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沿海地区盐碱地绿化改良技术研究
2009-03-20吕克楠马淑艳
吕克楠 马淑艳
摘要: 从实际出发,介绍唐山沿海地区盐碱地绿化改良技术,为我国大面积的盐碱地绿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唐山沿海地区;盐碱地;绿化改良技术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250-01
我国盐碱土面积很大,类型复杂,全国各类盐碱土总面积达100万平方千米,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100多个城市,其中盐渍化土壤37万平方千米,残余盐渍化土壤45万平方千米,潜在盐渍化土壤17万平方千米,土壤表层氯化物-硫酸盐渍土或硫酸盐-氯化物盐渍土,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6%时,大多数植物已不能生长。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超过1.0%,只有一些特殊适应于盐土的植物才能生长。这就导致面积广大的盐碱环境不能适合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从而限制了它们的地理分布,使园林绿化建设难以满足当代城市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经济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唐山南部沿海地区总面积约为5 682km2,海岸线长度196.5km;东西总长度约130km,南北总长度约80km,总人口188万人。唐山南部沿海拥有近1 100km2的滩涂及盐碱地,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盐碱地绿化治理的技术,完全有可能实现盐滩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盐碱地区绿化奠定了基础。
唐山沿海地区历史上就是滩涂重盐碱地,通过种稻改良、水旱轮作、淡(咸)水养殖,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华北江南,为我国盐碱土改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唐山沿海地区盐碱改良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调控植物根系生长的主要活动层土壤的水(分)、盐(分)、养(分)运动,使它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现将唐山沿海地区盐碱地主要绿化改良技术介绍如下。
1生态恢复技术
生态恢复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植被恢复,要根据土壤含盐量这一主导因子选择沿海地区适宜的耐盐植物群落,并加以人工抚育,促进景观良好的群落在成本投入极低前提下近自然的恢复和演替。主要有盐地碱蓬群落,盐地碱蓬-獐茅群落,盐地碱蓬、芦苇群落,獐茅芦苇群落,蒿草、达乌里胡枝子群落,柽柳灌丛,西伯利亚白刺灌丛等。
2全球相似气候带可能适宜植物的引种筛选与评价研究
首先,对唐山沿海地区的土壤类型分布、植被类型和绿化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了本区绿化本底状况。其次,对天津和东营两市的土壤类型和绿化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分别在当地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对尚未引种的部分植物种类开展了系统的引种筛选评价。另外,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有关专家的协助下,对全球范围相似气候带内的盐碱土植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拟订建构北方濒海最大盐生植物园,并进行适宜群落筛选,乃至育种研究。
3新育品种的应用试验
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转基因耐盐碱草坪草、转基因耐盐碱香花槐、白杨等在唐山沿海地区不同盐碱地的试验研究。
4排灌工程设计
排灌工程是盐碱地绿化的基础,不同配套技术模式有不同设计。1~4项配套技术要设置暗管排水、隔层排水、人工扬排相结合,降低地下水位和排盐,保证绿化区种植土壤春季不返盐,雨季不沥涝。
滨海泥滩盐碱土土壤特点是土壤粘重、透水性差,土体淋盐、排盐很慢。必须借助工程,加大排盐力度,在一些大型绿地中渗管排盐是绿地改土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铺设暗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次生盐渍化的目的。渗管的铺设一般为水平封闭式。1级管和2级管相结合,1级管的渗入水汇入2级管中,然后流入污水管排走。若污水管道埋的深度较浅不能自行排泄渗水,则可在2级管的末端设集水井,定期强排。苗圃地2级管可采用明渠,1级管直接汇入明渠自然排出渗水,但应严格防止倒灌。渗管的埋设深度、间距、纵坡主要取决于绿地种植的植物种类、土壤结构、地下水位的高低、气候以及附近污水管道的深度等。综合以上条件,一般1级管水平距离5~15m,深度1.0~1.2m,纵坡0.1%~0.3%为宜。目前一级管多使用5.6cm波纹塑料管或20~30cm的砖管,2级管均用 砖管。砖管的施工方法与城市污水管道的施工方法大致相同,只是不抹管箍,管外加填15cm的建筑用粗砂或粗炉渣做滤料用即可。波纹塑料管的施工更为简便,按设计的深度和坡度挖宽30cm的沟,填滤料铺管即成,管与管之间采用硬性接口,以防在渗水过程中,把泥土带入,堵塞渗水管壁。
5土壤改良
采用下隔-中改-上抑综合、立体的改良技术。下隔是指在植物主要根系活动层以下做隔离工程;上抑是指在土壤表层与大气间做保护层;中改是指在植物根系活动层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
6 盐碱地绿化的植物配置
多年来,笔者先后对引进唐山沿海地区栽植的几十余种乔灌木进行了跟踪观察。最初,为了保证苗木引种栽植的成功,选择的试验地土壤为轻度盐渍土,其含盐量为0.15%~0.25%,苗木栽植地点的改土措施基本一致,均为平面下挖60cm、底部铺设15cm石子作为隔盐层,修筑高于地面30cm的花池,更换的客土深度70~80cm。其中栽植雪松时对花池进行了特殊处理,其底部隔盐层厚30cm,地面树池高90cm。以上各类引种苗木的后期管理情况基本相同。在栽植前对苗木分别选取20株进行测量和标记,取其平均规格进行记录。
7耐盐碱有益菌根微生物的筛选
许多植物通常都依赖于地下共生微生物协同进化。菌根真菌是一个植物与一定的土壤真菌的共生体,在自然界大概有80%的植物种类都是菌根化的,其可能是最重要的土壤微生物。植物作为寄主为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同时真菌将营养物质转运给植物。菌根真菌的菌丝穿透土壤的速度比植物的根更快,更密集。因为菌丝网状系统大大的增加了植物表面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表面面积。
自然界存在耐盐碱的菌根微生物,但并非所有菌根对植物在盐碱地上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因此开展耐盐碱有益菌根微生物的筛选其意义深远。
8植被屋面技术
利用屋顶绿化技术,构筑良好适宜土壤,克服地面盐碱地绿化不足,建立空中绿色廊道,进一步完善生态城市绿化系统。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与国内相关高校如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合作,开展了大量的植被屋面研究,为唐山南部沿海生态建筑屋顶绿化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9监测管理
监测管理是盐碱地绿化技术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延续的时间最长,其将为绿化地“终身”服务,为保障绿化地持续良好的运行,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为绿地保健出方开药的目的。盐碱地大型绿化项目,应建立地下水—土壤—植被监测系统,包括土壤、水、盐、肥监测子系统;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子系统,植被生长状况监测子系统。
总之,唐山沿海地区盐碱地绿化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曹妃甸新区的开发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技术措施综合运用和进一步研究,搞好盐碱地绿化。
10参考文献
[1] 刘振飞.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
[2] 高旭东,靳松,渠亚东.屋顶绿化对室内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5):44-48.
[3] 耿美云,刘慧民,孙玉红.天津市盐碱地区植物景观营造土壤改良措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1):140-144.
[4] 赵可夫,张宝泽,刘寅虎.在黄河三角洲引种的耐盐耐旱植物的生长情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61):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