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公共新闻中践行“三贴近”

2009-03-19何建刚

新闻前哨 2009年2期
关键词:三贴近常青布袋

毕 竟 王 兵 何建刚

十人倡议百万人响应,武汉兴起“袋袋相传”。武汉晚报从百姓身边小事人手,联手武汉最大居民区——常青花园,策划实施“袋袋相传”公益活动,引导公众用环保布袋取代塑料袋,使“袋袋相传”成为市民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袋袋相传”由常青花园“传”到武汉三镇,在城区不断深入;又由城区“传”到市郊的汉南等地,“传”到武汉城市圈其他8城市。2008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浓墨重彩推介“袋袋相传”活动。

“袋袋相传”是“三贴近”报道,但也具有公共新闻价值取向。归根到底。它是在公共新闻中践行“三贴近”。

一、成功报道:“袋袋相传”觅知音,荆楚大地官民赞

2008年3月初,武汉晚报记者王兵在采访中得知,常青花园三社区72岁的董少兰等10位太婆,这几年都使用自制布袋。在6月1日全国开始限制产销、使用塑料袋之前,她们准备用家中废旧布料,缝制一两百个环保布袋,拿到菜场集中发放给街坊。常青花园管委会比较重视,准备通知各媒体记者。把这件事宣传一下。报道这件新鲜事,写个小稿子未尝不可,但王兵想找个契机,把这件事做大一点,

王兵一方面向领导汇报,一方面找切入口。上网查资料,对“限塑令”的社会意义,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国家颁布“限塑令”、实施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但婆婆又发布袋这种新闻,做起来可大可小。往小里做,一篇小消息就可以了,其他地方也有自制布袋的自发行为。往大里做,正好切合时代需要,但需要找到好的方式,让新闻更有传播价值,而不是成为说教文章。琢磨半个月,他来了灵感。就把这事提炼为“袋袋相传”,既与“代代相传”谐音,又有环保意识、绿色消费代代相传之意。

“袋袋相传”朗朗上口,容易让接收者兴奋;具有活力,容易进入接收者的记忆系统;通俗易懂,容易让接收者快捷读懂传播内容;容易让接收者相信,这件事情对自己有价值。总而言之,便于口头传播。

编辑部对此十分支持,决定与常青花园管委会联手,发起“袋袋相传”公益活动,常青花园常住人口过10万,在这个平台上做“袋袋相传”,示范意义较强。3月28日,武汉晚报头版头条刊登消息《常青10婆婆倡议“袋袋相传”》,率先报道此事,主题跳出“自做布袋”,转向为“倡议”,拉开“袋袋相传”帷幕,该报先后发稿50多篇,跟踪报道此事。

“倡议”见报当日就有知音致电报社,100多名读者和320名老裁缝报名加盟。3月31日,常青花园街头,66台老式缝纫机呈人字型摆开。领布袋的队伍长达70多米,两小时之内,3000多个布袋“一抢而空”。一些大超市、地产公司、医院、学校加入“袋袋相传”,共认捐布袋40多万个,仅3月29日,中百仓储、新雅集团和名流置业就打伙捐赠17万只。

活动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的肯定,4月29日,市委宣传部联合团市委和市发改委、教育局、民政局、城管局、商务局、环保局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共同发出倡议,号召市民响应“袋袋相传”公益活動,将绿色消费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善腊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支持“袋袋相传”。市教育局以推介“袋袋相传”活动为契机,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珍惜资源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

“袋袋相传”如星火燎燃,短短一个多月内,有20多万志愿者加入其中,加上中小学生,共有百万人响应。活动从常青花园推广到800多个中心城区社区,并辐射到市郊及武汉城市圈8个城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60多家媒体作了报道。

二、成功之道:在公共新闻中实践“三贴近”

(一)成功的“三贴近”报道。

“袋袋相传”报道获得成功,首先在于以“三贴近”的方式,配合两型社会建设,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方针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宣传思想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进行两型社会建设以及限制使用塑料袋,是党的重大决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方针政策,但如果居高临下或照本宣科地宣传,其效果必然是隔靴搔痒,甚至适得其反。

“袋袋相传”报道深入人心,在于“贴近实际”,回答和解决了实践中提出的课题——大家齐心协力制造、使用环保袋;在于“贴近生活”,记者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善于思考,关注重大问题从生活小事着手,使两型社会报道富于生活气息;在于“贴近群众”,紧密联系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切身利益,了解群众愿望——许多市民是支持“限塑令”、愿意使用环保袋的,报道为群众提供了得到环保袋的途径。

记者、编辑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来自人民群众。生活在群众中,汲取生活和群众的营养,肩负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袋袋相传”的成功表明,媒介实践“三贴近”,要坚守社会责任,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找准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与群众现实需求的结合点。

(二)成功的公共新闻实践。

“袋袋相传”可以看作是公共新闻。公共新闻运动兴盛于90年代的美国,它倡导新闻媒体对报道客体的“介入”,主张记者到社会公众中去,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找到解决公共问题的方法。今天,公共新闻早已不是潮流,但它并未消亡,而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迈向“公共参与式新闻”新阶段。

在中国,公共新闻的具体表现,拿通俗的话说,就是媒介“搞活动”,“袋袋相传”也是搞活动;专业一点的说法,叫“参与式新闻”。不管是“搞活动”,还是搞“参与”,目的都是为了与受众互动,让人际传播给大众传播锦上添花。

在进行“袋袋相传”报道时,武汉晚报一方面是报道,一方面是参与公共生活,而不只是超然的观察者。新闻报道和媒介活动结合,在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公共事务,寻求问题的解决对策。

公共新闻又称“公民新闻”。过去,我们强调市民报“飞入寻常百姓家”,受众是“百姓”而并非“公民”,仍旧置身“弱者”(弱势群体)以及“被救济”的地位。中国在走向公民社会,个人和民间组织广泛参与抗震救灾。汶川地震见证公民社会的成长。公民社会是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责任社会,每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权利,也承担法定的义务。公民社会强调,提高成员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规范能力,提高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鼓励他们参与公共活动,树立公共责任精神。

常青花园那10个婆婆,是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决定缝制环保布袋的。常青花园虽然是环境保护部认证的“绿色社区”,但仍一度摆脱不了白色污染之苦:“大风一吹满天飞,树梢草地花花绿绿”。特别是看到报纸上说,仅武汉超市每年就需耗费15万个塑料袋,平铺起来比8个东湖还要大,董少兰惊呆了。晨练时,她把这件事告诉同伴。大家想起从前,人们拎着布袋子、菜篮子购物或买菜,环境是多么美好。为造福子孙后代,她们决定自制布袋子,不仅自己用,还送给街坊用。

在进行“袋袋相传”报道时,武汉晚报也在帮助人们介入社区事务,做积极参与的公民,不做旁观的居民。作为一种公共新闻实践,“袋袋相传”折射出市民报价值取向的悄然转型,从“飞人寻常百姓家”,转变为“飞入公民家”。

(三)在公共新闻中“三贴近”。

公共新闻与“三贴近”有相通之处。首先,公共新闻有个别称叫“共产主义新闻”(邵培仁、李一峰:《论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其次,公共新闻强调塑造公众,而“三贴近”强调教育群众,二者在内涵上是一样的;第三,“三贴近”强调记者深入群众,公共新闻也强调记者深入公众;第四,“三贴近”和公共新闻都要求,媒介寻求变革同社区、社会的关系,新闻不应只是报道事实,客观性不等于超然于世。

限制使用塑料袋和公众旧的生活习惯会有冲突。但“袋袋相传”不是仅仅向公众描述冲突,而是从建设性的角度出发,让报道揭示“限塑”的价值,以及如何配合这起公共事件。“袋袋相传”报道,用公共新闻的实际操作,体现了武汉晚报对“三贴近”的具体阐释和深刻把握。

猜你喜欢

三贴近常青布袋
布袋和尚
沙布袋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如此取暖!
站不起来的布袋
又是酒驾酿的祸!
这种“亲热”要不得!
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