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的文化空间的展开

2009-03-25张颐武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电影业经济文化

张颐武

2008年已经过去,2009年的文化会呈现何种面貌是人们所关心的。在经济面临挑战的今天,人们会对文化创意等方面寄予更大的期望和更多的关注,而在文化和创意方面,社会展现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其实对于社会的其他领域也是一种激励。从2008年年底以来,电影业的“贺岁档”的热潮,直到今天还尚未结束,从《梅兰芳》《叶问》《非诚勿扰》到《赤壁》,人们对于电影的关注和热议迄今没有消褪。“贺岁档”电影的观影潮流其实显示了电影业这一文化产业的领先效应。而电视剧《走西口》、《丑女无敌》等也引起了相当的关注。“春晚”引发的热议虽然是每年的通例,但春晚仍然保持着其影响力。春节期间的演出市场也显得十分活跃。而一些传统作家也将在2009年推出新的作品。网络文化也呈现出相当活跃的态势。这些其实都说明公众对于文化创意领域的发展仍然有相当巨大的期待和需求。

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面临挑战的时候当然会受到影响和冲击,如在艺术品领域中,由于经济繁荣时期价格上涨很快而会回调;一些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的文化项目,如大型的文化和节庆活动等由于经济情况偏紧和政府财政在新的条件下更加集中于解决民生问题和拉动经济而会受到冲击。同时一些企业的广告和公关费用的缩减或者经营困难也会影响其对文化产业和事业的投入等等。

但问题也有另外一面,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经济遇到问题也是机遇和新的可能性的展开。从历史上看,如被视为美国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的三十年代,正好是美国经历经济大萧条的时期,经济面临严重危机,但电影业却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当时经济萧条对于电影也构成冲击,也有许多电影院倒闭,但像汽车电影院这样的新事物也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产生了,新电影技术的革新也不断出现,电影业仍然有自己的生机和活力。而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韩国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但韩国电影却在此时奋发图强,精心制作了许多风格类型不同的电影,在国际和国内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在经济遇到挑战的时候,文化创意产业往往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另辟蹊径,既拉动消费形成消费的热点,又扩大生产让一些投资和人才被吸纳进来。一方面是在更加激烈竞争的状态下,人的才能有机会更好地发挥,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文化产品也会更加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公众也会希望在经济面临挑战的状况下,从文化产品中获得激励和放松,获得更多的梦想和寄托。

由此看来,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性。我以为,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会“一枝独秀”,延续最近出现的良好的势头,在已经逐渐成熟的文化市场中展现新的活力和生机。如电影业通过这些年“大片”对于观众的培育已经到了结出果实的时期,中等收入者观众回到电影院已经成为新的观影习惯。他们的支持已经让“大片”脱胎换骨,无论题材的多样性还是表现生活的深度,都已经有了新的境界。

而在文化产业的内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峰并峙”共同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网络等新媒体中,文化创意的新亮点和新的人才越来越多,青少年为中心的网络文化虽然还存在着不够成熟和低俗化等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更加有效的管理,但其所展现的新的吸引力和创造性不可低估,网络文学已经相当活跃,像盛大文学这样新的网络文化的载体既吸引了许多年轻的网络作家和读者,也对传统的作家产生了吸引力。同时,在青年就业面临许多压力的状况下,网络文化的灵活性和弹性也会吸引许多文化创意人才进入其间,一显身手。

因此,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可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寄予更多的期待,同时因势利导,充分注意文化创意产业在新的环境下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力争在这一方面创造更多的新机会和新空间。我们可以相信,新的一年会有新的无限的未来在我们面前展开。

猜你喜欢

电影业经济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电影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去芜存菁
谁远谁近?
俄要加强扶持国产电影
经济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