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09-03-20黄友忠
黄友忠
摘要: 从品种选择、适时早播、精细整地、肥料运筹、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农户参考。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070-01
1品种选择
一般选用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病与抗倒伏能力好的杂交玉米品种,如郑单958、苏丹10号、登海9号、登海11号等。
2适时早播
春玉米在早春气温稳定在10~12℃以上、开始露地时播种,一般为3月底4月初播种,可选生育期在110~120d的中晚熟品种。泾县地区夏玉米一般于5月底6月初播种,可选生育期在100d左右的中熟品种,秋玉米多在7月上、中旬播种。选生育期80~90d的早熟品种。玉米播种深度一般以3~5cm为宜,2粒/穴,用种量22.5~37.5kg/hm2。
3精细整地
耕翻深度要达到20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结合耕翻,将基肥全层深施。播前的整地,要求达到土壤细碎、平整,以利出苗、保苗。在遇旱时,提倡只耙不耕,以保持水分,为防止遇雨受涝,应开好三沟。
4肥料运筹
重施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50%以上。全部钾肥、磷肥作基肥,播种时再施少量氮肥(占总氮的20%)作种肥。基肥和种肥一般穴施或条施。余下的氮肥作追肥,苗肥少施、早施和偏施;拔节肥应稳施;穗肥重施;粒肥早施、轻施。
全生育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为主,K次之,P较少,一般N∶P∶K近似为3∶1∶3。每生产50kg产量的玉米,需纯N 1.11~2.11kg、P2O5 0.25~0.75kg、K2O 0.76~2.00kg。
5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主要依据品种特性、土壤条件、气候条件而定。一般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春播的宜稀,夏秋播的宜密;水肥充足田块宜密,水肥不足田块宜稀。泾县一般春播玉米4.50~5.25万株/hm2左右,夏秋播玉米5.25~6.00万株/hm2左右。
6田间管理
6.1苗期管理
6.1.1化学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2 250 mL/hm2对水750kg/hm2进行封闭喷雾,可有效防止杂草。
6.1.2补苗与间定苗。一是补种,在玉米刚出苗时将种子浸泡8~12h,捞出晾干后抢时补种;二是移栽,在玉米3~4叶时拔密移栽。一般在三至四叶期进行间苗,五至六叶期定苗。
6.1.3及时排灌与追施苗肥。玉米苗期遇旱,应及时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苗期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以防“芽涝”。苗肥占总氮肥量的10%,可用尿素30~45kg/hm2,一般在定苗后拔节期进行。采用沟施或穴施,施后覆土。要求不浇或少浇水,采用勤锄、深锄,以促进发根,达到控上促下、蹲苗促壮的目的。
6.1.4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病虫害有地老虎、粘虫、蚜虫、灰飞虱等。播种时施用3%克百威颗粒制毒土或种衣剂拌种。出苗后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进行地面喷洒。用40%乐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洒苗心防蚜虫、蓟马、灰飞虱等。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防治粘虫。
6.2穗期
6.2.1中耕培土。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吸收范围。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浅,以保根蓄墒。玉米适时培土既可促进气生根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又可方便排灌。
6.2.2追肥。穗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以大喇叭口期追施为宜。本次追肥占总追肥量的40%~50%,以深施盖严、提高肥效。
6.2.3排灌。玉米穗期气温较高,蒸腾、蒸发量大,需水多,特别是抽雄的前10d左右,对水分要求更高,为需水临界期。此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玉米抽雄至开花期是需水高峰期,土壤相对含水量达80%左右,若此期缺水,会造成“卡脖旱”和花期不遇,所以要及时灌溉,采取沟灌为宜。若土壤水分过多、湿度过大,易导致减产,因此遇涝要适时排除。
6.2.4防治病虫害。穗期主要病虫害是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前)用2.5%辛硫磷颗粒剂15~45kg/hm2拌细沙75~90kg/hm2撒于玉米心叶内进行防治。大、小斑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
6.3花粒期
6.3.1巧施粒肥。一般在抽雄开花前后追施速效氮肥,约占总追肥的10%左右。一般施尿素45~75kg/hm2,打穴深施。也可用1%~2%尿素与0.4%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用量为1 050~1 500kg/hm2。
6.3.2排灌。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以利于开花受精。若天旱要及时灌水,田间持水量超过80%要注意排水。
6.3.3去雄。去雄应在雄穗抽出心叶约1/3~1/2时,以手捏得住、稍微用力即可拔出为宜。宜采用隔行或隔株去雄,靠地边的2行和地头的2株不宜去雄,以免影响传粉。去雄株一般占全田总株数的1/3左右,最多不超过全田株数的1/2。去雄时间以晴天9~16时为好,伤口容易愈合。
6.3.4授粉。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一般在盛花末期、晴天上午9~11时进行,应边采粉边授粉。
6.3.5虫害防治。玉米花粒期常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等,应加强防治。一般用2.5%敌杀死1 000倍液喷洒雄穗防治玉米螟,叶面喷洒50%辛硫磷1 500倍液防治粘虫、棉铃虫,抽丝期亦可用敌敌畏500倍液蘸点花丝防治玉米螟、棉铃虫。
7适时收获
玉米在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且有光泽的完熟期即可收获。
8参考文献
[1] 王海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82.
[2] 汪才莲,杨立英,刘兆生,等.双季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9(7):1574-1575.
[3] 张建立,翟建锋,康建民.气象因子对夏玉米高产创建影响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7):103-110.
[4] 王小春,杨文钰,张超,等.川中丘区套作条件下不同株型玉米高产优质群体构建[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27(2):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