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谈
2009-03-19黄家雄
黄家雄
[摘要]“记录往事”中一篇篇生动的故事,弘扬了社会的主旋律,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于它用典型和形象化的手法宣传了马克主义指导思想,宣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宣传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人民大众的需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荆门晚报》创办的“记录往事”栏目已走过了六年的路程。在六年里,该栏目一直坚持用纪实的手法进行“红色讲述”,所讲述的每一个“红色故事”,都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红色讲述”成为大众传媒中的独特景观
“红色讲述”,就是报社与荆门市政协、市老干局、市干休所一起进行信息源整合,向中国现代革命战争和新中国伟大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奉献者组稿,用他们的笔或口述,讲述一个个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红色故事”。如《回马江汉血洒故土》、《我参加了解放荆门的战斗》、《我军三攻钟祥县城》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在中国现代革命战争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参与了,见证了,奉献了,所讲述的故事只要是见证了历史,具有现实意义,都可以在“记录往事”栏目上发表。
如今,大众传媒在市场化运作中,为了购买受众的注意力,纷纷开办情感倾诉、爱情讲述之类的栏目。由于这类讲述越来越走向低质、低俗、假情假意,其间,不少是灰色的东西,污染了社会的文化环境。将“记录往事”中的“红色讲述”放在现实环境中予以观照,可以看到它是中国大众传媒中的一道獨特景观,令读者注目。
“记录往事”的“红色讲述”为什么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作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有这样几个原因。
其一,在于“红色讲述”申的一篇篇生动的故事,弘扬了社会的主旋律,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于它用典型和形象化的手法宣传了马克主义指导思想,宣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宣传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人民大众的需要。在多元文化生存环境中,人民大众需要情意绵绵的小夜曲陶冶自己的性情,调济情感,但更需要雄浑激扬的交响乐提升自己的精神。鼓舞自己的斗志。人民大众知道,充斥于大众传媒中的那些委靡的、虚假的、低俗的情感讲述是精神鸦片,不仅于世有害,而且最终害己。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还是要靠含有精神钙质的精神文化产品。靠在思想上催人奋发进取的精神文化产品。“记录往事”中的“红色讲述”正是这样的精神文化产品。所以有广泛的影响力。
其二,在于“记录记事”将“红色讲述”本土化,拉近了“红色讲述”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感到亲近、亲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人们看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就在自己身边,倍感珍惜。因而,“记录往事”的“红色讲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其三,提供了平民进行“红色讲迷”的平台,实现了人人的欲望表达。“记录往事”中的“红色讲述”,很多都是发生在普通老百姓身边的事,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所经历的事,体验了的事,这就使“记录往事”的“红色讲述”所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具有一种能够被普通人所接受的感召力;另一方面融入“我能”的意识中,使所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种被普通人所拥有的认同力。让人们看到原来像自己一样平凡的人也能上“记录往事”去讲述讲述,能实现表达的欲望,从而找到自我的价值所在。因而,“记录往事”的“红色讲述”被人们所喜爱,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红色讲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凸显
如果将“记录往事”中的“红色讲述”放在中国社会变迁的现实环境中进行透视,可以看到它所凸显的意义。
1挖掘与抢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用典型与形象手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
从“记录往事”所发表的900多篇文章来看,荆门是一块热土,不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里所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过去,仅靠文史部门有限的人力去开掘,获得的资料极其有限。现在《荆门晚报》充分利用自己的传播优势,广泛发动群众,使本地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到丰富的开掘。其开掘具有一种抢救的意味,因为一些讲述者年事已高,在他们/她们身上所发生的红色故事,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通过“记录往事”栏目的传播,可以形成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鼓舞人们的斗志。
“记录往事”开办的六年里,正是中国处在深刻的社会变迁的时候。这期间,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频频发生,个别地区的矛盾还在激化,甚至出现群体事件。这期间,各种复杂的情况造成人们在价值观念上的多元化和模糊性,很多人在行为方式的选择上,陷入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的社会心理之中。心理浮躁,价值迷失,价值错乱等现象在社会上严重存在。
面对这样的现实境遇,必须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否则会影响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在这个过程中,“记录往事”担当了重要的专业责任,在开掘与抢救的“红色文化”中所作的一个个“红色讲述”,激活了社会的集体记忆、让人们在革命战争的“红色讲述”中,再一次看到,自己的祖国是怎样历经苦难,怎样走过苦难;让人们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红色讲述”中再次看到,我们的人民群众是怎样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团结一心、励精图志、艰苦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今天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大国家:让人们在精神文化建设的“红色讲述”中再一次看到,在过去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中,我们的人民大众是怎样精神饱满、乐观向上。让人们在“红色讲述”中思想得到正确的舆论引导,让人们自觉地用“红色讲述”中所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铸魂。
总之,“记录往事”开掘与抢救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用典型与形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作近距离的感触,在感触中认同、接受、掌握,看到在社会深刻变迁中所出现的困难与过去相比,算不了什么,是可以战胜的,从而摆脱难以承受的心理焦虑和价值迷失,正确地对待现实矛盾,自觉地化解矛盾。这就使“记录往事”的“红色讲述”成为时代变革的解压阀,成为体现时代特征的精神力量的指引,使社会保持稳定。
2通过触摸历史、记录历史,提高新闻从业者的思想境界和专业素质。
开办“记录往事”栏目,使记者编辑有很多的机会走进历史,触摸历史,去聆听、记录与编辑一个个提升人的精神的“红色讲述”,自己的思想境界必须得到提高。
有高境界的思想,就能写出编辑出高境界的文章。这就是,还原历史,尊重历史,真实反映过去特定年代的真人真事,不篡改历史,不歪曲历史,也不夸大历史,客观反映我党在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中奋斗的光辉历程,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记者必须求真务实。
“记录往事”的编辑,记者正是这么做的。其一为了还原历史,尊重历史,在采写每一个发生在荆门境内的重大历史事件之前,都要去钻研历史。了解历史,到荆门市档案局阅读各个时期出版的有关历史资料,掌握丰富历史知识,力求使每一篇“红色讲述”的文章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其二,多方参证,准确核对。如,2004年夏天,一位知情人提供线索说在荆门南桥有位年迈八旬的老人是日本军践踏荆门的见证者。记者听后,当即与知情人赶到南桥采访了见证者,见证者讲述了当年日军侵占他的家乡的情况,并提供了相关的实物。在他的指点下。记者还到几公里外的山上看到了当年日军修筑的碉堡。为了还原历史,真实反映历史。记者又头顶烈日,登上高山,采访了多家农户,多方面听当地人介绍当年的情况。当人们提供的情况与老人讲的一致,才记录下当年所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再如我国荆门籍将军邓家泰戎马一生,2003年病逝于北京。其外孙杨明泉老人向记者讲述了邓将军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记者根据其收集到的第一手材料,写成《邓家泰与陈素珍女士的结发情》一文后没有当即发表,而是向当年曾见证过其事的市领导进行多方求证,待完全核准材料后才在栏目中刊登,陈士榘将军的儿子回荆门看到该文后评价:“文章写得很好,确是实情”。其三,查明身份。为了寻找“红色讲述”的故事线索,该栏目长期开设互通热线征集,线索源源不断。根据重要线索,记者下到基层不是遇到什么人就采访,而是先要对方提供必要证件,查明对象的身份,为的是保证被采访对象所讲述的故事的可信度与真实性。
其实,真实是新闻的原初本色。可在社会的深刻变迁中,却成为新闻的高境界,坚守真实,也是新闻从业者的至高素养,这有很多原因,需要另外撰文探讨。无疑,“记录往事”在六年的时间里开办下来,提高了记者编辑的专业素养,这给当代媒体如何提高记者的专业素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