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黑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

2009-03-29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建设

周 慧

2005年金秋十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会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像一声冲锋的号角吹遍了大江南北,也激发了广袤黑土地上千万民众的满怀豪情,开始谱写了建设美好家园的新的历史篇章。

运筹帷幄科学谋划宏伟蓝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短短的5句话20个字,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目标明确。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如何按照这5句话20个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任省长王珉指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立足省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以科学系统的规划为先导,探索具有吉林特色的建设道路和建设模式。按照省领导的指示要求,时任省农委主任王守臣立即组织力量,着手研究谋划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就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不到一周的时间,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始进入了酝酿编制程序。

2005年岁末,北国大地寒风瑟瑟,白雪皑皑,省农委的办公楼里却灯火通明,彻夜未眠。大量的调研素材堆积如山,各路意见建议蜂拥而至,研究讨论之声此起彼伏。2006年1月6日,历经70多个日日夜夜,几经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改的《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摆在了参加省委常委会议的领导面前。与会领导一致表决通过《实施纲要》,并决定以2006年省委一号文件形式迅速印发各地各部门。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省里的总体规划出台以后,各级纷纷而动,各市(州)、县(市、区)着手编制实施细则、方案、意见,乡(镇)村两级开始编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一些县(市、区)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开始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并按照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新农村建设。四年来,全省所有县(市)全部制定了县域镇村体系规划,302个建制镇、2689个行政村编制了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完备的规划体系和建设方案,不仅勾画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了各方面力量,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的科学建设,使新农村建设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以点带面形成梯次推进格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的历史背景下推进的一项新的宏伟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况且各地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头、起好步地要求,省委、省政府决定,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层实施,防止大轰大嗡,急功近利,确保良好开局,取得实效。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2006年和2007年在充分考虑各地农民意愿、经济实力、建设基础、乡风民俗、区域布局和组织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全省启动实施了“百镇千村”试点建设,102个建制镇、1127个行政村(国有农场)作为先行试点,率先进行新农村建设,在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标准模式、途径措施、配套政策等10个方面进行了摸索实践,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两年的建设,使试点村镇发生了重大变化,周围的乡镇和村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纷纷要求加入新农村建设的行列。通化县委书记庞庆波说,“我们不仅要建设好试点村镇,更要在全县范围内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快建设步伐,让新农村建设成果惠及全县人民。”此言一出,东辽、敦化、双阳等县(市、区)也纷纷要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鉴于此,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开始全省新农村建设由试点阶段全面转入深入实施阶段。恰逢此时,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要求,我省的建设思路和安排部署与中央要求不谋而合。

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步伐,2008年5月,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意见》,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这两个文件,犹如滚滚春雷响彻吉林大地,再次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干劲和热情,全省新农村建设由试点村镇全面转向千村推进和整县推进,推进覆盖面大大扩展。四年来,全省共启动建设了3331个村、108个镇、10个整体推进县(市、区),分别占全省行政村、建制镇和县(市、区)的35.8%、25.5%和16.7%,形成了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的建设格局。

多方投入建立合力共建机制

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人划桨开大船。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步骤,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参与和支持。为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集中投入到新农村建设,早在2006年初,省委、省政府就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打造社会合力共建新农村的“四驾马车”,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帮扶工作机制和政策机制。

其一:健全的组织机构。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机构,总数达到71个,其中常设机构33个,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制定、综合协调、指导调度、监督检查的作用。四年来,省、市、县三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点调研和现场办公累计达19160人次,平均每年4790人次,每年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4名以上领导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领导重视程度之高、下的力量之大、解决问题之多,前所未有。

其二:多元的投入机制。为了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从新农村建设伊始,就注重发挥省级专项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采取奖励、奖补、整县推进、部分项目定额补贴等有效办法,有效带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投入热情。四年来,省级专项资金累计投入7亿元,市县投入、部门投入、集体和农民投入、社会各方面投入大幅增长,促进了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带动各方面投入128.16亿元,省级专项的放大效应达到1∶18.3,形成了新时期农村建设投入的新机制。东辽县通过“奖补”每年整合涉农资金2000多万元,带动农户投入1亿多元。

其三:有效的帮扶制度。为充分调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通过领导联系、部门帮扶、大专院校支持等办法,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责任制,使各方面责任规范化、制度化。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50多名省级领导、185个中省直部门单位、26所大专院校通过对接明确了帮扶责任。市(州)、县(市、区)参与帮扶的领导1810名、部门单位4898个。通过建立帮扶制度和落实帮扶责任,整合了力量、资源和投入,形成了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四年共落实帮扶资金13.9亿元。

其四:完备的政策体系。从2006年到2009年连续4年的省委1号文件,从最初的《实施纲要》到具体的《政策意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由宏观要求到实际操作,一步比一步细化,一步比一步实化。正是通过这“四驾马车”的合力拉动,形成了一整套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有效建设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持久动力和坚强保障,使我省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全面发展着力打造崭新面貌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缺一不可。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八新”建设任务,统筹谋划,合力施治,使沉寂多年的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呈现出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共同增长,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共同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发展的可喜局面。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发展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和重要支撑。四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村镇共完成产业项目12140个,总投资344亿元,其中,农业项目3470个,工业项目1285个,商贸项目648个,休闲旅游项目229个。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1764个。新建设牧业小区524个,发展棚膜蔬菜(设施农业)21万亩。产业项目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多数试点(推进)村镇已由偏重粮食向粮、牧、特均衡发展转变,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面加强。四年来,新农村建设村镇共完成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6521个,总投资157.3亿元。修建道路15540公里,完成饮水工程建设(改造)1499个村,建设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34288户,改造农村泥草房66299户,修建村部1586个、文化活动室1593个、农民夜校978个、卫生室1664个,基本实现了安全饮水、有线电视、电话信息网络、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全覆盖。

——农村面貌大为改观。环境面貌既体现一个地方的精神面貌,也体现一个地方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四年来,全省各地坚持以开展环境整治月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完成绿化林带13022万延长米,建设休闲广场919个,安装路灯24033盏,修建排水沟渠48346公里、桥涵521个,改围墙80496万延长米,建垃圾集中处理站点30706个,建卫生厕所31.2万个……农村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新风正气正在形成。四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加强了农村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树立典型、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在省里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的基础上,各地开展专题宣传8882次,培训基层干部群众73万人次,农民知识层次、道德修养得到了明显提高,崇尚科学、团结友爱、家庭和睦、民风和谐、勤劳致富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四年来,各地通过内部挖潜和外部拓展的办法,增加农民的生产收入和工资收入。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多业进财、多渠道增收的新格局。2008年省级2182个试点(推进)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78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年增长12%,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

——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加强村级民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四年来,各地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狠抓村级领导班子建设,选用了一大批事业心强、能干事、作风正派的村级带头人。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计划和人才服务新农村项目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不断强化。

高瞻远瞩大踏步迈向新征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1500个日日夜夜,勤劳淳朴的吉林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改变着家乡面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面对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农村改革发展和吉林全面振兴大局,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县域突破和百镇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再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千村示范。从2010年起,用三年时间,在全省选择基础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1000个示范村,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强化基础,完善功能,带动周边村屯发展。到2012年,示范村基本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建设规划科学合理,生产、生活、商贸、休闲等功能分区布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完备,村内道路、安全饮水、供电、清洁能源和泥草房改造实现全覆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广播电视、信息通讯、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消防安全、科学普及和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农村服务业配套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年递增12%以上;农村人口质量和农民素质普遍提高,精神面貌大为改观;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创建平安村屯;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基本具备辐射带动周边、聚集要素和吸纳人口的空间和能力。

在千村示范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推进、梯次跟进的原则,着眼于构建新型村镇布局体系,再规划一批重点村,进行巩固、完善和提高,从2013年起,分阶段将这批重点村打造成示范村。到2020年,使这些示范村成为联结城乡、辐射周边、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万村提升。全省现有1万多个村级单位,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到2012年,全面完成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为内容的“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任务,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形成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

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到2020年,把示范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服务健全、文化生活丰富、管理民主规范的农村新型社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年递增10%以上。其他村在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推进合村并屯、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实现合理布局,协调跟进,农村面貌整体改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是今秋十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次踏上新的伟大征程。2700万吉林人民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勇前进,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吉林振兴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赞农村“五老”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