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时期党员信仰危机谈学校党员信仰的建设策略
2009-03-25赵康民
赵康民
[摘要] 信仰就像人生路上的一盏指路灯,如果这盏灯灭了,人生就会陷入黑暗之中。而信仰更是一个政党,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是一个党员的灵魂。但是,现实中,在我们学校的党员队伍中确实有部分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共产主义信仰出现了动摇。可以说,每个腐败官员或学校党干部都是从背叛信仰开始走向堕落的。本文就从马克主义理论出发,先分析了我国部分党员的信仰危机,然后又分析了学校党员存在的信仰危机,最后提出了建设策略。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信仰危机 党员 学校 建设策略
一、引言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显然,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基本信仰,必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现实来看,我们的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但也有不少党甚至包括学校党员在信仰上还存在着差距和问题。为此,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理论学习、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等方面来坚定党员信仰,下面作以具体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决定共产党员的信仰
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信仰。它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中国共产党坚决信仰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党的组织纪律所规定的。这些都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理论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信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石,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两者是相统一的。没有马克思主义从物质生产方式出发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逻辑推演就不能成立。一百五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共产主义的信仰吸引号召了众多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只有共产主义的信仰,才能保证共产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即是鲜明的政治旗帜,又是科学的思想武器。与此同时,我们不能教条式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它和具体的时代和实践结合起来。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如果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僵化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做只言片语的理解,是注定要失败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它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是正确的、不变的。只有将它与具体实践和历史阶段结合起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真正把信仰建立在科学理论之上的共产主义。
三、新时期,部分中共党员及学校党员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而带来的信仰危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地统一,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是一个好党员,然而,在大力倡导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信仰动摇,从而产生信仰危机。这些党员忘记了作为一个党员的基本信仰,忘记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水准,忘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身处迷途而不知。具体表现如下:
1.抛弃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宗教与鬼神
当前,共产党员中信仰宗教甚至相信迷信的人不在少数。有的党员说,法律规定宗教自由。这种说法对于非党员人士是对的,但是对于党员就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信神、信鬼、求神问卜、烧香拜佛以及宗教都是由于生产力不发达而产生的,本质上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而我们共产党员要求是无神论者,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党章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主义才是党员的信仰和支柱,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就是共产主义。因此,共产党员是坚决不允许信仰宗教的。现实就有这样的例子:众所周知,原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勾结“女大师”,请其“预测前程”,经指点说他有从省长、省委书记到国务院领导的三次高升。为了得到神的庇佑升迁,丛福奎可谓心思用尽。他遍访名山、周游名刹,还在家里专设佛堂、供奉佛龛,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为表示对佛的虔诚,丛不惜将大量贪污受贿所得捐予寺庙,终被绳之以法。
2.抛弃共产主义信仰,信仰资本主义
现阶段,总体上资本主义处于强势地位,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巨大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党员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过时了,也不再信仰共产主义,转而信仰资本主义。从而开始学习资本主义的作风,崇拜金钱和享乐主义。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正所谓“搓麻三天三宿不累,跳舞三步四步都会,喝酒七两八两不醉,吃馋了嘴,喝坏了胃”。因为信仰迷失,一些党员干部整天无所事事,沉湎于吃喝玩乐的追求之中。据报道,西北某省一个公务考察团到了欧洲,一天晚上,为了开开眼界,领队的秘书讲着蹩脚的英语要当地司机拉着去参观红灯区,结果在问路时,当地人按照自己的理解为他们指了路。司机把这些来自红色中国的客人们拉到了一处真正的红房子——马克思故居。由此看来,我们的部分党员信仰迷失到何种程度。
3.部分党员,包括学校党员信仰处于不健康状态,信仰世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此同时,一些党员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不信仰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太遥远。一些党员却放弃了这一追求和信仰,转而信仰金钱万能论或是权力迷恋等这些世俗的价值观念,信仰上处于不健康状态,具体如下:
(1)行政不作为,漠视群众。往往对群众的疾苦呼声漠不关心,能推则推、能避则避。属于典型的行政不作为。曾报道,几个官员在一个农民的上访材料上分别签下如此意见“去找宇宙法院”、“去找联合国秘书长解决问题”。要知道,人民群众是因为有困难、有不平才去找政府。如果被视为人民公仆的官员们都这样推来搪去,人民群众还会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吗?
(2)糊弄权利,忘记公仆身份。这些党员干部通常善于弄权。不管权力大小,都能成为他们换取个人或者小团体利益的筹码。他们办事的原则是态度决定一切。只要你的态度好,他们也就没了原则,办事效率也就上来了。同时,很多明显违法的事情就堂而皇之地合法化了。
(3)部分学校党员信仰不坚定,政治思想不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党员中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不用心,政治活动不热心。少数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认识理解还不全面。个别党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仰、信心不足。二是党员意识、组织观念不强。少数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忘记了党员身份,泛自由主义,不分党内外,说话随意,满腹牢骚。有的党员不主动、不按时交纳党费。部分党员不主动向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外出不请假。三是党性修养中的问题。有的党员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处事、做事以我为中心,考虑自己的多,为集体和他人奉献的少。有的党员偏重名利,同志关系不协调,影响学科专业建设。四是少数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对己要求不严,党的先进性差。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党的威信和学校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积极作用的发挥。
四、解决党员信仰危机和提高学校党员素质建设的途径和策略
一个失去信仰的党员是无助的,一个失去信仰的政党更是可怕的。没有信仰就要亡党。一点都不是危言耸听。因此,要解决当前的信仰危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将马克思主义由信仰变成信念,强化党员信仰教育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信仰往往是建立在盲目的基础的,信念则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的。其重要途径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党历来都十分重视理论教育。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开始仅仅只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同志后来真信服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信念。因此,只有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才能信服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才不至于被各种邪教所迷惑。
2.利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发党员信仰、塑造党员信仰
当前,我党开展的党员先进性学习中,主要内容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严谨、科学、和谐一致。其整个思想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符合科学性的要求。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地界定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先进本质,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党的思想权威。但思想权威并不等于对思想的信仰:前者建立在这一思想具有强制性的基础上,而后者则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在如今部分党员信仰出现危机时,党最低要求应有权威,信奉者眼里自然有权威,不信奉者也要承认其约束力和外在影响力,以次来激发和塑造党员信仰
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肩负起领导重任的问题,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接受新世纪的考验,赢得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3.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党员及学校党员思想
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是曲折而艰辛的。因此,作为党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它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因此,每一名党员包括每一名学校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如此,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也能解决党员的信仰危机。
4.让学校党员积极参与庄严仪式活动,避免重业务、轻政治
虽然仪式不起决定作用,信仰也不仅仅源于仪式,但没有神圣的仪式,信仰将不可能存在或长期存在。在学校内部需要经常举行庄严仪式,这不仅是为了反映那些价值,也不仅是用来表明一种肯定它是有益于社会的价值的信念,而且是为了唤起把它们看作是生活终极意义的充满激情的信仰。
5.学校要完善规章制度,提升学校党员质量
制度是提升党员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学校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各种不良现象也会不断显现出来,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提升党员质量的激励、评估、监督机制,这种机制的载体就是制度。激励机制重正面引导,寓党员质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之中,是提升党员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党建工作多年来的重要经验。评估机制把党员质量细分为可量化的指标体系,易于客观再现党员质量的现状。监督机制包括党内监督和党外群众监督,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
6.让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帮助构建学校党员信仰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主要由儒、释、道三大对待互补的文化系统构成。其基本精神都是融解悟与证悟于一体、体用一元、知行合一,具有鲜明的内在超越性,富有鲜活的“生命践履”特质。中国传统文化内在发展的客观要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恰相吻合,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文化内因,也成为共产主义信仰体系创建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作为党员要吸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而不是其形式,把握时代精神发展的内在要求,认真吸取传统文化经典的精髓,清醒地扬弃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确立融共产主义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真精神的内在关联性为底蕴的精神信仰体系。
7.引导教师党员自我监督发展,提高个人修养
学校党员中教师党员占大多数。因此,教师党员要热爱学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奋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治学严谨,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努力成为教学能手、科技人才、有见地的学术骨干和专家学者,为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同时,带头为人师表,教书、管理、服务育人,树立师德新风范;要有广阔的胸怀、顾全大局、求同存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于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广泛联系群众,成为本单位团结人、凝聚人心的核心力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部分党员的信仰危机值得我们每个党员去思考,所有党员特别是学校党员也都应该引以为戒,保住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解,将其变为自身的一种信念。同时,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教育献身。
参考文献:
[1]熊培云.缘何不信苍生信鬼神[N].南方周末,2007,(05).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6).
[3]郭力.这些官员迷风水不信马列信鬼神[N].南方周末,2007,(05).
[4]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3).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