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2009-03-18王芳
王 芳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读书现状与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缺憾,论述了读书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人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30-01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里我们所说的文化素质重点是指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
一、大学生的读书状况与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与缺憾
1大学生的读书现状
我们从同济大学一份调研报告中了解到,当前大学生读书存在功利主义过浓、重理轻文的现象,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上海几所高校作了一次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一个大学生这样说,“这是个方便面时代。我们平时无休止地‘啃着数万个单词,眼里跳跃的是无数个数字符号,心里想的是如何快速成功。剩下的时间只够用来看这样一些书——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像方便面一样实用、快速、方便。”即使是阅读文科的书籍也主要集中在小说类,而哲学文艺等书籍则少人问津。
2大学生少读书,人文素质堪忧
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面向21世纪的人才,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东西,这就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低下,将无法承担起开创未来的重任。可以想象一个连华夏历史都不懂的人。英语说的再流利,都无法掩饰空虚的民族文化内涵。弗朗西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张汝伦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生命与读书”中讲到,读书不是因为我要做个有知识的人我才读书,或者为了让人觉得我很有修养我读书;或者说一定场合我可以卖弄我读书。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有这个需要。青年人不看书我很着急,不是说你们不看书,知识就有缺陷,出去会被人瞧不起。让我着急的是不看书就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文明抛弃了。我觉得现在的人们心灵比较粗糙。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提高语言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就是提高心灵和感觉能力。读诗能培养细腻的感情,有了细腻的感情才能更宽容,更能理解和体谅别人。同时,还要为提高修养而读书。
针对学生少读书现象,一些专家学者表示担忧。许多高校老师认为,现在大学里面文理科之间互不搭界,许多理科生认为文学修养与专业距离很远;另外,大学生就业、考研压力大,英语学习负担重,希望学些功利性强、马上能用的课程,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训的途径及其意义
1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存品质,并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实践来转化、推动。
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高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陶冶美好情操,塑造健康自我:四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大学的大学精神和理念,使大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山东大学传统文学修养课教师黄丽珍说,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很难真正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要有自己的人生,对人生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文学教会人表达个人情感,用更丰富的内心去理解世界。不接触文学,可能会有精彩的人生。但精神世界会比较贫乏。在大学阶段接触传统文学必不可少,可以丰富对人生的内心体悟,提高个人表达、沟通能力。她同时认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学生单方面的责任,需要社会、学校、老师都提供好的环境,加以积极引导。
因此,建议高校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资源优势,师生共同参与,大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让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在“施加影响——广泛学习——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2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标志。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跨进高等学府的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成才,良好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逐步具备健全美好的人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