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光》:精神失根所引发的惶惑与找寻

2009-03-27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2期
关键词:幻影寻宝白光

王 飞

从故事形态看,鲁迅小说《白光》讲述的是封建士子落榜殒命的故事,该故事批判的锋芒似乎指向封建科举给旧知识分子造成的生存困境和命运悲剧。从故事实质看,鲁迅小说《白光》那封建士子落榜而殒命的故事形态背后隐约揭示旧知识分子因为精神失根而引发出惶惑与找寻。主人公陈士成所面临的精神失根,陈士成因精神失根所引发的惶惑与找寻,这些扎根在读者记忆深层幻化出鲜活灵动的精神幻影。

一、精神失根的幻影呈现

人无往不在精神幸福的追求之中,哪怕这追求只会留下缥渺虚无的幻影。人无处不在渴求精神家园的幸福之树枝繁叶茂、树大根深,尽管这渴求也会留下精神失根、游移不定的心灵阴影。人无时无刻不盼望寻找到精神家园的理想栖息地,并以实际努力同这理想栖息地保持不离不弃的关系。鲁迅小说《白光》假借陈士成科举不第和寻财亡身的故事曲折传达人与精神家园可能存在的悖谬关系,这悖谬关系烛照出人类可能遭遇到的精神失根的困境。

是什么支撑陈士成终其一生参加了十六回科考?陈士成的心灵深处不时飘溢出“中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捷上去”的精神幸福幻影,可以说除了科举成名发迹之外陈士成再无更高更强的精神依傍。这导致陈士成在榜上反复搜索自己的名字,其落榜之际精神幸福的幻影破灭平添了无限的凄苦与悲凉。是什么催逼陈士成拚命寻宝并外出溺水?陈士成的灵魂世界弥漫着儿时记忆中的祖母告诫的寻宝谜语,不难推测除了祖宗财产庇佑之外陈士成再无更长更久的精神依托。所以,陈士成近似疯狂地在院子里挖土掘坑,甚至在月夜白光的异样指引下进山寻宝。陈士成精神世界所呈现出来的执著、迷狂和混乱恰恰印证了精神失根所形成的精神幻影,陈士成在如此精神幻影之中凄凄惨惨奔向死亡。

鲁迅为什么细腻翔实地抒写陈士成科考失败的心灵郁闷?因为这科考失败形成的心灵郁闷逼真映射出旧知识分子的精神失根,暮时黄昏的陈士成默默品尝精神信仰塌陷所造成的无限凄苦与孤独。鲁迅为什么要详细描述陈士成挖坑寻空的荒唐举动和颠狂内心?因为这荒唐举动和颠狂内心逼真复原出陈士成精神幸福追求方式和追求结果的缥渺虚无和终成幻影。

因此,陈士成的生存困境和命运悲剧来源于陈士成的精神失根。这精神失根以幻影的方式呈现在科举梦幻的最终破灭上和寻宝幻觉的不断轰毁上。如果说陈士成的科考梦境的最终破灭是痛苦战胜了幸福,那么陈士成的寻宝幻觉的不断轰毁是郁闷胜出喜悦。为什么读者会对陈士成的感觉和体验感到如此亲切?这如此亲切的背后是否预示着陈士成精神失根的悲剧千万别在读者人生追求的征程中重演?

二、精神信仰遭遇失根的惶惑不安

最可悲者莫过于终日无事可做且不思自我革新更过的生命的过客。陈士成就是这样的生命过客,其生存状况在百无聊赖、循环轮回中往返穿梭,其生命价值的实质就是虚无。细究陈士成的一生行为,他不过是从私塾学堂的教学生涯到科场应试的科考生涯的简单重复而已,读者无法替陈士成寻找到真正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情趣。细究陈士成的一天活动,他不过是从寻找榜上有名到寻找地下有财的简单重复而已,读者很难替陈士成寻找到真正的生存意义和生活乐趣。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陈士成并非没有自己的精神信仰,只不过这精神信仰始终在科考成名和意外发财之间来回游荡,游荡的结果是精神信仰的坍塌和崩溃。充斥在陈士成的胸中口头的“这回又完了”的重复话语印证了陈士成遭遇精神信仰失根的惶惑不安,这惶不安不仅使陈士成产生幻觉、幻听,而且使陈士成不断产生荒谬至极的举动。所以,榜上的名字只能是“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私塾学童的脑袋也只是“许多黑圆圈在眼前跳舞”,月光也只能是“白光如一栖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挖掘出来的下巴骨居然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显出笑影,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周围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正是这白光的诱惑与催逼,陈士成惨然奔出把生命葬送在离西门十五里的万流湖中。

毫无疑问,陈士成的惶惑不安的确源于精神信仰的痴迷、幻灭和谬误,来源于这精神信仰同现实实际的矛盾冲突,来源于这精神信仰不被现实周遭所接纳。陈士成落榜之后丝毫未曾得到邻居的劝勉、安慰和同情势成必然,陈士成仓惶出奔丝毫未曾得到邻居的劝阻也在合理之中,陈士成死亡的尸体无人认领也在意料之中。作者似乎不是仅仅为了批判人际关系的冷酷和残忍,而且还是为了突出陈士成的精神信仰同现实世界的无法调和的矛盾与无法沟通的隔阂。所以,陈士成只能在月夜白光的照耀指引下进行苦闷、孤独地挣扎,陈士成只能在恐怖、惊悸的心理支配下进行徒劳无益地搜寻和出奔。

陈士成的生存困境和命运悲剧似乎归因于封建科举,鲁迅创作《白光》的动机却不仅仅只为批判封建科举。封建科举在鲁迅执笔创作《白光》之时早已成为过眼云烟,鲁迅翻历史旧帐显然是服务当下、有感而发。与其说《白光》是意在揭露封建科举给旧知识分子造成的心灵毒害和生存困境,倒不如说是意在涤荡传统文化的余毒并使之远离当下知识分子的现实人生。鲁迅正是借助陈士成的精神失根所引发的惶惑不安来告诫读者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信仰之根,读者营造出这精神信仰之根就会寻找到通往精神幸福的真正方向。

三、精神信仰遭遇失根的执著找寻

值得读者深思的是,陈士成的落第和寻宝之间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如果不是遭遇落第,陈士成断不会如此疯狂地挖坑掘土来寻找祖宗留下的财宝。假如科举及第做官扬名是陈士成的首要精神信仰,那么陈士成的屡屡落第就是首要精神信仰的屡遭破灭。假如掘土寻宝意外发财是陈士成的次要精神信仰,那么陈士成寻宝的落空和堕湖而亡就是次要信仰的彻底破灭。人总是存活在精神信仰之中,陈士成寻找精神信仰的过程实在是欲罢不能。

事实上,陈士成在既往落第之时早已屡屡把掘坑寻宝的想法付诸行动,《白光》描述的核心内容就是陈士成执著认真掘坑寻宝的心理活动和实践行动。陈士成在第十六回县考落榜之后可以说是万念俱灰,他的掘坑寻宝的念头愈加强烈,他的掘坑寻宝的行动愈加执著。既然科举及第升官梦想不能实现,那么掘坑寻宝意外发财何尝不是绝佳的精神补偿?这样的精神补偿就是精神信仰遭遇失根的执著找寻。陈士成的铁锄不停地向地下开掘,似乎想从地下寻找出祖宗遗留下来的丰厚遗产。这样的找寻过程意味幽深,含沙射影地抨击了守旧的知识分子固守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陋习与浅见。陈士成的希望落空恰恰印证固守传统文化的下场可悲,陈士成的溺水亡身婉曲传达了坚守传统文化的可怕结局。

小说其实是“诗化哲学”,形而下的生活画面和艺术形象其实折射出形而上的精神意蕴。陈士成挖坑掘土的荒唐行动意欲收获的是物质财富,其行动的过程与结果隐喻象征着单纯仰仗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遗产行不通。从小说表层看,鲁迅似乎讽刺调侃愚玩不化的旧知识分子陈士成;从小说深层看,鲁迅又何尝不是对新文化运动中的保守势力进行善意婉讽?之所以是善意婉讽,是因为鲁迅在叙述陈士成的悲剧的语调中饱含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悯。

小说其实也是“同情的学问”,作家往往把同情和悲悯渗透到叙述语调之内和投射进故事细节之中。观《白光》的叙述语调,聪明的读者会从可笑处看出悲悯;味《白光》的故事细节,聪明的读者也会从可鄙处看出同情。陈士成的心理郁闷宛如蜘蛛结网,缠绕郁结之处见证出知识分子普遍共存的精神困顿。陈士成的奋斗抗争也宛如深陷蜘蛛结网陷阱之中的青虫,反复挣扎、疲于奔命折射出知识分子普遍共通的悲剧命运。陈士成的悲剧不正传达出知识分子可能遭遇的精神困顿和命运困苦吗?如果说陈士成的精神信仰之虚妄是由于过分依赖科举及第和祖宗遗产,那么知识分子应当寻找出什么样的精神信仰来支撑自己走向精神幸福的彼岸?陈士成的精神追求貌似有所持,等来的却是无所持,因为精神追求的结局以死亡作终结。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当然应当真有所持和实有所持,这或许是鲁迅对后世读者的一种劝勉吧!

精神失根的幻影已经呈现,精神信仰遭遇失根已经出现惶惑不安,精神信仰遭遇失根已经导致执著寻找,陈士成的辛酸痛苦宛如精神上的恒在,支撑读者去认真回味过去、仔细应对现在和坦然迎接将来。

王飞,河南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幻影寻宝白光
劳斯莱斯幻影
《幻影》
像素前线之“幻影”2000
寻宝
寻宝大行动
白光LED无线通信的研究进展
从白光的花鸟画中感悟写意精神
白光LED照明通信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