了一辆16万元的桑塔纳旅行轿车。
最初,除了开店,我还兼职当网球教练,一个月也能挣不少钱。我对自己说,哪怕店里一分钱不赚,教网球的钱也能维持日常开销。晚上12点数课回来,把店里的商品挪到一边腾出地儿来,我睡觉的“窝”就有了。第二天,还没睡醒,就听到有人在敲门要穿弦。
由于自身是打网球的,我对专业知识很了解,而且相当痴迷,总想做到极致。最大的遗憾就是大学毕业后,没在正规的企业干过,没有经过大品牌的策划,就直接摸索开店了。虽然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但运气好像总在自己这边,事业一直在稳步发展。
1997年,网络开店还没怎么盛行时,经朋友建议,我就在网上开店了。因为公司在发展,耗费了我很大精力,在网络方面我倒没怎么上心。后来证明了网上开店的影响力很大,我虽然起步早却重视不够,算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吧。目前,我经营着紫竹桥店、北航店、光彩店、工体店共四家。店面变漂亮了,装修统一用品牌提供的形象,代替了过去普通的槽板装修。品种方面也在进步,网球拍有上百种,网球鞋有上百款,网球服装有几百款,应有尽有。一方面,市场规范化了,网络发达了,竞争更激烈了,另一方面,租金、用人等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在降低。这时候,我觉得太单一的营销模式需要改变才能生存。随着开店规模的扩大,我开始利用它的便利和影响力来开网球培训班、举办赛事。培训班办得较早,1998年就开始启动了,凑足6到8个人就可以开一个班。
2000年开始,每年组织两次业余比赛,先由自己单干,然后慢慢地争取到赞助商,品牌商也在配合,免费提供相关的网球产品作为奖励。这些比赛把业余的网球爱好者都召集起来了,活动办得很有意思。印象最深的一次,有个鸡蛋的品牌赞助赛事,给每个参与者都发了一箱鸡蛋,比赛现场,竟然有人当场煮鸡蛋吃。看到球友们互相切磋球技,交流心得,其乐融融,我觉得自己故对了。
下一个目标,我希望能集场地、培训、赛事、产品为—体,为顾客提供—条龙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