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集运的航线布局
2009-03-23王沛任英
王 沛 任 英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和国际航运业的发展,中国的集装箱运输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增长速度始终以远远超过世界平均增幅(6%~8%)的水平发展。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集运)是中国海运集团控股、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国内外船舶集装箱运输及相关业务。1997年中海集运刚刚成立的时候,仅仅以5艘小吨位的集装箱船参与到世界集装箱,班轮航运的竞争之中。经过10多年发展,中海集运以战略、组织、技术等方面创新为动力,取得了令业界惊叹的跨越式发展。今天,中海集运已拥有一支150余艘总计近45万TEU箱位的现代化集装箱船队(其中4000TEU以上大型船舶占总数80%),位居中国排名第1、世界排名第6位;拥有航线80余条,遍布美洲、欧洲、非洲、澳洲、中东等世界各主要贸易区;总资产375亿元,净资产175亿元;全球代理网点400个,员5E2300余人。无论是船队规模、航线布局,还是运输箱量都名列世界班轮公司前列。
布置特色航线
在前进的道路上,中海集运始终牢牢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1997年,中海集运成立之初,正逢亚洲金融危机、世界航运业面临严峻考验。在众多船公司因处境艰难而被迫减少运力的时候,中海集运却在危机中果断出击,逆向操作,购人和租入30多艘散货船,并改造为集装箱船,以极低的成本增加了急需的运力。
1997年末,在船队规模等硬实力尚显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打响品牌,赢得客户,中海集运不等不靠,以精品服务为抓手,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开辟了青岛—横滨和青岛/上海一大阪/神户两条全冷藏箱特快定时航线,成为业界建设精品航线的先行者。
1999年,公司抓住租船和造船市场低迷的市场机遇,通过“反周期”运作,从市场租入大量即期船舶,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先后开辟了“中国—澳大利亚”、“远东—欧洲”、“远东—地中海”和“远东—美国”等集装箱班轮航线,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从近洋承运人到远洋承运人的角色转换,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次质的跨越。
此后,站稳脚跟的中海集运坚持做大做强。2002年以来,趁国内造船业发展和国家对大型航运企业政策支持的有利时机,中海集运一方面订造大批包括8500TEU、9600TEU和13300TEU在内的超大型现代化集装箱船舶,提高船舶自有率;另一方面,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开辟和调整航线,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
2006年末,中海集运根据对世界经贸走势的把握,预先调配,逐次升级欧线、中东线运力。2007年初,运力调整到位后,欧线、中东线市场火爆,舱位紧张,运价上扬,中海集运投入的大船全部满舱满载,获得了非常好的经营效益。
从成立到今天,中海集运的船队规模和结构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已成为一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大型化集装箱船队。
打造精品航线
在战略创新上,中海集运以沿海与近洋市场为基础,大胆确定了航线布局全球化、营销体系全球化的经营战略。在技术创新上,中海集运紧紧把握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前瞻性地订造、租赁现代化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市场创新上,中海集运在国内率先推出精品航线,打造“营销网络化、服务一体化”的整体服务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更重要的是,经过10多年艰苦创业,中海集运创造出了紧贴市场、快速反应的高效执行文化,提高了驾驭大型船队与经营全球航线网络的管理能力。
中海集运的产品是运输服务,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做到班期准、交货快、价格合理。为此,中海集运提出建设精品航线的战略,确立“以培育精品航线为契机,以航线搭建物流平台,建设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带动集团物流产业发展”的目标,采用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滚动发展、逐步深入的战略,培育内贸精品航线和外贸品牌航线,并作为中海集运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在打造精品航线的同时,中海集运更注重在微观环节上下功夫提升服务质量,例如,如何对舱位展开有效利用,就已经成为中海集运提升运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证。如何达到每一艘船舶的最大载箱量,是精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中海集运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精心配载,限制货重,预控舱位;根据不同地区的箱型和箱量,合理控制箱型比例,重点调控东南亚地区多箱点的箱型结构,加强进口货揽取;加强短程舱位的利用;根据各口岸的货物结构、轻重、船型、装载状态等进行舱位分配。舱位优先满足货轻、运价高的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