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因个性而精彩

2009-03-18李咏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焦仲卿中学语文个性化

李咏霞

【摘要】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太多的模式和统一,忽视了中学生阅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根据新课标“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等理念。中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倡导学生个性化质疑,珍视学生个性化体悟,激发学生个性化表述”等方面,来培养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个性化质疑体悟表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70-02

某中学就学生语文阅读课的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论是当前的语文阅读课教育状况堪忧:70%的学生喜欢文学作品,但对我们的阅读教学的满意率只有20%,大部分学生认为阅读课枯躁、死板、模式化……反差之巨大、呼吁之强烈,说明了中学生对语文阅读还是抱着很大期望的,内心还是比较喜欢文学的,但为什么学生对语文课堂阅读学习不感兴趣呢?

一、太多的模式和统一,忽视了中学生阅读的多元和个性

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太多的模式和统一。

选文角度、文章阐释是全国统一。通观以往多套中学语文课本,在教材编写上,潜意识深处还是受着“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惯性支配,流弊影响至今,在高中语文教材里尤以议论文为甚。

不允许师生对课文作出独立的自由见解。我们有大体统一的《孔乙己》观——批判科举制度,大体统一的《雷雨》观——揭露资本家的残酷、反动、虚伪,大体统一的《项链》观——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此等。从选文到释文,使得我们的语文教材的“精神空间”极为窘仄、偏狭,缺乏应有自由、大度的“精神气度”。

教法统一,考试模式和试题如出一辙。语文试题的理科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试题答案过分强调标准和统一。据说让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等来做高考语文试题,也只得了区区六十分。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多元性和个性化,使得许多教师急功近利,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在大量的应试训练、答题模式上钻路子。

模式化的阅读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大体一样:大体一样的开头,大体一样的故事,大体一样的主题,大体一样的用词……缺乏中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本来应该有的率性、幻想、奇思、创造,孩子们过早的成熟、老成,包裹起了真实自由的“自我”和“个性”。

要打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模式和统一,就要提倡中学生语文的个性化阅读。

二、提升语文素养,中学生阅读呼唤个性化学习

新课标提出了要“注重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培养”,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这为中学生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指明了目标。新课标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为中学生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指明了出路。笔者认为中学生阅读要实现个性化学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倡自主阅读,激发个性化质疑

“牵牛式”教学是教师设问,把学生往设定的结论中赶。遍及全国的满堂灌成了满堂问。而新课标倡导的自主阅读是学生清楚阅读的要求和任务,每一次自读他可以不由分说,直奔主题:他可以在奔向“主题”的自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而且是在正确的阅读方向和轨道上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在梳理完了重点字词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每人提一个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然后在全班同学提出的问题中挑选有价值的、共同的问题来讨论。有一个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焦仲卿临死前为什么要“徘徊庭树下”?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容易成为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课堂的讨论很激烈:有学生说这个细节体现了焦仲卿怕死,懦弱;有学生说前文提到焦仲卿是焦家的独子,他怕死后家人生活无着,他的徘徊恰恰说明了他的责任感;有学生说焦仲卿是舍不下对母亲的挂念,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对这个细节的质疑说明学生的主动阅读之细致;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经完成了对焦仲卿形象的分析,说明学生的主动阅读之深入。

个性化阅读离不开思辨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标志。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中学生个性化阅读中,质疑是关键的一步。只有激发学生的个性化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提升思辨能力。

(二)注重灵魂碰撞。激发个性化感悟

阅读,其实是读者与作者灵魂间的碰撞和交流。文字的独特魅力就在于,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吸引。一个思想对另一个思想的召唤。

选择阅读,就是选择感悟和体验。阅读是情感体验不断生成扩展的过程,它表现为不断的触动、感动。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个性构成都是不一样,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不能以自己的心得强加给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性阅读,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作者的感受人为地提升学生的领悟。

笔者在教杜甫的《登高》一诗时,为引导学生赏析首颔联,曾这样设计问题:“这两联写了什么景?景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问题抛出后,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回答简单机械,笔者自己也感到教美句却没有让学生品位出美来。后来听一位老师教学此诗时,她这样引导学生:这两联中哪些字词你觉得用得好,请联系你读过的诗文和你看到过的景色来说明。或者哪些字词你觉得用得不好,替杜甫改一改。开放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一个学生分析“天高”的“高”字,说用得好,因为天越高越显出天地的广大空旷,越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渺小,越表现了诗人“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漂泊无依和怀才不遇的孤寂,让她想起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苍凉。这样的分析是任何教参上没有的,笔者猜想,甚至是该任课教师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但开放的课堂引导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化体悟,让学生调动了自己的个性化积累,思接千载。与文本展开了积极的对话,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重视学生主体阅读活动,就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珍视与保护学生阅读的“亲历性”。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是在教师归还的原本属于学生本人的阅读土壤上,自由自在地散步、呼吸、嗅闻、触摸……

(三)联系自身感悟,激发个性化表述

在阅读中我们经常会有“心里一动”的感觉,会觉得阅读到的场景“似曾相识”,会由文学作品联想到自身的经历。有作家称这种现象是“睡着的情绪唤醒起来了,这种心里一动就是一种全新的联系和体验的生成。拥有了这种个性化的阅读,就有了个性化表述的可能。个性化表述的内核是“真”——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巴金说:“我写作的最高境界,我的理想绝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尔基草原故事的丹柯,他用手扒开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高高举在头上。”只有彰显个性的文字,才会显示出它的活力。

笔者曾经听过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我与地坛》第二部分的公开课,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史铁生母亲那深沉而不张扬的母爱。该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母亲为儿子默默地付出,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个细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此基础上,该教师再把教学内容引向学生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亲人们也在默默地呵护着我们。那么,让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情景?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学生完全沉浸在了对伟大亲情的感悟中,动情地宣泄了心中的情感,讲述了一个个真挚感人的细节和故事。比如母亲在自己做作业时把台灯拧得更亮,父亲雨夜接自己下完自习时悄悄把伞向女儿这边倾斜,外婆拿出一直舍不得吃的糕饼给孙子……这些片段组合起来不正是一篇感人的记叙文吗?

在这堂课上,个性化情感很好地内化成了价值观,演变成了学生真实的个性化表述。这样的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表述剔除了毫无意义的“公共话语”和陈词滥调,回归了写作的本质,提升了学生的性灵,是打破套语化写作的根本途径。

今天本是一个多彩多姿的时代,是一个充分施展个性的时代,是个允许大胆创新和探索的时代,是一个自由、民主、多元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呼唤中学生真正的个性化学习,尤其是个性化阅读。

猜你喜欢

焦仲卿中学语文个性化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谈焦仲卿的悲剧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焦仲卿:一个被误读的人物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