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蔬菜平衡施肥技术
2009-03-20周志宏阚建鸾
周志宏 阚建鸾
摘要: 介绍了主要蔬菜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总结了大棚黄瓜、番茄及地膜马铃薯的施肥技术,以期为蔬菜平衡施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平衡施肥技术;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291-02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已逐步由粮棉油生产的传统农业向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市场农业、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发展。而要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益,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外,合理施肥是获得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很多地区蔬菜面积逐年扩大,但有些菜农因受传统施肥习惯的影响,大量施用氮肥,忽视了其他肥料的配合施用,导致蔬菜生产养分供应不平衡,制约了蔬菜的正常生长,使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只有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平衡配套施肥技术,做到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土壤施肥与根外追肥相结合,才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
1蔬菜的营养特性与需肥规律
1.1氮素营养与氮肥
氮素在作物体内主要以蛋白质形态存在,它是构成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作物体内核酸及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加叶绿素的组成。缺氮时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都显著受到抑制;但氮素过多,容易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的大量形成,使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而互相遮阳,影响通风透光,可见氮素营养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蔬菜作物上使用氮肥必须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蔬菜的种类、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分配和施用。一般来说,高氮型蔬菜如菜花、甜椒、苦瓜、蒜等,每生产1 000kg商品菜,需从土壤中吸取氮素5kg以上;中氮型蔬菜如茄子、番茄、韭菜、豇豆等,每生产1 000kg商品菜,需从土壤中吸取氮素3~5kg;低氮型蔬菜如大白菜、芹菜、莴苣、黄瓜、冬瓜、萝卜、葱等,每生产1 000kg商品菜,需从土壤中吸取氮素约3kg。
1.2磷素营养与磷肥
磷是植物营养三要素之一。磷的正常供应,有利于细胞分裂、增殖,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并能促进氮素代谢,提高蔬菜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如皋市土壤磷素供应普遍不足,因此,定向调节磷素状况和合理施用磷肥,是提高土壤肥力,达到蔬菜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缺磷时,植物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受到抑制,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根系不发达,成熟延迟,果实较小。磷素过多,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叶片肥厚而密集,生殖器官过早发育,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引起植株早衰。由于水溶性磷酸盐可与土壤中锌、铁、镁等营养元素生成溶解度较低的化合物,降低上述元素的有效性。因此,磷素过多而引起的病症,通常以缺锌、缺铁、缺镁等失绿症表现出来。蔬菜施用磷肥一般以基肥为主,施用量在450~600kg/hm2左右。
主要蔬菜的缺磷症状:结球甘蓝:叶子暗绿带紫,外叶表现为叶小而硬,叶缘枯死;胡萝卜:叶子暗绿带紫,老叶死亡,叶柄向上生长;芹菜:叶色暗紫,叶柄细小,根系发育不良,植株停留在叶簇生长期;黄瓜:叶色暗绿,随着叶龄的增加,颜色更加暗淡,逐渐变褐干枯。茎细,果实暗铜绿色;莴苣:叶色暗绿,红褐或紫色,老叶死亡,生长矮小;萝卜:叶背面红紫色,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矮小;番茄:叶子呈橄榄绿色,叶背带紫色,茎细,叶子稀疏,植株矮小,老叶黄化,有紫褐斑,在果实成熟前脱落。
1.3钾素营养与钾肥
钾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长江中下游地区过去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草木灰,使土壤中钾素得到部分补充,加之土壤中钾含量较氮、磷丰富,故以往施用钾肥较少。近年来,由于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氮、磷肥料用量增加,因此土壤钾素含量大幅度下降,缺钾面积不断扩大,在某些地方钾素已成为限制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多年来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钾是蔬菜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多的养分之一,氮和钾的比例一般是1∶1~1.2,即蔬菜每吸收1kg氮,就吸收1.0~1.2kg的钾。这是因为钾能促进糖分和氨基酸的合成与运输,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生长,提高产量;钾能增加维生素的含量,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使其色泽鲜亮,外形整齐,口感好;钾还能提高氮肥的增产效益,增强豆类蔬菜的固氮能力;改善蔬菜的抗旱和抗寒能力,使蔬菜产品耐贮存。大多数蔬菜是忌氯作物,所以蔬菜类作物施用钾肥应以硫酸钾和有机肥为主。由于蔬菜生育期较短,生长快,需肥量大,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速度较快,因此容易发生缺钾。蔬菜缺钾按其表现及严重程度,可分为2种:一种是可见性缺钾,也叫显性缺钾,缺钾的现象可以从植株的颜色和形态上看出来。可见性缺钾是严重缺钾的表现,出现这种缺钾现象后再施钾肥就为时已晚,要避免可见性缺钾症状的发生,必须及早预防。另一种是非可见性缺钾,也叫隐性缺钾,从外观形态和颜色上表现不明显,只是植株中钾素含量降低。菜田多数是非可见性缺钾,对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及早施用硫酸钾十分必要。
主要蔬菜的缺钾症状:果菜类:起初老叶先端部黄化,由叶缘部向内部生出小斑点。叶先端及叶缘部渐褐变而严重落叶,叶柄变紫色木质化,赤色的番茄上有时生出黄色的污点。根菜类:蔬菜6~7叶开始,老叶的周边部生出白斑,叶向背侧弯曲,白斑随着老叶的枯死而消失。近收获期时,叶变成向表侧弯曲,根的肥大部显著变坏。甘蓝:对钾缺乏表现敏锐,结球开始时,外叶周边变黄白色,渐次变黑褐色,外叶呈萎凋状枯萎。
1.4锌素营养与锌肥
锌关系到氮的代谢,缺锌时色氨酸减少,由此导致生长素减少,影响枝叶生长,造成小叶病和簇叶病;锌还关系到叶绿素的合成,缺锌时叶变小,叶脉间黄化卷曲,节间缩短,形成簇生小叶,有全株萎缩的感觉。根据植物对锌反应的敏感程度,一般分为3类:①最敏感的植物。如玉米、甜玉米、水稻、高梁、大豆、荞麦、棉花、番茄、甘蓝、莴苣、芹菜、菠菜、百合等;②中度敏感的植物。如马铃薯、洋葱、甜菜、三叶草、苏丹草等;③不敏感的植物。如大麦、小麦、豌豆、胡萝卜、芥菜等。在对锌最敏感的作物上施用硫酸锌30.0~37.5kg/hm2,可有效地控制缺锌症状的发生。蔬菜出现缺锌症状时,可用0.3%硫酸锌进行叶面喷施。
1.5硼素营养与硼肥
硼是高等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可参与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与运转,缺硼的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发生紊乱,叶子中形成的碳水化合物运输不出去而大量积累,使叶片增厚;硼能促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对生长素的合成有重要影响,硼素不足,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降低,营养器官的生长受到抑制,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花而不实;硼还能促进早熟,增强抗逆性,改善品质。黄瓜、番茄施硼可提高维生素的含量,还可以降低马铃薯疮痂病、甜菜心腐病、 萝卜褐腐病、甘薯褐斑病、芹菜折茎病、菜豆炭斑病等病害的发生率。当蔬菜出现缺硼症状时,可用0.2%硼肥对水进行叶面喷施,但硼素过多时会出现硼毒害,使叶尖、叶缘出现灼伤状干枯,叶背发生褐色斑点或斑块。
常见蔬菜的缺硼症状:芹菜:起初沿着幼叶周边出现褐斑,严重时,生长点附近呈黑褐色而死;再者外叶的叶柄老朽,表面生出褐色的条纹,表皮裂开变黑褐色。番茄:主茎生长点变黄色,之后变褐色。先端的茎老朽易折断,有时中心部位变黑褐色。茄子:有时心叶停止生长,新叶的展开变迟而畸形化,该部分的茎或叶柄变老朽。白菜:白菜在缺钙、缺硼时皆可发生心腐病,开始结球时,外叶的5~7枚内部的幼叶叶柄的内侧生出纵或横的裂伤,伤口变褐色。甘蓝:缺硼症与白菜相似,纵切观之中心茎黑变。
2几种蔬菜的保护地栽培平衡施肥技术
2.1大棚黄瓜的施肥技术
2.1.1黄瓜的适宜生长条件。黄瓜为喜温喜湿作物,生育适温为18~32℃,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土壤湿度为85%~95%。黄瓜根系浅,应选择富含有机质、透气性好的腐殖质壤土栽培。
2.1.2黄瓜生长需肥量。从定植到收获完毕,养分的吸收量因品种及栽培条件而不同。一般来说,平均单株养分吸收量为:氮5.0~7.0g、磷1.0~1.5g、钾6.0~8.0g、钙3.0~4.0g、镁1.0~1.2g。如氮的吸收量为100%,其他元素的吸收量为磷20%~40%;钾120%~150%;钙20%~35%。各部位养分的含量:氮磷钾在收获初期偏高,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其含量下降;而钙和镁则是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
肥料的吸收与栽培方式有关,生育期长的春早熟保护地黄瓜比生育期短和秋季延后栽培黄瓜吸收养分高,另外,秋延后栽培黄瓜,前期产量高,养分吸收主要在前期,因而施足底肥是栽培的关键。
2.1.3黄瓜施肥标准。每生产1 000kg黄瓜,约需氮2.5kg、磷1.0kg、钾4.0kg。苗期在施足有机肥的条件下,施用苗床肥60~65g/m2,以培育壮苗。移栽前一般施用腐熟有机肥(人畜粪或鸡粪等)30.0~37.5t/hm2,磷肥300~375kg/hm2作基肥。单产黄瓜75t/hm2,从定植到采收结束,需要多次追肥,定植缓苗后第1次追肥以迟效有机肥为主,化肥与人畜粪间隔施用,促进果实正常发育,营养体健壮生长。结瓜盛期,在土壤施肥的同时,进行叶面追肥,用磷酸二氢钾750g/hm2,对水375~400kg/hm2叶面喷施,间隔7~10d喷施1次,连喷2~3次,壮秧保果。
2.2大棚番茄施肥技术
2.2.1番茄生长的营养特点。氮素能使番茄生长旺盛,有利于花芽分化、发育和果实膨大。但氮素施用不当或过多,易引起植株徒长和落花。磷可促进番茄根系生长,并能加速开花和结果,提高产量和品质;缺磷时番茄生长受抑制,果实成熟延迟,含糖量降低,产量也受到影响。钾能提高番茄的抗病力,促进有机物质的运转,使果实着色均匀,同时还能减少落花落蕾。
2.2.2番茄施肥标准。每生产1 000kg番茄,约需氮2.7kg、磷0.7kg、钾5.0kg。
2.2.3番茄施肥技术。番茄是需肥较多的蔬菜,定植前施基肥是一项重要措施,即重施基肥。基肥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一般施75~105t/hm2,并配施少量磷钾化肥。通常是225~300kg/hm2磷肥和150~225kg/hm2钾肥。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可增产30%左右。定植后7~10d,应结合浇水追施1次催果肥,施粪稀肥(或畜禽粪水)7 500kg/hm2,或25%高浓度复合肥25~30kg/hm2。当第1穗果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施25%复合肥150~225kg/hm2。第1穗果将近收获,第2、3穗果膨大时,追施粪稀(或畜禽粪水)15t/hm2左右或追施适量25%复合肥,连续追施3次,可以达到壮秧、防早衰和改善果实品质的目的。在番茄生长的中后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有良好的效果。在有机肥用量不足、土壤缺钾的情况下,番茄生长中后期增施钾肥,对减少棱形果、改善果品质量有重要作用。
2.3地膜马铃薯施肥技术
2.3.1马铃薯的生长条件。马铃薯宜选用排水好、耕层深、有机质含量高、肥沃而疏松的砂壤或壤土上种植,土壤pH值在7左右。
2.3.2马铃薯的营养与需肥特点。氮能使茎、叶生长繁茂,叶色浓绿,光合作用旺盛,增加有机物质积累,蛋白质含量高;若氮肥过多,促使植株徒长,组织柔嫩,推迟块茎成熟,产量降低。磷能促进植株生育健壮,提高块茎的品质和耐贮性;若磷不足,则植株和叶片矮小,光合作用减弱,产量降低,薯块易发生空心、锈斑、硬化、不易煮烂,影响食用品质。钾能增进植株抗病和耐寒能力,加速养分运转,使块茎中淀粉和维生素增加;若钾不足时则生长受阻,地上部分矮化,节间变短,叶小呈暗绿色渐转淡为古铜色,叶缘变褐枯死,食用部分呈灰黑色。硼有利于薯块肥大,也防止龟裂。马铃薯一生中吸钾肥最多,吸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2.3.3马铃薯施肥标准。每生产1 000kg马铃薯约需氮3.1kg、磷1.5kg、钾4.4kg。
2.3.4马铃薯施肥技术。马铃薯吸收的肥料80%以上来自基肥,因此要特别重视基肥的施用,一般施用优质人畜粪18.75~22.50t/hm2,并配施45%高浓度复合肥600~750kg/hm2。马铃薯幼苗期短,却是扎根、发棵的奠基时期,因此齐苗后要抓紧早追肥,施用尿素225~300kg/hm2;发棵期并见到花蕾时,施用硫酸钾225~300kg/hm2,这样可以防止薯秧早衰。在马铃薯团棵期、现蕾期,叶面喷施以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可防止叶片黄化,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3参考文献
[1] 牛文武.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1):40-41.
[2] 张舒,秦秀珍.温室蔬菜多种营养与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概述[J].现代农业科学,2009(6):75-76.
[3] 董红霞.无公害蔬菜平衡施肥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6):36-37.
[4] 孙丽丽.蔬菜栽培过程中平衡施肥原则与重要性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