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孩子Q&A

2009-03-27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9年3期
关键词:小宝右手爸爸妈妈

Q怎样让女儿习惯用右手

女儿18个月大,用右手拿小勺吃饭,用左手拿蜡笔涂画。应该怎样使她习惯用右手?

河北石家庄庄春兰

A在2岁前后,宝宝“用手的习惯”可能是不固定的。有不少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跟你女儿一样,常常左右开弓,没有“一定要用右手”的概念。在大部分人都是右撇子的环境里,孩子慢慢会适应环境,习惯使用右手。

你女儿目前用手习惯尚未固定,你最好不动声色地教她用右手,譬如,递东西给她时,朝着她右手的方向;手把手教她玩玩具时,有意识动用她的右手。一旦她开始以用右手为主了,别忘了表扬她。

就算你女儿真的是左撇子,在大家都用右手的环境里会有一些不方便,但是,让宝宝顺其自然地发展,比这些不方便更重要。勉强纠正她的“左撇子”,可能给她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

任雪蕊

Q自己跟自己发脾气怎么办

我女儿2岁,真的很会发怒,一块积木没摆好,立刻发脾气大哭;给娃娃穿衣服,娃娃的一缕头发没弄妥,咬牙切齿地把娃娃丢到五尺外。对此,家里大人也是各有各的想法和态度。奶奶又哄又抱,爸爸装没看见,我当然骂她。应该怎么办,你们来评评理吧。

四川成都刘景敏

A不要唉声叹气,你女儿的表现很正常。2岁,是容易发脾气的年龄。由于手不够灵巧,很难把事情做好,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积木搭好,给娃娃打扮好。2岁的孩子缺乏自控能力,不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要求,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不顺心,只能发脾气,自己跟自己“顶牛”。

父母最好尽早发现孩子的要求和挫折,出手相助,避免怒气堆积。

爸爸的不理睬、你的责骂都不是好办法。要这个年纪的宝宝停止自己跟自己发脾气,不妨把她抱起来,表示大人的理解,3~5分钟后,她就会平息怒气。所以,奶奶的态度是对的。

如果宝宝真的很任性,老跟别人发脾气,大人也不能“以怒制怒”。态度温柔,意志坚定,不可以就是不可以,该拒绝的就要坚定地拒绝。拥有这样的意识和决心很重要啊!呵呵,很多年轻爸爸妈妈做不到这一点哦。

1~2岁的宝宝很容易养成通过发脾气来要挟大人、达到目的的习惯,爸爸妈妈要格外当心。

任雪蕊

Q父母胖,孩子也一定胖吗我不瘦。我老公很胖,出名的“大块头”。我们的儿子也有点胖,人称“小结棍”。父母胖,孩子也一定胖吗?能让孩子不那么胖吗?

上海青浦顾桂芳

A肥胖的原因往往有两个:遗传和环境。

肥胖的父母通常不仅会把肥胖的基因遗传给宝宝,而且还会给宝宝“营造”一个容易致胖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有的宝宝小的时候并不那么胖,可是,他一直跟肥胖父母吃同样容易致胖的饭菜,有同样容易致胖的生活习惯,恐怕总有一天他也会和父母一样胖。一家人吃一锅菜嘛!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三口都是胖乎乎、乐呵呵的模样,也可以看到都是瘦长细条的三口之家。

如果大人觉得自己比较胖,希望自己的宝宝不要像自己那么胖,真的需要注意一下家里的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少吃,含糖量高的甜食少吃;吃饭的速度不要太快,细嚼慢咽容易见饱。

还有就是要多运动,手脚不停,多走多动。一家子饱餐了晚饭,再围坐在电视机前吃零食,的确是舒服,但是,成了习惯,你们一家子肯定难免要“胖人团聚”了。

任雪蕊

Q怎么学会挥手“拜拜”雯雯的妈妈去外婆家接雯雯,惊喜地发现9个月的小家伙学会了一个新的技能:当邻居家的一个小宝贝向她挥手“拜拜”时,她也会以挥手来作出回应。可我家聪聪也9个月大了。我们教她要挥手“拜拜”,可她就是不挥。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海读者聪聪妈

A宝宝9个月左右会出现一种新的交流模式——肢体语言交流模式。这时,她的肌肉力量和交流能力都加强了。即便刚开始宝宝并不知道“挥手”表示“再见”,但她也能辨别出这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这是宝宝社会性发展中的一步。

首先,聪聪妈要细心观察一下宝宝是不是从来不主动挥手。也许,她是个很有个性的宝宝,不愿意在你们的“教导”下才与别人挥手。

另外,爸爸妈妈要多加鼓励宝宝,尽量多抓住机会来帮助她练习与理解。例如,可以先让她和喜欢的人或者爱玩的玩具建立起“挥手再见”的习惯。请对方一边挥手一边对宝宝说:“挥挥手,再见!”,让宝宝自主建立起“挥手”与“再见”之间的连接。

舒璟

Q给宝宝挠痒痒,他怎么不高兴

宝宝快2个月了,白天他醒着的时候我们就逗他玩,和他说话,可当我们挠他痒痒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呢?好像别的宝宝会笑啊什么的,有什么问题吗?

江西读者悠悠妈

A“‘宝宝+‘痒痒就好像是牛奶+饼干。”这是美国一位教育学者的幽默而又贴切的比喻。然而,年轻的父母并不知道“挠痒痒”中也有学问。

给新生的宝宝挠痒痒,宝宝或许并不感到舒服与快乐哦!事实上,父母给宝宝挠痒痒时,引发宝宝笑并不是被挠的感觉——研究表明大多数宝宝实际上并不喜欢这种感觉。婴儿因为被挠痒痒而笑通常是因为他与父母之间产生互动而感到愉快。在2个月之前,宝宝对“痒痒”通常还不会作出笑的反应,无论父母如何起劲地想逗引宝宝。即使到2个月以后,宝宝由于痒痒而笑,也不意味着他们喜欢。

所以,爸爸妈妈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逗引宝宝,与宝宝游戏,不妨等到宝宝稍微大一些,能够发出“咯咯”笑声的时候,但要注意尺度。不要过于频繁地和宝宝做这个游戏。打一个形象的比喻,陀螺在刚开始的一两分钟之内会转得很起劲,但渐渐地就停止下来。宝宝也是这样,如果爸爸妈妈过于频繁地给宝宝挠痒痒,宝宝会容易感到不适和疲倦,他会扭动自己的身体表示抗拒,但往往爸爸妈妈还错以为宝宝很享受这种感觉呢!

舒璟

Q宝宝太粘人怎么办?

小宝现在1岁零7个月,最近突然变得极其粘人,总是要我抱,一刻也不能离开。前些日子,家中发生了一些事,家庭氛围变得紧张,我的情绪波动较大,对小宝的要求也严格了很多,还吼了他几次,不知道他的粘人是否和这个变化有关?我该怎么办?

网上读者:小宝妈

A小宝妈你好!虽然很能想象你满目的黯然,但我还是想说:面对更加粘人的小宝,还是再多一份耐心吧,他很正常,甚至可喜可贺!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小宝粘人的原因。

首先,“粘人”不是坏习惯,而是孩子心智成熟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他能够判断自己单独做事与跟妈妈在一起的不同,也有能力做出让自己更快乐的选择——跟妈妈在一起。

其次,1~2岁的孩子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对特定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因而也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离开照看者便感到不安,恰在此时,孩子的表象开始发展起来,大脑中能保留熟悉事物的表象,即使妈妈不在身边,看见妈妈的东西,他也能想起妈妈。

最后,1岁半多的孩子,秩序感开始萌芽,他们往往期待周围的世界按照常规的状态运行,否则就会出现“无法掌控局面”的不安全感,恰恰这个时候,你的家庭出现了一定冲突,你与他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无疑会带给他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如果你再表现得比较焦虑,受到感染的他就会更加觉得自己的世界乱套了,从而出现“粘”你的本能诉求。

所以,从上述各个方面来看,小宝的行为都很正常,甚至值得高兴一一他的心智又发展到了一个更高阶段,并给你的教育提供了契机!因为孩子心理发展中的“危机”,其实隐藏着更高阶段的心理发育诉求,如果父母能够正确引导,则可以轻易促进孩子的顺利发展,否则,则可能导向相反的后果。

小宝这个时候分外粘你,其实不过是在生活失控引发分离焦虑的情况下,他需要确认你——他所依恋的对象——对他无条件的爱。在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失时机地给予他满足,则有利于他确认这种爱。反之,如果这个时候你因忙着做事而忽略了他的正常心理需要,则可能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小宝因无法确认你的爱而表现得更加“粘人”,二是他因为情感需求屡次受挫而失去对你的信任,甚至强化了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这将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孩子要“粘”你就让他粘着吧,千万不要强行推开,只有从妈妈那里得到情感满足,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才有勇气和胆量去探索外部世界。

当然,把自己交给孩子去“粘”并不意味着可以就此放弃对他的引导,在放手陪孩子的同时,不妨注意培养其安全感和独立性:

1、有意识地陪孩子做些游戏或简单家务,并不日寸夸赞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样就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他“掌控”生活秩序的信心。

2、如果需要暂时离开,最好提前跟他讲道理,比如,“妈妈过会儿要去烧饭,你在这里好好玩,有事叫妈妈,妈妈马上就过来。”如果孩子能够接受这种安排,则及时表扬,以强化他的独立性。

3、日常生活中不要吝惜表达自己的爱,有时候一些看似无力的话,如“你是妈妈的最爱”、“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都爱你”等,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珍贵的承诺,是他确认父母之爱的重要基础。反之,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大灰狼采了”、“警察叔叔来抓你了”、“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否则孩子的安全感将受到伤害!

4、试着让其他家人多接近孩子,以分散孩子的“恋母情结”。

房欲飞

猜你喜欢

小宝右手爸爸妈妈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左手和右手
捉迷藏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我的爸爸妈妈
最后一名
鱼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