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中的“臭”字该怎样读?

2009-03-20刘伯群

考试周刊 2009年4期

刘伯群

摘要: 在古诗词阅读和学习中难免要遇到多音字,对于多音字的读音的把握是一个难点。尤其是一部分古今字,因其古今义和读音均有不同,所以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读音去读,也不能用现代汉语的义项去理解。古诗词写作的时间距离现在比较遥远,用语用字是古汉语的范畴,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对于古诗词中用字读音和意义的理解与把握,应了解写作背景、古汉语常识并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正确理解字义。

关键词: 朱门酒肉臭 写作背景 思想感情 义项分析

诗句“朱门酒肉臭”,出自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该句与其对句“路有冻死骨”,常被教师教学及影视节目台词引用。然而“朱门酒肉臭”中的“臭”字的读音很少有读对的。读错了字音,字义就不能正确理解,因此诗句的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就无从把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豪门贵族之家酒肉瓢香,而路上却有冻饿致死的穷苦百姓”。如果我们对该诗写作背景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臭”字的义项不清楚,就容易造成对“臭”字的误读和误解。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应读“xiù”,解释为“气味”(这里指酒肉散发出的香味儿),不能读成“chòu”。

从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表现手法来看,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正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夕。杜甫从长安到奉先探望妻子,就途中和到达时的见闻感受写成这篇长诗。他一方面以讽喻的态度揭露了现实的阶级矛盾,一方面从自身的贫困和不幸联想到比自己更困苦不幸的老百姓,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但他把解决矛盾的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中的“贤士”、“仁士”,对皇帝表示无限忠诚。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综观杜甫一生的思想,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概括了当时社会富贵与贫穷的严重对立。在这里,诗人并没有运用讽刺的手法。这一点从作者的思想和全诗的中心思想可以得知。作者通过自己的见闻揭示了贵族官僚同穷苦百姓之间的矛盾对立,抒发了无限感慨悲伤之情。因此,诗句中的“臭”字不是贬辞,没有讽刺意味,不能读成“chòu”。

从“臭”字的义项来看。“臭”字共有如下几个义项:

1.气味的总称。

《广韵》:“凡气之总名”。如《易·说卦》:“巽为臭(xiù)。”疏:为臭取其风所发也。又如《礼·月令》:“其臭羶。”疏:通于鼻者谓之臭(xiù)。再如《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xiù)”。《荀子·王霸》:“口欲綦(qí)味,鼻欲綦臭(xiù)”(綦:极,尽。味:滋味)。

2.闻(用鼻子辨别气味,同“嗅”)。

如《荀子·荣辱》:“彼臭(xiù)之而无嗛于鼻(嗛,不满足),尝之而甘于口,食之而安于体,则莫不弃此而取彼矣。”又如《荀子·礼论》:“成事之俎不尝也,三臭之不食也。”

3.气味。

(1)香气。

如《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xiù)如兰。”疏:“臭,气香馥如兰也。”又如《礼·内则》:“总角衿缨,皆佩容臭(xiù)。”疏:“臭谓芬芳。臭物之谓容者,庾氏云,以臭物可以修饰形容,故谓之容臭。

(2)秽恶的气味(与香气相对)

如《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注:“薰,香草,莸,臭草。言善易消,恶难除。”疏:“既以善气为香,故以恶气为臭(chòu)耳。”又如《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chòu)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再如《孔子家语·六本》:“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还如西汉桓宽的《盐铁论·论灾》:“故不知味者,以芬香为臭(chòu)。”

4.形容令人厌恶的贬辞。

如《儒林外史》:“从早上到此时,一碗饭也不给人吃,偏生有这些臭(chòu)排场!”又如《世说新语·尤悔》:“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chòu)万载邪?”再如我们平时所说的“臭球”、“臭棋”,也是运用的这一义项。

从以上对“臭”字的义项分析来看,诗句“朱门酒肉臭”中的“臭”字运用的正是“臭”字的第三个义项中的“香气”这一意义。又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的“乳臭未干”中的“臭”字不能读成“chòu”,而应读成“xiù”,解释为“奶腥气”。还有成语词典中的成语:“口尚乳臭”中的“臭”字也不能读成“chòu”,而应读成“xiù”。《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问:‘魏大将谁也?对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另外,从情理上看,在寒冷的冬季里,穷苦百姓冻死路旁,可见当时的天气是多么地冷。在这种冻死人的天气下,“朱门”的酒肉再多也不至于腐烂变质而散发出臭(chòu)味儿的。

参考文献:

[1]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年第1版.

[2]康熙字典.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58年1月第1版.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