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阴雨天气对水稻的影响及培管对策
2009-03-20陈新育陆建洲张开进
陈新育 陆建洲 张开进
摘要: 针对前期阴雨、台风天气对如皋市水稻生长的影响,运用农业气象、植物生理、植物栽培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水稻生长的现状进行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水稻的后期生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管对策,以期为指导水稻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阴雨天气;水稻生长;影响;培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308-01
如皋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是适宜单季水稻生长的主要地区。该市年种植面积在4.7万公顷以上,占全市可耕作面积的60%左右以上,产量一般在7.5~12.0t/hm2。2009年由于前期阴雨和“莫拉克”台风的接连影响,给全市水稻的生长发育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现结合如皋市水稻生长现状分析前期阴雨天气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培管对策。
17月下旬以来的天气情况
2009年7月21日至8月11日,如皋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阴雨、寡照、低温天气,其中8月9~11日遭受了“莫拉克”台风的袭击。据如皋市气象局资料显示,7月21日至8月11日22d中多达17个雨日,降水量达421.2mm,比常年(156.3mm)多264.9mm,约为常年的2.7倍;日照49.9h,比常年(180.0h)少130.1h,约为常年的1/4;日平均气温23.8℃,比常年(28.0℃)低4.2℃。特别是8月9~11日“莫拉克”台风造成全市普降大到暴雨,日降水量达100.0mm以上,其中如城达到171.1 mm。此期降水量之大、雨日之多、日照之少、气温之低均为历史同期罕见。据如皋市各镇初步统计,受台风影响,全市水稻受淹面积达2.07万公顷,经济损失在5 000万元以上。
2持续阴雨寡照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1降低水稻搁田效果
搁田具有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植株抗逆能力的作用。7月中、下旬适逢如皋市水稻的搁田期,由于持续阴雨,加之绝大多数农户将水稻田块田埂高筑,保水保肥泡秧,肥水不流他人田,稻田一直处于深水灌溉状态,致使土壤软烂,稻田搁田质量下降,无效分蘖增加。根据如皋市农林局8月10日的水稻苗情分析发现,手栽秧、机插秧、抛秧的苗数分别比上年增加23.25万株/hm2、24.60万株/hm2、4.05万株/hm2。同时,水稻根系长期处于淹水状态,新根发生数量少,根层分布较浅,吸水吸肥、抗病抗虫抗劣能力下降,后期早衰、倒伏风险加大。
2.2水稻叶龄生长进程普遍延缓
低温寡照、营养不良使得水稻生长趋缓,常年同期出叶速度为7d/叶,而2009年该期为10d/叶。据如皋市农林局调查,7月20日水稻叶片数手栽秧、机插秧、抛秧分别为11.61张、10.61张、10.40张,比上年分别多0.93张、-0.25张、0.80张;8月10日,手栽秧、机插秧、抛秧分别为13.93张、13.58张、13.10张,比上年分别少0.43张、0.75张、0.87张,由此可见,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水稻叶龄生长进程明显缓慢。
2.3基部叶鞘节间拉长
持续寡照、高湿、深水灌溉使水稻生长中心不能由N代谢向C代谢顺利转化,茎叶细胞的纤维素积累少,细胞角质化程度低。茎叶细胞拉长,细胞壁变薄,叶片、茎壁软弱,特别是水稻基部节间徒长。根据如皋市农林局8月9日剥查,水稻基部第1节间长度一般在2cm以上,长的超过3cm,平均达2.63cm,第2节间长度7~10cm,平均达8.30cm。1、2节间长度均为常年的2倍以上。叶鞘也随着节间的拉长而拉长,而基部节间的拉长,增加了水稻倒伏的隐患。
2.4光合产量低
增加干物质的积累,一方面要提高光能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减少呼吸消耗,而此期长时间的阴雨寡照天气,光照仅为常年的1/4,光合作用的根本条件受到大大削弱,光合产物自然就少,具体表现在叶片数的减少;同时,水稻茎秆增高、个体增大、群体变旺、呼吸消耗反而增多。这样水稻生长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收入减少,支出反而增大,直接导致碳水化合物积累减少,对幼穗分化、幼穗生长影响很大,这必将导致枝梗数、颖花数减少,结实率下降,穗型变小,最终影响产量。
2.5影响水稻穗肥的施用
7月底8月初是水稻施用穗肥的关键时期,由于持续阴雨,水稻长势赢弱,部分田块穗肥难以适期施用,即使施用,也因雨水而流失,不利于培育壮秆大穗。
2.6加重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降雨多,天气凉爽,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迁入性害虫的增殖危害。同时,水稻长势旺盛,田间郁闭湿度大,有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
3水稻的培管措施
针对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在当前水稻培管上,要着重抓好以下3个方面:
3.1突击排水露田
对积水田块,要迅速排除积水,尤其是秸秆还田量较大、根系长期处于淹水的低洼田块,要迅速组织力量开挖田内一套沟,达到内外沟系相通,及早脱水露田,改善根系生长环境。由于水稻处于幼穗分化期,今后在水浆管理上,要采取间歇湿润灌溉,直到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再建立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则以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为主,提高灌浆结实期水稻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功能,提高后期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
3.2分类施好穗肥
一是对搁田效果较好、叶色正常落黄、基部第1节间是定长的田块,应及时施好穗肥。一般用水稻专用复合肥600 kg/hm2、尿素75kg/hm2。二是对叶色虽然落黄但土壤软烂的田块,在排水露田的基础上,于近期施好穗肥,用水稻专用复合肥750kg/hm2。三是对目前没有落黄的田块,目前不施肥,在孕穗期施好粒肥,用尿素75kg/hm2。
3.3加强病虫害防治
高度重视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参考文献
[1] 卢冬梅,王保生,刘文英.江西省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1):102-105.
[2] 林迢,简根梅,裘鹏霄,等.浙江早稻播种育秧期连阴雨发生规律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1(3):11-15.
[3] 刘国辉,姚永升,徐龙,等.低温对杂交水稻新组合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03(5):16-17.
[4] 余学知,易建佑,廖炎平,等.洞庭湖区低温、阴雨对直播早稻育秧的气象风险分析与决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6(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