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称参与世卫获大陆同意

2009-03-25

环球时报 2009-03-25
关键词:中国时报观察员台北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胡又中 ●本报特约记者 李俊峰 ●本报记者 刘扬

“大陆支持台湾以中华台北模式入世界卫生大会(WHA)”,台湾《中国时报》24日透出这一消息,让岛内对此的议论急剧升温。过去十几年,世界卫生大会几乎成了两岸“外交战”中仅次于联合国的主战场,双方年年都要激烈交锋,而今年的气氛与往年明显不同。台湾传出的消息并没有得到大陆方面的证实,但大陆最近在一系列问题上表现出善意,让很多台湾人对此抱有期待。不过,绿营的人迅速发出言语攻击,不仅指责当局是“用主权交换WHA观察员”,“国共有密约”,还有人恶毒地形容说,“这等于是从中国的胯下钻过去”。“台湾的尊严”成了这些人攻击大陆的万能炮弹。

台参与WHA进入摊牌阶段

台湾《中国时报》24日的报道称,台“国安系统”近日已透过管道与对岸交换意见,大陆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WHA,也可接受台湾以“中华台北”奥委会模式与会,双方下月将就相关问题进行正式磋商。

这篇报道通篇引用“国安系统高层”透露出的消息,并称,大陆的支持附带有“逐年参与”的条件,还称“这当然不是我方理想中的与会方式”,两岸对此尚未形成共识,仍待进一步协商。

在台湾参与WHA的问题上,台湾人过去更多地看到的是“大陆的抵制”,现在突然传出大陆支持的消息,一些台湾人乐观地认为,台“参与国际空间限制已经获得完全的解除”。但岛内资深媒体人萧师言解读说,这其实只是台湾“国安”方面的一种“政治气球”,因为《中国时报》其实并没有从大陆方面获得任何的肯定消息,而只是台湾“国安系统”借《中国时报》放出来的一个“气球”,希望看看大陆方面的反应,来作为与大陆谈如何开放台湾“国际活动空间”的方向。

台湾把参与WHA的问题看得很重,《联合报》专门发表社论称,“两个警讯考验两岸关系”,其中一个警讯就是“台湾参与WHA进入摊牌阶段”。这篇社论说,如果让台湾在WHA等问题上“再受屈辱”,两岸间来之不易的机遇将遭到摧毁。

另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总统”马英九表示,台湾今年5月能否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WHA,已经成为各界观察两岸关系的重要指针。台“外交部长”欧鸿炼在“立法院”答询时说,如果今年无法顺利参与WHA,台“外交部”准备把“外交战场”延伸到联合国,积极推动台湾加入联合国的提案。

台在“国际空间”问题上应现实点

几天前,台湾媒体就传出过大陆要求台湾以“逐年参与”的方式参与WHA的消息,亲绿媒体称,“此一做法对台湾不啻嗟来之食,不吃也罢”,但国民党“立委”蒋孝严在《中国时报》上撰文说,梵蒂冈也是由WHO干事长逐年邀请以观察员身份与会,但从未听说过有任何国家认为梵蒂冈是在仰人鼻息接受所谓的“嗟来食”。蒋孝严还说,若就此说大陆完全掌握了台湾能否于今年出席WHA的生杀大权,以及日后就永远定型于逐年参与的方式,多少有点武断。

24日上午,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民进党对台湾参加WHA定下了“全力反对台湾是附属会员国身份”、“绝不接受北京倡议逐年控管”等三原则,并说,这是“民进党的底线,绝不退让”。

此前一天,民进党“立院党团”专门召开记者会,预测马英九在WHA问题上将“不战而降”。据“中央社”报道,民进党“立委”声称,台湾今年将在一中架构下参与WHA,这是“用主权换WHA观察员”。“立委”涂醒哲称,台湾若要放弃主权,“等同从中国的胯下钻过去”,“而参与WHA观察员要每年申请1次,等于是中国每年都要刁难、测试马政府对中国的忠诚度”。

据萧师言介绍,自30年前蒋经国提出“务实外交”的口号以后,台湾“驻外”机构的名称就五花八门,像“中华台北代表处”这个名称已经算是台湾千方百计争取到的“好名称”了,台很多“驻外”机构都叫“逸仙文化中心”这一类的名称。1979年之后,“中华台北”的奥运模式逐步成形,大多数台湾人也接受这种安排,并把它视为“台湾参与国际空间一项最重要的妥协”。就连经常将“台独”挂在嘴边的陈水扁,在他当权时也是将“驻外”机构名称改为“中华台北”视为他的“政绩”。台湾有人对这一名称表示不满,还经常就“中国台北”还是“中华台北”辩驳一番,但实际上,台湾甚至接受过比“中华台北”还要低一层次的名称,比如为了加入WTO,台湾就使用了“台澎金马关税区”。

对于民进党的激烈反对及岛内围绕WHA的争议逐渐升温,《中国时报》大篇幅刊出系列文章进行解读,文章并援引岛内外学者的观点认为,台湾在“国际空间”问题上应该“更现实点”。台《中央日报》的评论也说,两岸就台湾参与WHA进行沟通,已属突破,若有进展,则更为难得,而如果只进行情绪化的反应,只会使台湾无法摆脱困境。

香港“中评社”24日发表评论认为,如何让台湾参加WHA,是大陆面临在国际关系、外交方面的第一次的重大政策转变,不是随便的事。更何况目前两岸互信有限,还没有到毫无芥蒂的时候。两岸的心胸一定要放宽,否则,什么事也办不成。

WHA问题可能只是特例

台湾媒体并没有从大陆得到确切的消息,一些媒体只是拿大陆过去的善意作为背景。台湾《中央日报》的文章提到了大陆过去对台湾要求的“善意回应”,还说中共中央台办官员近日公开表示,他对台湾出席WHA“审慎乐观”。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王建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通过双方的良性互动,是非常有可能妥善解决该问题的,通过良好的互动过程达成共赢,使台湾同胞可以共享世界卫生方面的信息和资源。王建民说,在这个问题上,大陆长期以来都是将其作为一个特例在处理,是为台湾人民谋福祉,这不能成为一个通例。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修春萍认为,大陆会对台湾加入WHA有进一步安排,事情正在朝着更加务实,更有利于台湾民众的方向在发展。但这只是一个个案,只是就事论事。在两岸政治关系发展时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想要以此为例一揽子解决台湾涉外事务是没有现实可能性的。我们在向台湾表达善意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可能影响和危害一个中国原则的突发情况,并积极预防,避免它发生。

王建民认为,大陆表现出了充分的善意和诚意,而台湾某些官员却不时表现出不谨慎和莽撞,让我们必须要谨慎乐观。台湾官员不仅在处理两岸关系上,经常出现表态和思维的混乱,表明他们的政治素养太差,这是不能适应两岸发展的新环境和新变化的。台湾官员抗压能力差,一受到绿营压力,就会做出妥协,让很好的政策变了调子,影响了两岸的良性互动。我们对这一问题要高度关注,我们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意外的变化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是由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决定的。▲

猜你喜欢

中国时报观察员台北
“立委”日历
发鸡排
台北
台北玩乐 散步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