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建设

2009-03-30魏晓晓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素质教育

[摘要]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有效组织形式,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高校育人工作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用用。本文通过对社团建设发展现状的了解,提出了些许改进和推进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素质教育;建设发展

一般来说,活动是素质之于个体意义或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学生通过参加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履行道德义务和责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而获得成果,使学生享受到实践价值的快乐,体验到更深刻的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从而进一步强化其正确的认识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提升人文素养,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大学生社团作为一种非正式团体,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愿望自愿、自觉、自发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特定目标、组织章程,利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开展业余文化活动的学生群体组织。它的蓬勃发展适应了这一历史的需求,并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了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是许多大学生更喜于乐见的活动参与方式。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要了解社团建设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首先就要明了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说,素质主要是指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通过后天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具有个体性的品质,是人在道德判断、价值取向、审美标瘁等方面的综合。可以说,人的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获得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品质。而素质教育则是身心发展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发展潜力的教育。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想这就应该是对素质能力培养的解释。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必然是懂得举一反三、有学习能力、有协作能力、有健全的身心素质的人。而在素质教育的诸多因素中,思想政治素质和其它各个要素相互协调、渗透、统一,最终形成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社团文化为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社团建设是大[摘要]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有效组织形式,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高校育人工作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用用。本文通过对社团建设发展现状的了解,提出了些许改进和推进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素质教育;建设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新载体

1、社团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助力。我们经常将社团称之为“民间”组织,但学生社团作为“一体两翼”中的其中一翼,与学生联合会一并在高校,特别是团委的主导下进行,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并使社团活动为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通过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从而影响社团成员的主流价值观、道德导向、心灵认知、责任意识等等。

2、社团文化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需求。社团文化丰富多彩,又不受年级、专业的制约,只要你有兴趣就可以申请加入,成为社团的一员,参加社团举办的活动。社团这种无可匹敌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恰恰符合了当前高校由于班级观念淡化、集体归宿感缺失而产生的挑战。

(二)大学生社团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的新阵地

第一,社团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第二,社团文化为高校搭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第三,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得以完善。第四,社团活动有利于搞高学生实践能力。社团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践,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生社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渠道

有人说,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终归要归结为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根本问题上来。如何提升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显然已成为人才立国的重要课题之一。而高校社团可以说从成立策划到活动开展和实施实际上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要求我们的同学必须在有创造性的思维去思考,要求大学生必须要勇于尝试、大胆创新,才能真正把社团办好、发展好。显而易见,社团作为非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首先它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来是一种探索精神,它的产生和培养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去呵护它、理解它、支持它。而高校社团从室内走到室外,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外因推动变为内因助力,无疑会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激发,使其的自主教育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成为可能。其次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活动的载体。创新意识只有在对一个全新事物的探索中才能得以诞生和培养,特别是在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的实践环境中,更容易激发人的创造精神。而社团不像学生联合会一样得到高校的全力支持,学生社团在成立产生并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它的成长需要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寻找发展的机会,在缺乏经验、缺乏资金、缺乏人员的情况下,要想成功,就必然要求在其中的人不断创新,激发潜力。在这个过程中,社团又反过来为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实践的平台,合作的锲感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显然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

三、大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我们知道,作为自发形成的大学生群体组织,大学生社团产生的基础决定了其具有自发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在为学生社团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第一,大学生社团的自发性可能会导致活层次的低下。第二,社团的多样性可能会产生监管指导不足的问题。第三,社团的开放性可能导致社团创建的功利化和组织的松散性问题。第四,社团的认同性可能导致小集体意识的产生。四、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为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助力。

(一)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视,充分发挥教育者在社团中的主导。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作为高校团组织的两翼,必须得到高校应有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领导,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然,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综合素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起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即要加大支持力度,即要投入资金和物质保障,更要加强指导,确保社团的发展方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使社团坚持政治上原则性和导向性的同时,又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百花齐放。第一,加强社团的组织管理建设。第二,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监管,建立监督和科学考核制度。第三,加大学校对社团建设的重视力度,为社团提供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社团学生骨干的作用。一般来说,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基本上由社长、副社才等组成,他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会对其它社员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必须要充分重视社团骨干的培养工作,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社团干部的选拔工作和培养工作。在选拔工作中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应结合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的方式,最后一定要有相应组织进行把关,使选拔程序和方法制度化、公开化,从而改变过去下任社长都由本届社长指定的方式,真正选拔对社团发展有力的、服务意识强的、乐于付出的干部。同时,高校应该重视对社团干部的培养,从选拔到考核都应有一套相应的制度,适时举办人才培养班,利用讲座、座谈、参观交流等方式加强对新干部的培养。

2、加强对社团成员队伍的建设,从而保持社员的工作热情。有了社团骨干的激励和以身作则,保持社团成员的工作热情极为重要。对于社员来讲,与社团发展联成一体是极为重要的,“社荣我荣、社衰我衰”的责任感的培养不容忽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及时通过公正的程序予以考核,并对相应的优秀分子予以表彰,以充分调动轮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强化社员的服务意识、集体主义意识、组织纪律意识,从而推进社团的健康发展。

(三)丰富社团教育内容与方法,创新社团活动

目前,社团活动单调、活动激励机制缺失使社团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发展动力。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佯装必须要创新其动,打破传统的活动方式,在各个方面开展新的探索。这就要求广大的社团会员,特别是社团干部锐意创新,努力工作,加强与兄弟社团的联系,从而取长补短。这其中我们应该要特别注意大学生自身的需求问题,他们喜欢的活动方式,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加强宣传力度,突出活动的实践性,使之与课堂教学相区别,从而引起社员的关注和兴趣,从而为促进社团的繁荣发展而努力。这其中,我们必须要创新社团活动,提高活动质量,打造精品社团。首先要保证社团活支的经常性,从而加强社团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强化社团成员的团队意识,从而加强社团成员的归属感,其次,社团活动的策划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做到全面普及与重点选拔相结合,打造社团的品牌性。第三,还有开展有创意]有特色的活动,以此吸引社员,达到宣传效果,从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

(四)加强学生社团的导师指导。学生社团虽然是自我性、自发性的群体组织,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有关老师的指导。实际上,指导老师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指导老师的存在,势必会对社团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而言,学生社团普遍缺乏指导老师,一些社团的指导老师由辅导员兼任,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对社团进行管理和指导,从而使社团指导实际上极为空虚。在这种形势下,保证社团指导老师的指导质量犹为重要。学校必须加强对社团指导老师的管理,同时给予指导老师一定的补助,可以按育人工作量予以计算。对社团指导老师要予以正确的定位,亦师亦友,成为社团成长的顾问和高级参谋。

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一体两翼中的重要一翼,大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有着其它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工作。从高校主管部门、教师、学生各方面行动起来,切实促进大学生社团的成熟发展,促进高校大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妍,对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的几点思考,理论界,2008, 1.

[2]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5.

[3] 白鑫刚,素质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继续教育研究,2008,3.

[4] 张仁伟 葛卫华,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8,3.

作者简介:魏晓晓(1980—),女,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工部副部长兼团委副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大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素质教育
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探究
论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浅谈电教与环境文化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