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不是宝宝的“电子保姆”
2009-03-25毕家妈妈
毕家妈妈
据调查,从上学前班到中学毕业,美国儿童有13,000小时在学校,而看电视的时间却达18,000小时,其中卡通片占了很高比例。虽然缺少国内的确切调查数据,但中国娃娃变身雷打不动“卡通宝宝”的,亦不在少数。卡通片几乎成了孩子们的“电子保姆”。如果“卡通”已经无可避免,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卡通片或是用何种方式让孩子取卡通片之营养,还是妈妈们可以努力学习和改进的。
【卡通三原则】
1.说什么:节奏,节奏,还是节奏!
1997年,当《神奇宝贝》的某一集开始播放时,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儿童在观看该集影片后惊厥的现象。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本身都有癫痫等易于出现惊厥的疾病,这也证明了卡通片中飞速变化的声光色可能引起孩子大脑信息处理的“短路”。因为卡通片中的信息以各种形式极快地传输给孩子,孩子的大脑必须快速处理这些信息,在有缺陷的孩子那里引起惊厥,在正常孩子中也往往导致信息误解。而在习惯了快速接受信息之后,孩子会对接受更加细节的、有条理的信息,比如书本学习失去兴趣。幸运的是不少人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制作适应孩子的节奏舒缓、信息量有限、解释清晰详细的影片,比如《巴巴爸爸》、《蓝色小欧斯》都是其中的典型制作。如果你家中有一个十分活跃好动又热爱看动画片的孩子,可以试试看这两部连续剧能否让他安定下来。
2.怎么看:陪着孩子一起
父母陪孩子一起看卡通是亲子共享的体验,有益于促进亲子关系。其次,父母陪着孩子看卡通,如果出现过分紧张、令孩子害怕的场景,家长可以适时进行解释,关键时刻还可以拿出遥控板快进,化“险”为夷。另外,最重要的是,当影片中暴力情景较多的时候,比如孩子观看《蜘蛛侠》、《蝙蝠侠》、《变形金刚》之类的动作片的时候,在一旁发表意见进行引导是家长的职责。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当电视上出现暴力内容的时候,如果一起观看的父母不做出评论,孩子会本能地推断父母是赞成这样的行为的。因此,当出现暴力镜头的时候,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不喜欢这样的东西,对受害者表示同情而不是对施虐者表现兴趣,同时指出电影和现实不同。调查显示,当父母能够适时表达这些意见的时候,孩子较少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优秀国产卡通片中,仍然有“正面人物”宣泄暴力的镜头,尤其要引起家长的关注。
3.看完之后:卡通从哪里结束,学习从哪里开始!
你可以跟孩子讨论一下影片的情节,关注一些简单的概念就可以了。或者让孩子把刚刚看过的故事复述一遍给你听,这对提高他的语言能力、复述能力和逻辑思维会很有帮助。并且重复片中的语言,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提高记忆力。如果所看的卡通片是根据经典童话故事或小说改编的,你可以找来相关书籍,念给孩子听。特别是一些被迪斯尼简化了的故事,读不同版本的书给孩子听,可以让孩子看到更丰富的细节和道德。而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才是最终的目的。
【家长三误区】
1:别的孩子都在看暴力卡通,我儿子看大概也没关系。
孩子们最爱看的往往是“怪力乱神”的内容,打打杀杀没有男孩子不爱的。结果流行的,往往是一些不适合你的孩子看的东西。《奥特曼》每在电视台放一次都总是很受欢迎,可是你真愿意你的孩子去学样吗?
2:一些动画片连对话都没有,只是咿咿呀呀的,孩子看了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最后连话都不会说。
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需要,并表现出对卡通片的不同爱好。如果一部没有什么明显问题的咿咿呀呀的卡通片能够吸引你的孩子,那么这部片子一定有它的妙处。孩子是最挑剔也最诚实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喜欢则一定有其理由。比如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鼹鼠的故事》,中文版压根儿就没有配音,只有稀里哗啦叽哩咕噜的捷克语,但画面已经给出了足够的信息,让孩子从画面中理解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对于同时处理多种信息还心有余力不足的孩子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后来的《企鹅的故事》走的也是这条路,更夸张的是,企鹅们说的不是英语、法语或中文,而是非人类语言,最后被家长笑称为企鹅语的胡乱咕噜。当然,如果孩子正在学说话的阶段,你也不要一味选择此类卡通片,多种类型的组合才不会让孩子成为“咿呀一族”。
3:男孩女孩应该看不同的卡通。
男孩不必一定就只会打打杀杀,女孩也不必一定只能喜欢王子公主。天性使然,男孩子自然会对动作性强的卡通感兴趣,女孩子自然会觉得温柔浪漫的情节更吸引人,但父母没有必要人为地强化这些趋势,找一些中性的卡通给男孩看,让男孩温柔理性一些,让女孩坚强独立一些,对他们的未来都有好处。
【专家观点】珍爱视力 远离卡通
(采访专家:陈彩玉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 副主任)
1.6岁以下最好不看
孩子上学后不久,眼镜爬上了鼻梁,这让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读书读坏了眼睛。其实,0-6岁才是眼病的潜伏期,如果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注意对眼睛的保护,会为孩子今后成为“小四眼”埋下伏笔。看电视本来就伤眼,更何况现在很多卡通片色彩跳跃、闪烁度高,有些盗版碟甚至是画面模糊,这对孩子的视力伤害很大。而由于0-6岁是潜伏期,家长往往重视不够,因此,我认为6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看电视卡通片。
2.别为沉迷埋下隐患
除了影响视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长时间看电视卡通片的孩子,容易养成不爱看书、不爱听广播的习惯,导致电视依赖症,而这样的孩子通常长大后也容易患上网瘾。
3.卡通片,听最合适
有人说,没有卡通片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其实,低龄幼童不宜看卡通,但可以听啊!听卡通片益处多多。孩子听到的是文字化表述,他必须主动地思考才能理解卡通故事,而看电视是被动接受,是一种“懒惰”的接受方式,听故事对于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并且,听卡通片长大的孩子上学后往往注意力容易集中,因为儿时听故事培养了他良好的集中注意力获取信息的习惯。此外,爱“听”的孩子今后能更完整地表达自己,而不是像“电视卡通宝宝”那样说话“东一榔头西一棒锤”。
4.半小时原则
对于6岁左右的孩子,无论是听还是看卡通片,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因为6-7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只有25-30分钟,时间太长的话会让孩子感觉乏味,后半场早早地就“神游”去了。
5.选择很重要
目前,给孩子看的卡通片很多,但对孩子有益的却很少,有些甚至是有害的。特别是一些脱离现实生活、夸张得离谱的卡通片,会让孩子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推迟他的成人化。其实,一些传统的经典卡通片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如《猫和老鼠》、《小蝌蚪找妈妈》,还有一些童话故事改编的卡通片,远比当下所谓新潮的卡通片有益得多。
【选择示范区】
关键词:音乐、节奏和色彩
《泡泡宝宝》是一部没有情节的卡通连续剧。被卡通化了的主角是一群五颜六色的可爱的泡泡般的“宝宝”。他们跟着仿佛来自外空的音乐飞翔舞蹈,他们的形状很简单,只有圆锥形的身体和头上的两只大眼睛,但音乐和色彩却能给孩子美的享受。
关键词:颜色、形状、数目、字幕、生词
资格最老的当然要数《芝麻街》。拍摄这部连续剧时,一群严肃的教育工作者每拍完一集,都先放给小批儿童观看,随时修改不能吸引儿童的地方,最后终于找到了现在成为经典的结构和拍摄模式。《小小爱因斯坦》系列,也是适合低幼启蒙的作品。另外还有国外正走红的Blues Clues,很生动地对孩子进行启发,无形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明媚世界
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自幼开始培养。一些表现人际之间美好情感和交往的卡通可以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方面,《天线宝宝》是很好的选择。很多成人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情节和人物设置会对孩子产生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但《天线宝宝》不是随意之作,也是由一群儿童教育专家反复调查研究,专门为低幼孩子量身制作的——充满友好、团结的气氛,世界一片明媚,正是小朋友们想要的。
关键词:想象与冒险
很多日本动画片富于想象力。《哆啦A梦》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康夫体育不行、学习不好,总是被人欺负,影射无聊乏味的“会社人”(公司职员),但天外来客哆啦A梦却让他平凡无奇的生活变得格外有趣起来。《神奇宝贝》也属于此类异想连篇的卡通,附带宣扬忠实友谊和勇于冒险的精神。
关键词:奇妙人生
你自己如果是一个爱看电影,并且不仅仅是爱看好莱坞大片的人,不妨让孩子也来尝尝主流之外电影的奇妙味道。看看大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的《鲨鱼男孩与岩浆女孩》,是根据他7岁儿子的灵感拍摄的。孩子思考世界的方式跟我们是不同的,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看过的大人都受不了,看过的孩子都喜欢。
关键词:男孩英雄
男孩子到一定年龄就会开始看《大闹天宫》、《蜘蛛侠》、《变形金刚》,即使你很不情愿。看这一类拳脚和力气取胜的影片,你需要把关的是这片子是否有正面积极的意识取向,语言是否有不妥的地方,制作上是否粗制滥造。
关键词:公主梦
很多小女孩喜欢温馨阳光的卡通,迪斯尼的很多片子都适合女孩子观看。不一定给她们全看芭比或者仙女故事,因为这些包装美丽的故事里往外也宣扬很多英雄救美之类的陈词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