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菲律宾人看中国,眼光复杂

2009-03-20

环球时报 2009-03-20
关键词:菲律宾人华人环球时报

●本报驻菲律宾特约记者 徐静 王传军 庄铭灯 ●本报记者 钟玉华

中国是否在研究从菲律宾撤侨———一个带着硝烟味的问题18日摆在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面前。显然,有人担心中国与菲律宾的南海争端会在菲律宾引发排华潮。但《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一位姓张的菲律宾华商似乎并不担心。他说,菲律宾国父何塞·黎刹的祖籍在福建,前总统阿基诺夫人有华人血统,现任总统阿罗约的丈夫和红衣大主教辛海绵同样有华人血统。笃信天主教的菲律宾人承袭了曾经的殖民者、西班牙人的拉丁式浪漫与慵懒、乐天与闲散。他们对勤奋的中国人比较敬佩、仇富心理不强,但他们又认为中国人在血液中有一种天生的狡黠与机巧,中国的强大又时时令他们担心。在历史上,菲律宾华人基本没受到过当地人的迫害,现实中,除了新加坡,东南亚国家中华人地位最高的就是菲律宾。可以说,与邻国不同,菲律宾人看中国的目光平和中透着复杂,有时甚至有些矛盾。

中国在菲律宾有很多“面孔”

通过很多年的接触,《环球时报》记者觉得菲律宾人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居多。那么,领土争端激化后,菲律宾人对中国的印象发生变化了吗?带着这个问题,《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不少菲律宾人。

在菲律宾著名的古瓷收藏家林章先生看来,中国瓷器是菲律宾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他感慨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菲律宾原始的部落时代,中国瓷器不仅是权贵阶层的‘图腾之一,也发挥着货币的作用。西班牙统治时代以前,菲律宾几乎没有自己的历史文献。因此,考古学家无法通过文献来判断土著墓葬所属年代,而随葬瓷器便是帮助断代的最可靠的依据。”对于在一家日本电子公司工作的乔瑟夫来说,奥运会是他对中国最深的印象。乔瑟夫说:“去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得很成功。尽管这里电视台转播的不多,我几乎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后,都要上网去搜寻比赛的照片和新闻。”乔瑟夫在10年前曾问一个华人同学,中国在共产党的统治下是不是很恐怖啊?3年前,他跟几个朋友到北京旅游,他对中国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转变。乔瑟夫说:“在去中国之前,互联网上的资料已经让我对中国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抵达北京时,我几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中国发展如此迅速,简直不输给一些发达国家。”

记者奥莉亚认为,由于菲律宾人对中国的接触相对较少,因此中国给大多数菲律宾人的印象局限于媒体报道的与中国有关的事件,比如现在的南沙争端问题。她说:“菲律宾人对美国的印象很深,你问他们关于美国的事,他们可以跟你讲一大堆,因为大部分菲律宾人都有亲戚在美国工作,加上美国曾经统治过菲律宾,所以他们都会注意跟美国有关的事物。但如果你问菲律宾人关于中国的事,他们可能会跟你讲最近媒体报道的有关中国的事件。”当记者问她对中国最深的印象时,她马上就回答:“南沙”。她说,南沙问题是这几天菲律宾媒体报道最多的跟中国有关的事件。如今,中国政府已澄清派渔政船到南海不是要威胁菲律宾,而是进行护航,菲律宾政府对渔政船事件的反应趋向低调,最近这两天在媒体上的相关报道已经不多了。

在社会上,中国产品充斥着菲律宾市场,从较高档的电器到普通的日用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由于价格低廉,中国货大多受到菲律宾人的青睐。近几年,来自中国的劣质圣诞灯在菲律宾引发了多次火灾,菲律宾工商部门频频警告民众不要购买劣质中国圣诞灯和其他电器。不过,大多数菲律宾人还是喜欢中国产品的。司机亨利说:“提到中国,最深的印象是便宜的中国产品。中国产品价格比其他国家的产品要低将近一半,甚至比菲律宾国内制造的同类产品还便宜,所以我们家使用的很多日用品都是在‘一路发商场购买的。”

对于菲律宾人看中国的种种心态,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黄耀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菲律宾主流社会对中国的评价是中性、客观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但菲律宾也限制华人担任副总理以上的职务。当地人对华人曾有偏见,认为他们只认祖籍国,在二战的时候很多人回中国打仗,而且把资金汇回中国。现在,一些人对华人靠勤劳和智慧取得的经济、政治地位抱有嫉妒心理。菲律宾人想到中国,就感到这样一个大国,发展又这样快,佩服的同时,也有些不安,毕竟他们历史上从16世纪开始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被西班牙和美国殖民。他们怕大国发展起来对自己形成威胁。

中国人在菲律宾的历史包袱是最轻的

从历史上看,瓷器给菲律宾人带来的是对中国的遐想,而华商将这种遐想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中国印象。由于历史原因,华人在菲律宾经商的历史比当地人早三四百年。在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期,在菲华人多从事零售业和手工业,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华人的政策也非常摇摆。一方面,他们需要华人填补菲律宾社会中间商的空白,笼络主要贸易国———中国;另一方面,华族一旦兴盛,当局又采取屠杀驱逐政策。美西战争后,菲律宾进入了近70年的美国统治时期。美国人将其本土的《排华法案》推行到菲律宾,大大限制了当地华人人数的增加。但由于在菲华商主要经销美国货,非常符合美国在菲利益,因此,华商的活动不仅没受到限制,甚至得到了鼓励。菲律宾民族独立后,1954年颁布的《零售商菲化案》对当时以零售业为主的华人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华人不得不放弃零售业转入制造业。虽然是被迫转型,但这却促使了华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勤俭、信用、善用人脉铸就了华商的成功。如今,菲律宾有8500万人口,其中华人150多万。作为不到2%的少数民族,华人支撑了菲律宾经济的1/3。然而,菲律宾华人经济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强大,更不能控制菲律宾的经济命脉。多年从事华人问题研究的菲律宾华裔文化传统中心顾问吴文焕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菲律宾,尽管华人在快餐、零售、建筑、金融等方面能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能源、电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华人涉足不多,影响较小。从华人经济在菲律宾的历史来看,华人从来不曾处于菲经济决策者的地位。华人只能从从属者的角度,在当局允许的范围内努力奋斗,励精图治。”

在政治上,菲律宾人的“新中国印象”,始于马科斯政府对华的“破冰之旅”。作为中菲关系“破冰之旅”的参与者,菲前总统马科斯之子、现任菲众议员邦邦·马科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1974年的一天,当时才16岁的我突然被父亲叫到总统府,父亲告诉我,‘我准备交给你一项特殊使命,陪同你妈妈(马科斯夫人)出访中国。当时的中国还未对外开放,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很少,一些关于中国的知识都是从西方媒体上得知的,只知道中国与菲律宾具有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在公社之中。当时我和母亲都怀着很不确定的心情前往中国,然而我们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后,便被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好客感动了。我对能够成为菲中关系破冰之旅的一份子感到自豪与荣幸,没有我与母亲当年的中国之行,菲中关系现在还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1975年中国与菲律宾建交后,双边贸易飞速发展。2006年双方的贸易额为234.1亿美元,是1975年的360倍。2008年,如果将香港和台湾包括在内,中国已经是菲律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菲律宾是中国的第19大贸易伙伴。

以平和心态看待菲律宾在大国之间的游走

中菲南海问题出现后,菲律宾国内有一种声音,要求美国介入此事。实际上,美国这些年确实在不断加强对菲律宾的关注度。2008年6月26日,数架直升机从美国“里根”号航母上起飞,载着救灾物资奔赴菲律宾。美国战略预测公司的分析说,“9·11”事件之后,美国放松了对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的关注,日本由于“失去的10年”也减少了对这些国家的援助,而中国在这种竞争气氛不浓的背景下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急剧上升。“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前几年,中国被那些努力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恢复的东南亚国家视为地区经济威胁,但近几年中国已经被视为经济伙伴。多数东盟国家认定‘加入中国要优于和中国竞争”。文章称,“里根”号的部署是美国试图维持海军主导东南亚的一个信号。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的文章分析菲律宾与中国关系时说,几片乌云会萦绕不散:岛礁归属、台湾问题。文章说,尽管台海两岸出现缓和,但并没有彻底消除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一旦冲突发生,美国将会军事介入,而华盛顿可能援引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要求在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停放战机,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一幕发生,但真的发生了,菲律宾将不得不做出选择。文章还说,尽管菲律宾与中国在经济、双边关系上的发展出现了“黄金年代”的说法,但在与菲律宾的安全与国防关系上,中国难以与美国相比。

对此,黄耀东副研究员说,菲律宾人对中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几个国家是在搞平衡。但从感情上,更亲近美国,对日本比较仇视,对中国是比较中性的。这四个国家中对菲律宾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菲律宾的老一代政治家对中国的态度更温和一些,新一代则激进一些。亲西方精英明显多于亲近中国的精英。这与美国对菲律宾多年的影响有关。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菲律宾人和美国人走得很近。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民和政府,应该大度和理性,不要和别国对吵对骂。我们很理性地说一说,我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这次派驱逐舰改装成的渔政船过去,做得非常漂亮,既及时又适度。另外,菲律宾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从1946年以来就宣示主权,不是现在才这样做的,这是他们一贯的态度和表现,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次事件是因为联合国要求各国5月13日之前提交领海基线被引起来的。如果政府一天到晚地抗议,民间一天到晚地骂,就有失大国风范了,而且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任何帮助。我们的政府、国民和媒体都应该表现得有理有节。▲

猜你喜欢

菲律宾人华人环球时报
上万在利菲律宾人拒绝撤离
谁最矮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