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海上执法偏爱大型船
2009-03-17
本报赴南海特派记者 常黎明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高 山 本报特约记者 罗山爱
近日中国最大的渔政船“渔政311”号前往南海被外国媒体称为中国宣示南海主权的行为,马来西亚通讯社强调该船是由军舰改装而成,吨位居中国渔政舰艇之冠,并称中国将建造一艘2500吨的海巡船,排水量堪比海军护卫舰。纵观世界海上执法力量,有“第二海军”之称的海上执法部门普遍偏好大型船只,美国、日本和俄罗斯更走在世界前列。
我渔政船常遭外国军舰拦截
在对“渔政311”号渔政船的报道中,外国媒体报道普遍将注意力集中到它的吨位上。美国《海军时报》14日强调,中国派出的这艘渔政船吨位达4450吨,是中国吨位最大、速度最快的渔政船。不过这些媒体却忽略了中国南海护渔的特殊困难。据《环球时报》记者从中国“渔政311”号船上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由于海域面积大、岛礁分布散等原因,执法船只数量长期不足是南海维权护渔的难题。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共有渔政船7艘,在南海执法过程中,我渔政船曾多次遭遇周边各国军舰跟踪、监视和拦截,试图以武力威吓阻止我渔政船只正常执法。外国军舰虽然在吨位上不占优势,但武器装备远远超过我渔政船。此外一些不明身份的外国武装船只也经常骚扰我渔政船。
事实上,与其他国家的海上执法船只比起来,中国派出的渔政船并没太多特殊。海上执法船吨位越来越大已成为各国发展的趋势。
美海岸警卫队战力堪比海军
作为美国五大武装力量之一,海岸警卫队平时不仅要在本土东西海岸及关岛等海外属地施展执法权力,而且在战时还要分担海军的部分权责,在危险海域进行封锁和登船检查,保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因此,美海岸警卫队拥有大量他国海巡部门难以企及的强大武力,尤其是两舷带“USCGC”字样的大型远洋执法舰多达200余艘,实力堪比中等国家的海军。
目前,12艘“汉密尔顿”级高耐力执法船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主力,满载排水量达3300吨,相当于“佩里”级护卫舰。从武器装备上看,“汉密尔顿”级不仅有美海军制式装备的76毫米主炮和“密集阵”近防炮,连“鱼叉”反舰导弹也不缺,如果赶上敌国军舰拦截,它照样能大打出手。“汉密尔顿”级执法船经常出现在大西洋沿岸和巴拿马运河出入口,阻止毒品从拉美流入美国,打击非法移民,甚至还曾在越南战争中直接参与作战行动。美海上警卫队非军方的身份也让它在很多特殊场合发挥作用。去年俄格冲突期间,一艘“汉密尔顿”级执法舰搭载大量物资前往格鲁吉亚,既表达美国对格鲁吉亚的支持,也免去美国军舰介入导致美俄两军擦枪走火的危险。
日海上保安厅偏重大型巡逻舰
与美国的做法相似,日本将日本海上保安厅视为海上自卫队的“白手套”,着力强化大型巡视船的建设。最近向钓鱼岛海域常驻可搭载直升机的“宗谷”级大型巡视船的目的就是防范所谓“中国海洋调查船入侵”。该级巡视船的满载排水量达到3000吨以上,最大特点是海上自持时间长,不像普通巡视船需要专门靠泊补给,尤其是装备有数门30毫米、20毫米速射炮,火力超过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所有类似海上执法船,船上还搭载一架贝尔-212直升机以及两艘巡逻快艇,可形成海空立体监视网。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实力在亚洲首屈一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巡力量长期以打击走私为主要目标,主力多为200吨级快艇不同,海上保安厅在过去50余年里一贯装备大型专业巡逻舰,迄今拥有数十艘排水量超千吨的大型巡防船,它在人才培养、公众形象、效率增进等软件建设方面也走在前面。
俄边防局船只由“海军转正”
与财大气粗的美日不同,俄罗斯将大量海军二线舰艇“转正”到海巡部门。目前,俄联邦安全局下属的边防局主要负责海上执法任务,他们拥有从俄海军整建制划拨的大型舰艇,其中包括3200吨级的“克里瓦克”级护卫舰和1500吨级的“格里莎”级反潜舰,这些军舰大多拆除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等用不上的武器,保留威慑性火炮。俄海事专家认为,俄罗斯与外国的海权对抗普遍以船只冲撞为主,和舰艇先进程度没有太大关系,即便发生交火,多数也是近距离炮战,俄海巡边防船多是由海军转变而来,在吨位和火力上都不吃亏,一旦与外国海巡船发生交火事件,俄方甚至在某些方面占有优势。不过,这种“换招牌”性质的海巡船只往往存在执法过度的弊端。今年2月15日俄边防船就用30毫米速射炮连续射击近500次,导致货轮“新星”号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