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江苏卷

2009-03-20

同学少年·作文 2009年3期
关键词:屈子孙膑李煜

为保持原貌,本栏目所选考场作文中,对于漏字、错别字、错词、病句等采取如下形式处理:漏字(含标点)的补正,在“()”内用楷体字标出;错别字(含标点)、错词、病句的更正,在“〔〕”内用楷体字标出。

——编者

好奇心

一天,朋友告诉我:“好奇心害死人!”我先笑了笑,随即便默然了。

好奇心的确“害死”了不少人呢!

纵观人类科学史的发展,几乎每一个飞跃都伴随着牺牲。残害天真而好奇的科学家,不让他们吐露真理;掐折真理的幼苗,熄灭人们内心好奇的火焰。所以,布鲁诺被烧死了,女数学家索菲亚被当作女巫,爱因斯坦被视为疯子。

而好奇的探索本身更危险重重,居里夫人由于长期研究放射性物质而身患绝症,哥白尼晚年因观测太阳而失去了视力。

好奇心真是“害人不浅”!

然而在布鲁诺昂起头、索菲亚说“我选择数学”、居里夫人骄傲地合上双目、哥白尼抚摩著作封面浊泪溢出眼眶、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发誓绝不退缩的时候,如果他们可以齐声回答,他们必然会骄傲地说:“探索自然、生命的奇迹,我只是有些好奇!”

帕斯卡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的确,会思考让人类变得高贵,而好奇心正是思考的原动力。“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又到哪里去?”每每思考这些问题,我就仿佛置身于无尽的漩涡之中,感到答案不可知而又似乎无处不在。这些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毫无疑问的是,人类文明正是由此发展、由此升华的。

“好奇心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朋友看着成堆的课本、试卷一声叹息。我凝视着池塘边嬉闹的孩童,不禁有些怅然。

越是成长,人们似乎对世界越来越熟悉。我们习惯了天是蓝的、月亮会圆会缺、母亲的白发会越来越多、电视里有一个精彩的世界,而网络更告诉我们:你想知道的,我们都有。

《苏菲的世界》中艾伯特对苏菲说:“当人们安于沉睡在兔毛中时,哲学家总是攀在兔毛顶端,向下大喊:‘你们快看!而人们只是一笑:‘这群捣蛋鬼!”

“那你呢?你会怎么做?”我问朋友。朋友从书本间抬起头,清亮的眸子闪动着光芒,微笑着说:“真是个麻烦的问题,不过如果不幸‘遇害也许是另一种幸运呢!”

从她的眼中,我同样看见自己坚定的眼神,把握好奇心,奉献自我!

这“害人”的好奇心!

点评:

开篇点题,引发读者兴趣。

过渡自然。

语言流畅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层层推进,发人深思。

用科学家们虚拟的好奇的语言点题,新颖别致。

语言生动,富含哲理。

笔锋一转,回归现实。

对现实生活的剖析比较深刻。

引用自然而饶有趣味。

结尾点题,意味深长。

题目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 角度自选。

2. 立意自定。

3.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整体评价:

在同是称赞好奇心的文章里,这篇文章显得别具一格。文章开篇用反语立论,令人眼前一亮。主体部分从科学探索面临的世俗挑战,写到科学研究本身带来的重重危险,再到现实社会“好奇心”的远离,论证思路清晰严谨,层次分明。不仅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说服力,文间充盈的激情也颇具感染力。

(江雪松评价)

好奇心

古之圣人,都有好奇心。这些好奇心,引领他们走完生命的全程;这些好奇心,使他们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这些好奇心,让他们的名字流传千古。

屈原的好奇心

屈原很好奇,为什么自己如此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别人告诉他,因为皇帝昏庸无能。他更好奇了,是什么蒙蔽了皇帝的心?我能唤醒他吗?怀着这样的好奇心,屈子不断尝试,他上疏给皇上,他跪着哭喊,皇帝都没有醒悟过来,原先还有几个大臣与他并肩作战,后来,别人都放弃了。伴着“举世皆浊而 〔删去“而”〕 我独清,众人皆醉而 〔删去“而”〕 我独醒”的慨叹,他沉入了汨罗江,他觉得这样做,应该可以唤醒君主了。

当后人跪在汨罗江畔祭奠屈子时,他们大喊:“屈子,你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了吧?那昏庸的皇帝岂是你能唤醒的?你又何苦怀着那一颗好奇心!”

李煜的好奇心

李煜很好奇,为什么自己如此喜爱词曲?为什么自己必须当皇帝?也许自己只专心于诗词,不理朝政,国家也不至于灭亡。

当那毒酒端到他面前,他哑然失笑,右手抚着胸口,轻轻地问道:“你这颗心啊,可得到满足了?我终究不该是个皇帝啊!”他将那酒一饮而尽,颓然倒在了那张飘落在地的纸上,上面写着“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孙膑的好奇心

孙膑很好奇,被庞涓伤成了这样,自己还能怎么办?于是他潜心修习兵书。

当属下来报,庞涓已死于自己的“减灶之计”时,他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能有才智、毅力,即便不能走路,心也能行出千里。在他身后已然升起一面大旗,那便是“孙子〔膑〕兵法”,这是对他的好奇心的最好满足。

不论是屈原、李煜,还是孙膑,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伴着他们一生都不曾磨灭。好奇心让屈子投身汨罗江,让李煜失掉了南唐,让孙膑赢过了庞涓。

不论成败,他们的好奇心都让他们成为了顶天立地的人。这是好奇心的作用,有着这样的好奇心,他们的名字才得以流传千古。每当出现这三个响当当的名字,就不由的〔得〕想到他们的好奇心,几颗心炽热地燃烧,那好奇在燃烧中伴着烟雾升腾,最终越来越清晰,告诉后世的人们,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儿上路,它将引领着你走向光明的未来,让你的名字响彻天地。

点评:

句式整齐,较有气势。

所举事例不能证明论点。

认识肤浅,观点幼稚可笑。

回扣主题,但比较生硬。

事例与好奇无必然联系。

语言通顺,但内容完全偏离了题意。

表意不合逻辑,令人费解。

将事例的主题生拉硬拽到“好奇心”上来。

将兵书的作者张冠李戴。

与主题联系得非常牵强。

语言唆,表意重复。

结尾尚能回扣主题。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题目旨在考查考生观察生活、感受现实、思考人生的能力。

“好奇心”是一个名词,是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现象、规律或人、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现象。其中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含意:一是因为未知而产生好奇心,二是因为感知对象的新奇而产生好奇心,三是因为对外部世界强烈的探究兴趣而对平常的事物产生好奇心。从提示语“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可以看出,好奇心具有不稳定性,如果不加以保护,好奇心就会丧失。考生可以此立意,分析如何保持好奇心,或论述伴随一生的好奇心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帮助和影响。提示语中列举了有关学习、事业、人生等八个方面的词语,并用“影子”这一形象的比喻提示考生,与好奇心相关的方面很多,而且关系密切,如影随形,在立意和选材时应充分考虑它们与好奇心之间的辩证关系。考生可以结合“好奇心”因人而异、高雅低俗有区别来立意,如,健康的好奇心能激发人的兴趣、热情,引导人关注、探究事物的发展;低俗的好奇心则会蜕变成猎奇、窥私,把人引向歧途等。

如果考生选择写议论文,就要紧密围绕中心论点,结合古今中外有关好奇心的事例,从多个角度阐释关于好奇心的深刻哲理;如果写成记叙文,则要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以小见大,写出好奇心与生活之间微妙的关联。

整体评价:

这篇失败的考场作文是“硬贴标签”的典型。考生举了三个古代名人坎坷的人生际遇,虽均与好奇无内在联系,却统统贴上了“好奇心”的标签,生拉硬拽地和主题联系起来。文章观点幼稚可笑,多处表达不合逻辑,反映出考生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方面的欠缺。

(江雪松评价)

(责任编辑 张毓春)

猜你喜欢

屈子孙膑李煜
赵匡胤:卧榻之侧,容不得李煜长吁短叹
天马寨两咏
我们家的小“坑货”
秋月登岳阳楼悼屈原
与屈原对话
误做皇帝的李煜
孙膑与庞涓
比赛吃馒头
孙膑吃馒头
归来吧,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