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放弃了南京?
2009-03-27纤陌原
纤陌原
1937年11月11日,经过空前鏖战的淞沪战场硝烟还未完全散尽,日军铁蹄就气势汹汹向300公里外的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三面压过来。淞沪会战,国民党军损失惨重,时任中国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为了鼓励各将领,振奋士气,同时也为了布置下一阶段的作战,在南京铁道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里召开了保卫南京的军事会议。会场气氛沉闷,悲观情绪笼罩了会议室。何应钦、白崇禧以及许多将领都不赞成守南京,事实上在上海沦陷后,南京已成为一座孤城也失去了防守的战略意义。但作为主战派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执行部主任唐生智在会议上站出来激昂陈词,愿与南京共存亡。蒋介石当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负责南京保卫战。
守卫南京的主力是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蒋介石的最精锐部队36师、87师和88师,以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12000余人),一共包括8个军、15万人,其中36师、87师和88师是蒋介石最精锐的。由德国将军亲自训练的全德式装备的王牌师,教导总队更是主力中的主力。南京卫戍军区是军区级单位,比一般军区不同的是,部队里还包括国军中不多的坦克兵团。36师、87师和88师在上海战役中人员损失都已过半,士兵大多数都是临时补充的新兵。由于当时中国没有预备役的征兵制度,这些新兵都是从农村临时召集或强行抓来的壮丁,他们完全没有受过基础的军事训练,使三个主力师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只有教导总队有较强的战斗力。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12月1日以后,南京的政府机关已全部撤离南京,蒋介石夫妇也于12月7日飞离南京。在国民政府撤离前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卫戍司令唐生智悲壮地发誓要和南京共存亡。事实上,当时参加南京保卫战的中国部队,是临时编组的待整编部队,兵、将相互缺乏了解,装备与人员严重不足(补充的新兵太多,大部分是基本没有受过军训的平民,因为当时中国没有后备军人,新兵都是临时征集的平民),又没有坚固的阵地防线可守。而由这位南京卫戍司令议定的南京城防计划也是过于草率,只有简单地将兵力分成外围与城墙的守备作战,完全没有防守作战的阵地纵深编组,也没有预备队可以运用,更没有大城市防卫作战所必需的周密而统筹安排的后勤保障方案。
南京保卫战的计划本来就不是死守,有蒋介石下令如不能坚守即可撤退这个活口。但实际执行时却变成了死守。唐下令:所有长江南岸的船(包括卫戍长官部)均交36师控制,以坚定死守的决心。城外的部队不许退人城内,城内的部队不许出城。北岸胡宗南的第一军可以射击偷渡江北的船只。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方法尽管死板,如果真能贯彻,倒也绝了大家撤退的念头,一门心思地死守。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唐生智的长官部偷留了条小火轮,各师均偷留了船,但只有师旅长们知道,所以高级军官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留好了后路。只有前线的国军士兵是真正抱定死守的决心。
到底能守多少天?衡阳、常德是如何死守的?国军的进攻不行,但依城死守相对较好,南京的守军有10多万兵力,装备也不错,尽管多数是淞沪打残撤下来的部队,如果死守打巷战,守一个月应该不是问题。真到巷战时,双方搅在一处,日军的炮火优势便没有了。根据抗战初期中日两军步兵火力的比较来看,中国军队在轻武器上与日军不相上下,而采用全部德式装备的几个主力精锐师甚至还略占优势,南京还有全国最大的金陵兵工厂,武器弹药的,补给也不成问题。而南京保卫战自12月5日打响(以外围战开始算)到12月12日下令撤退时,南京的防守态势也并没有极度恶化。真要是下定决心死守,日军要拿下南京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
1937年12月5日,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由上海派遣军和华中方面军第1O军组成的两路日军从太湖南北两岸,同步对南京发动攻击,空军与海军加入助攻,在五天之内,就势如破竹地攻到南京城外围。战至9日,外围防御阵地全部失守,本来按照蒋介石和唐生智的计划,在南京外围的作战至少应坚持半个月以上,没想到,只短短三天就转入城市作战。由于没有预备队的逆袭支持,阵地很快就出现了混乱残破的现象,大量伤患根本无人护送医疗,通讯与后勤系统更是乱成一团。这时蒋介石意识到形势危急,于12月11日先通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以电话命令唐生智从南京撤退,接着蒋介石还不放心,亲自连下两道手令,要求唐生智相机率军撤出南京,以免守军全遭覆灭。唐生智怕担负责任,没有立刻撤退!
下令撤退时南京被攻破了吗?12日南京城没有被攻破,这是南京保卫战最大的悲剧之一。12月12日,日军不但没有攻进城,甚至没有控制一半以上的城外地区。12月12日凌晨的具体情况是:中华门方向没有失守;光华门方向,日军进攻城外的87师261旅、260旅的阵地“屹立不动”(261陈旅长语);中山门方向,日军猛攻城外桂永清的教导总队四方城卫岗阵地,日军炮击了中山门城墙。但在87师官兵顽强抗击下中山门阵地也没有丢;水西门方向受到的压力较小,守军是51师306团,12日下午日军曾攻破中华门与水西门之间的城墙,但被306团敢死队很快恢复,12日夜敌人也没有攻入;紫金山第一峰、第二峰均在我军手中;乌龙山要塞也基本未遭攻击(12日日军的小炮艇刚到乌龙山附近水面)。直到13日下午,江心洲(长江中的一个岛)的芦苇丛中还埋伏着112师的一个团,准备伏击日军的登陆部队。他们根本没有得到撤退的命令。如果排除这些写回忆录的人串通好集体撒谎,不难得出结论:12日除中华门外,南京城防没有大危险。通讯、组织都没有太大的失误。
原本表态要决心死守的唐生智,在接到事关部队生死存亡的重大撤退命令之后,却没有即时地进行撤军参谋作业,一直拖到12日下午5时,才仓促召开卫戍军事会议,军情被延误了超过24小时。这个重大的错误,是造成南京的撤退行动出现严重混乱的主因之一。在这场临时的卫戍军事首长会议中,有些部队的指挥官未能出席会议,唐生智突然宣布奉命撤退,令太部分的将领都感到事出突然,在仓促的状况之下,根本难以掌握局面与行动的变化。而撤退令原本规划只有司令部直属部队与36师直接渡江撤退,其它负责城防的部队则各自掌握突围的方式后撤。至于撤退之前,如何破坏重要军政设施,更是缺乏完整的计划。但是在会议最后下达结论时,唐生智突然又作出表示,假如突围撤退有困难的部队,也可以设法渡江撤退,但他完全没有计算过渡江船只的运输能力。其实撤退的参谋作业要比进攻更为精细,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因此唐生智如此拖延与草率地下令撤军,自己又率先仓皇地离开司令部,无法掌握与
各个部队继续通讯,结果造成了南京守军陷入撤退的混乱之中。
在宣布撤退命令之后,司令部的守军匆忙与草率地破坏南京城内主要的建筑物,但是由于根本缺乏完整的计划,像全国最大的金陵兵工厂、中央政府的各个部会建筑,就完整地留给日军接收。12日入夜之后,南京城内火光冲天、浓烟密布,这时候流言四起,南京已经出现撤退前人心涣散的乱象。此时唐生智的意志已经动摇,并没有监督设备的破坏与管制部队的撤退,就慌忙逃往下关渡江。守卫南京的部队在主帅提前失去联系的状况下,只有各自为政,有些部队还不知道已经下令撤退,有些部队则出现溃散的情况,这是撤退时最大的禁忌,没有统一、完整的计划与步骤,会造成部队退却的全面失控。因此除了66军(军长叶肇)仍在保持掌控下突围而走之外,大部分的守军与逃难的人民,开始大量盲目地涌向下关。
最可恨的是,部分高级军官开完会后独自悄悄逃过江,根本没有通知部队!教导总队的部分将领们逃走时,底下的团长还在指挥战斗,一直到12日晚8:30,总队的四个团长还在紫金山开会。直到夜里12点才开始突围。
71军军长王敬久、87师师长沈发藻12日下午逃走时,也没有通知城外的部队,直到12日傍晚261旅发现城墙没有人防守了才明白过来;万式炯一直战至13日中午,也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后来听说日军坦克已经到了长官部门口,才知道头头们已经都撤了。
宋希濂部撤退时居然下令关城门,过江后又下令烧船,根本不管其它部队。当时的命令是各部队从正面往外突围,36师掩护卫戍长官部从下关过江突围。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部队都往下关跑,为什么?因为军长师长们都知道,那儿有他们偷偷保留的船!所以都往下关撤,部下听说长官往下关去了,自然也就跟过去了。就这样,几万国军、无数民众便涌向了下关,可是挹江门的36师却不放军队通过,因为按计划,从下关撤退的只是长官部和36师。于是发生枪战,部队混作一团。最后终于冲开了挹江门,但地上的尸体有好几层!
需要提出的是,北岸的胡宗南并不知道撤退计划(既然要撤过江,卫戍长官部居然没有通知北岸的守军!),他们奉命向江中的船只射击,直到唐生智到了对岸,方才知道撤退已经开始。但不知已经误杀了多少人。
并不是所有的国军都挤向江边,叶肇的66军就是向东突围出去的。教导总队的第3旅12日夜还在紫金山上和日军拼杀,“误了”时辰,等别人都撤走后,从日军间隙中冲到了皖南。可见,各部队从正面往外突围的计划是正确的。日军尽管围住了南京,但后面是空的。
不过大溃散的局面已不可逆转,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后来仔细分析南京保卫战的资料可以发现,国军真正在战斗中阵亡的并不多,多数却死于混乱的撤退中以及日军的大屠杀中。国军高级将领对此惨剧负有很大的责任。军队司令在下达撤退命令时,一定要说明向哪个方向撤退、以什么方式撤退、谁先退谁后退、谁来断后掩护,这是司令官最起码的责任。绝不能说一声“撤退”。就扔下军队不管自己首先逃跑。而作为南京保卫战的主要负责人,当时南京地区实际上的最高军政长官唐生智,在最需要履行职责的时候弃城先逃,是造成守城部队总崩溃的直接导火索。
在那场72年前的血战当中究竟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已无从追究,即使有也已随着滚滚长江东流而去,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残酷事实是:1937年南京在血火中呻吟,十几万国军将士魂断金陵,随之而来的是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但历史的责任肯定要有人来承担,而承担责任的人也一定不是那些英勇抗战为国捐躯的人。
(选摘自《领导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