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电影新启航

2009-03-25胡凌虹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上海

胡凌虹

电影是上海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上海电影如何成就过去的辉煌?现在发展面临哪些困惑?今后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期待?本期《漫话上海》栏目记者采访了上影总裁任仲伦,上海交大教授李亦中,就上海电影这个话题进行了畅谈。

追古溯今话电影

记者: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民族电影的重镇,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上海电影要想恢复以往的辉煌还有可能吗?

任仲伦:我个人觉得,上海要恢复三四十年代在中国电影“独霸天下”的地位,可能性很小。因为社会历史条件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上海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国电影生产与市场的重要基地,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也是目前已经具备的电影地位与影响力。举去年的几组数据:上影集团去年营业收入超过15个亿,净利润超过2个亿,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上影为2008年度中国电影企业业绩最好的企业。同时被中宣部评为“中国文化企业三十强”,在电影界只有上影集团和中影集团入选。在创作上,上影集团影视产能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同时获得各类奖项达到七十多个。其中以上影作为第一出品方的《三峡好人》已经在全球获得36项奖,导演贾樟柯也已是上影集团工作室的导演。上影主导出品的《大灌篮》和《画皮》去年分别超过了1个多亿和2个多亿的票房,成为上海商业影片的首次突破亿元票房。尤其是我们和美国环球公司合作的《木乃伊3》,它是中国电影企业首次与美国著名企业的著名品牌合作,具有很大的突破性意义。特别要提到的是:上海电影市场一直是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去年上海商业电影市场达到4.4个亿,占全国市场份额十分之一。电影界的许多人士笑称上影为中国电影的“南霸天”。我们的姿态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记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为何能在中国电影史上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李亦中:上海是中国电影的摇篮和重镇。创办联华公司的罗明佑是广东人,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曾提出一种见解:最初的中国电影“悉由广东人领衔演出”,为此他如数家珍般罗列出一长串粤籍影人的名单,包括郑正秋、蔡楚生、阮玲玉、胡蝶等等。另据浙江影协统计,在中国电影百年历史长河中,累计有120多位宁波籍影人作出了贡献。那么,为什么广东、宁波两地没能成为中国电影的摇篮?为什么当初有那么多人跑到上海来投身电影业?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上海具有区域优势,开放程度比其他城市早。我们知道,电影市场是由电影、电影院和电影观众一起组成的,上海是中国第一个放映“外国影戏”的城市,最早聚拢起观众的人气,娱乐需求非常旺盛。在旧上海,这座城市拥有六七十家电影院,比较豪华的有三十多家,数量居全国之首,电影院和电影观众多了,自然就刺激了电影制片业在上海崛起。

记者:上海有着弥足珍贵的电影文化历史,那么对于这些历史遗产该如何利用保护呢?你在文章里提过要在黄浦江畔树立“电影上海”的标志吧?

李亦中:我是受“电影香港”的启发。每位访港的游客,在机场随手能拿到一份《香港电影地图》,详细告诉你,这个地方拍过《2046》,那个地方拍过《重庆森林》……但上海这方面缺乏意识。我说的“电影上海”包含两种概念,一种是指某部具体影片的外景(实景)拍摄地,日后有可能吸引影迷、游客来此地观光;另一种是指电影在上海生根足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早年留存下来的那些物理空间,如果一不注意就会被毁掉。现今老字号影院仍以放映电影为主业的,只剩下大光明、国泰两家了。特别可惜的是建于1925年的夏令配克影院(解放后改名新华),几乎在一夜之间便告消失。此外,有不少前辈影人都在上海居住过,现在也没条件整修开放。其实,“电影上海”的概念可以带动旅游。最近的例子就是《海角七号》让人们注意到台南海边的风光。我们可以设想开发一条“电影上海”的旅游线路,在世博会期间提供给海内外游客,因为上海有深厚的电影历史积淀,在上海“怀旧”电影一点不牵强。

上海电影题材应拓宽挖深

记者:李老师,你写过一篇《“上海题材”银幕巡礼》,文章研究的是早期的上海题材电影,那么你对近几年来反映上海的影片有怎样的评价?

李亦中:说实话,近几年没有看到令人满意的、产生很大影响的上海题材影片。城市变化巨大,客观上对拍摄上海场景尤其是历史场景,产生极大困难。要重新搭置场景,不仅耗费巨大,还不容易获得上海市民的认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精致的是李安导演的《色•戒》,美工师借助《良友画报》详细考证,在松江车墩打造了整片南京西路的场景,如西比利亚皮草行、平安大戏院等等建筑物,全部是依样复原起来的,确实很讲究直观真实、细节真实。

记者:我查了一下近几年上海题材的影片,发现不少是香港影人拍摄的,其中多数是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怀旧,比如王家卫的《2046》、《花样年华》,关景鹏的《阮玲玉》、《胭脂扣》等。为何香港影人如此热衷拍上海?对他们的作品你怎么评价?

李亦中:我接触过香港电影人,他们认为香港的“前世”与上海有些类似,再加上97回归等因素,香港有一批影人集体怀旧,对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特别感兴趣。香港有不少导演喜欢拍上海题材,如关锦鹏、许鞍华等,但上海人看了并不认同。比如许鞍华的《上海假期》,实景选择“步高里”,镜头对准“72家房客”。其中有场戏拍剧中人在弄堂口听公用电话,周围邻居都趁机偷听,表现老弄堂里生活的人没有隐私概念,这个情节有点丑化上海人。还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让周润发港里港腔地演一个上海男人,找北方气质的斯琴高娃出演上海女性,银幕形象无疑出了点偏差。

记者:我看到你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上海电影要多反映一下上海的现代企业家。

李亦中: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要成为文化大都市,选择电影题材横向应该大大拓宽,纵向要深入挖掘下去。我有这种想法最早是针对纪录片,有些导演拍了很多上海底层百姓之后,认为上海题材拍完了。实际上,上海各行各业都有故事。一座工商业那么发达的城市,企业家在银屏上却是缺席的。还有很多阶层人士的生活也还没有通过影片得以表现。

记者:现在都说要发展、振兴上海电影,那么你理解的“上海电影”是怎样一个概念?

任仲伦:记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多次对我说,上海电影应该以国家电影发展战略为主导。我理解为上海电影应以繁荣中国电影为己任。而不应该把它看成是地方性或区域性的产业。繁荣上海电影,其实就是看上海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贡献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电影是全球性的产业。中国电影走出去,应该是我们这代人的追求之一。我理解你提“上海电影”,可能是指它应有的地方特色与传统。我觉得,从广义上说,电影是很少以城市为单位来研究它的风格和传统的。电影更多是导演的风格。但是,从狭义来讲,上海电影确实有过它的传统,比如,在三四十年代上海进步电影有个传统,就是关注社会与民生。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等。当然,即使在当时上海电影也是多元的,各种商业类型片特别发达,甚至神怪武侠影片都有代表作。

记者:不过在繁荣中国电影的同时,作为上海的电影集团公司,也有责任多创作反映上海的影片。

任仲伦:这个要求是对的。上影这几年有相当多的影片是表现上海的。比如,李歇浦的《邓小平1928》,丁荫楠的《鲁迅》,彭小莲的《美丽上海》、《上海伦巴》,张建亚的《东方大港》,胡雪杨的《上海1976》等,以及与中外优秀导演合作的许多以上海为背景的影片,如与英国公司合作的《伯爵夫人》,与李安合作的《色•戒》,与关锦鹏合作的《长恨歌》等。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寻鸟大闯关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2014 CES Unveiled上海发布会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