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TC:让员工以企业为荣

2009-03-27

环球慈善 2009年2期
关键词:环球合作伙伴慈善

张 炜

我们的观点是,效益和责任齐头并进,公司的业务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UTC,我们要让每一个员工了解公司的责任,这很重要,要让员工因此而感到为UTC工作是值得骄傲的。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公关总监 蔡利

环球慈善:UTC自2005年已经连续多年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8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否已经出台?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以下简称UTC): 2008年的报告,在2009年2月出版,今年我们尝试结合公司的年报一起发布。我们的观点是效益和责任齐头并进,公司的业务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公司总部企业责任专员和制定年报的部门一起合作,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我们已经开始了3个月。

环球慈善: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有时还被误认为作秀。据悉,UTC已连续十年被评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公司,在各种不同时期UTC是如何让公众了解自身履行的社会责任?

UTC:我们每一年都要开展两次正式的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活动,把收集到的利益相关方对UTC的报告、CSR实践和业绩的反馈和建议返回给公司,并提出改进建议。在UTC我们要让每一个员工了解公司的责任,这很重要,因为员工会因此感到为UTC工作是值得骄傲的,这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另外,还要像讲故事一样,既要对内部的人讲,也要对外面的人讲,例如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调查提供帮助,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到UTC做的事情、取得的成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环球慈善:2009年,因经济形势的变化,UTC关于社会责任的规划会有哪些偏重?

UTC:今年我们将在中国启动“寻找中国可持续发展标杆城市”公益项目。项目规划期为5年,对象涉及200到300个中型城市。

环球慈善:为什么要启动这个项目?

UTC:城市化的进程、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就业和环境问题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是一个挑战。我们想通过实施这个项目,通过标杆案例的推广,向政府、企业、市民乃至全社会普及、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度。

环球慈善:UTC的企业社会责任规划经常因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吗?

UTC:UTC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主要是结合自身的业务优势和社会需求,从而选取了三个领域重点关注并采取行动。首先是教育领域,第二个领域是环境,最后一个领域是艺术和文化。

环球慈善:在UTC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如何对内照顾好自己的员工和客户?

UTC:在我们关注的艺术文化领域,我们主要资助了一些艺术馆、美术馆。因为我们的员工、供应商、我们的客户都居住于这些社区之中,这些艺术和文化的活动能更加丰富他们的生活,更提升他们生活的品质。

另外,自1996年开始我们已向“全球员工奖学金计划”投入7.8亿美元。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它鼓励员工继续学习并取得学位。我们不仅允许员工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工作时间学习,还为他们提供奖学金,获得学位的员工还能得到公司股票的奖励。截至2007年底,在中国的员工中已有557人得到该计划的资助。UTC认为员工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特别重视员工的发展。

NGO谈2009

肖蓉

(赠与亚洲中国项目总监):

赠与亚洲是基金会角色,决定或参与决定资金的用途。从国内NGO来说,我们是捐赠方。但从国外来说,我们也是NGO。我们的创办方是亚洲基金会。我们是在为资方服务,这种服务被证明是有效的。资方认为是他们在参与公益,我们是实现他们理想的合作伙伴。作为NGO,要换位思考,除了自己的目的,还要了解捐赠方要实现的目的。我们要找到共通性,然后进行沟通。没有共通性,是不可能筹到款的。互相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赠与亚洲的门是开着的。

金融危机下,总的捐赠资金是否会减少?现在还没有答案。假定不用考虑到国外基金会资金是否减少,我们还是挺有信心的。国外公司一般有1至2年的战略,是有延续性的,所以目前对我们没有造成影响。没有机构通知我们将减少捐款。如果你去募捐时,不再先设定对方没有钱,这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陈一梅

(国际美慈组织中国主任):

就全球范围,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很大。占我们资金来源30%至40%的私人捐赠(包括基金会、个人)急剧下降,大大减少。但政府捐赠有所增加。美慈全部职员有3000多人,总部就裁员20多人。我个人压力也大,我感到压力主要是行政上的开支,人员费用。如果项目多,人员开支就有了。金融危机也有额外的机遇,如有好的点子,就有好的项目,就有捐助。这种情况下,尤其显示公益机构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曾在四川灾区举办项目管理培训,邀请合作伙伴、潜在的合作伙伴参加。让他们了解到,我们是怎么与合作伙伴合作的,我们是如何监控项目执行的。我认为,作为资助方做培训更有效果,建议资助型机构可以参考,这对合作伙伴的能力有提高。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被培训人员中筛选将来的合作伙伴,这些都有助于减轻危机带来的压力。

刘洲鸿

(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助理):

金融危机下,经济不景气,资助型基金会会否减少资金?我们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感受是:钱不是问题,但缺少好的项目。如去年我们的资金预算是2300万元,但实际只支出1700万元。我们计划每所学校150万至200万的标准,资助民间组织10年建100所新公民学校,但由于民间组织的能力不足,政府经费补贴没落实,这一目标较难实现。

南都公益基金会今年将继续支持民间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资助力度。我们今年的资金预算是2000多万元,60%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30%用于灾后重建,其他用于能力建设、扶持机构等。我们通过项目支持发展NGO的能力。

2.推动资源整合,在行业中推动合作。我们正在策划几个大的项目活动,如“非公募基金会论坛”、“5·12灾后重建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中国论坛分论坛”等。

3.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我们计划在民间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发展方面推动政府买单,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争取政府支持。

猜你喜欢

环球合作伙伴慈善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聚焦IBIS全球合作伙伴——Carstar及Mitchell公司
美印合作伙伴
慈善义卖
环球纵览
环球·创意
环球·创意
环球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