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歧视伤人心
2009-03-17谢浩然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09年3期
谢浩然
“是不是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人都得死,活着就是多余的人?”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小女孩李蕴(化名),发出这样凄凉的声音。令这个小女孩不明白的是,校园里那么多同学,为什么大家都视她为“异类”,不愿和她接近,甚至对她冷眼相待?
李蕴原是安徽肥西县某中学学生。几年前,她不幸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当地媒体对李蕴的遭遇进行了报道,县内外的好心人纷纷为她捐款。在多方求治之后,李蕴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了。在得到医生的许可后,渴望读书的李蕴重新回到了校园。
兴冲冲地回到校园之后,李蕴才发现,她在学校的生活并不比在医院时快乐,相反,她遭遇到冷漠和歧视。下课时,同学们谁也不愿意和她一起玩,在回家的路上、教室里甚至厕所里,她时常看到别人对她指指点点,听到各种对她的议论和嘲笑。
“每天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快快乐乐、自由自在地玩,我羡慕极了,可我没有一个玩伴。下课时,教室里只剩下孤零零的我,我只能站在窗口或者呆呆地倚在门旁……”李蕴的脸上露出了与她的年龄不相称的凄楚。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李蕴的遭遇从某一方面折射出校园内的歧视现象。现在一些家境不好、成绩不理想或身体有残疾的学生经常遭受冷落甚至嘲笑,这反映了同情、宽容和关爱精神在校园内的缺失。专家们呼吁老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以一颗善心去看待不幸者,给别人以温暖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