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寄
2009-03-18刘德福
刘德福
[专题解读]
究竟是自然界大还是心灵大?
我们总是站在自己心灵的陷阱里,越陷越深。越痛苦地挣扎,越成为绞死自己的绳索。
这时,我就敬佩那些古代的文人,他们总是将自己的心灵世界和自然界对接,让博大精微的自然成为驰骋心灵骏马的战场。
燃烧的星空,纷扬的落叶,寂寞的野兽,凄厉的鞭影。他们从自然中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惊心动魄。他们只要抓住头顶的一线月光,就能把自己从深渊中拔出来。
有人从一枝早梅找到了科举成功的预兆,有人在鱼出燕飞的春景中感受到了优游闲适的心情,也有人从门前流水体悟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自然多大,心灵的寄托就有多大;自然多精微,人生的体悟就有多精微。
如是,我也学会了对接。春天要来了,满树的叶子在谛听,风寂静的脚步,微笑的花朵,失明的露珠,隐逸的昆虫。我用悲怆的泪水洗净耳朵,穿过喧嚣的集市汹涌的人流,返回最纯真的岁月。
(一)
早 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赏析
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首联对比,万木是多,孤梅是少,冻是畏寒,暖是高品; 第二联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第三联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 “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
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此联字面意不难理解。然而咏物诗多为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
练习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参考答案
(1)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二)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唐】杜 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赊:远。
赏析
杜甫定居草堂后,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
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这儿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五、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唯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唯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如果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
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这儿非常闲适幽静。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此诗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春天的热爱。
练习
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底;若风急,则燕子禁受不住。)“出”,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