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机技术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2009-03-20陈时生
陈时生
摘要: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因素,应充分发挥农机技术培训的职能和作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395-0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现实而瞩目的问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都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因此,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通过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农机技术培训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加强提高劳动力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进程。
1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必然使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而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必须通过发展生产,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建设,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不难看出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民数量逐步减少,从而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体现了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同时,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形成规模化经营。
(2)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加快,必然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流动,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岗从事非农产业,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变城乡的二元化结构。
(3)城市非农产业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与农村工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劳动力。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实现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可以对人力资源实行优化配置。
(4)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来源。据统计资料表明,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人均收入显著高于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且收入逐年增长,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2农村劳动力素质影响劳动力转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左右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诸多影响因素之中,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是重要因素,其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顺利择业和稳定就业问题,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接受较高程度教育的劳动力显示出明显的就业优势,容易在技术性强、效益好的岗位就业。从现实情况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出现很多工种招不到合适人才,而很多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合适就业岗位的状况。目前,企业招聘的很多工种中都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例如机械操作工、电焊工、缝纫工、电子装配工等,都需要经过一定的职业技能学习培训,并且经考试获取相应职业技能资格后,才能上岗从事相应的工作。而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整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必将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直接影响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亟待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加强学习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转岗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3农机技术培训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是农业机械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推动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重要手段。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实质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造就有用的人才。实践表明,农机技术培训已成为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一个坚实的培训基地。农机技术培训具有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作用,只有通过一定的学习培训,才能更有效地将新技术、新机具、先进的农业机械运用于生产中,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使使用者和管理者成为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手段的新型农民,从而有效地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由于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劳动力解放出来,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过程中,必须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提高劳动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的竞争力和就业的稳定性,为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而且有效地转移。目前,国家实施的劳动力转移政策,有效地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程。据统计,全国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就业的农民已逾千万,培训就业率达到85%以上。由此可见,农机技术培训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农机技术培训部门的责任和任务。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农机技术培训的作用,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4加强农机技术培训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机技术培训部门的责任和重要任务。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1)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加强对技术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与同级有关部门单位的协调沟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计划措施,做好本地区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的统筹、协调、检查、指导、服务等工作。
(2)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3)拓展办学渠道,探索办学模式。充分利用技术培训资源,进行优势互补,采取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办学的方式。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专项工程,抓好“订单”式培训,实现培训就业有序、有效转移。培训要与就业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引导培训。
(4)分类培训,长短结合。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就业前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开展初、中、高级等相应的文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进行引导性培训,实行适时转移。
(5)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随着社会的进步,就业岗位已逐步实行了准入制度,目前要在工作岗位就业,就必须先获取该相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才能实现就业。实行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和稳定就业。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不断强化教学人员的素质,加强政治和业务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效实施。
5结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缺乏职业技能,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机技术培训具有的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人才的职能和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技术培训部门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拓展培训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同时,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6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调查司.2006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2006[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2004[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 关海玲,金彦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实证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9(5):89-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