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天堂”重压下服软
2009-03-17
本报驻瑞士、加拿大、英国特约记者 赵大年 陶短房 卫敏思 本报记者 何申权
曾经“风光一时”的“避税天堂”现在成了被人“喊打”的对象。4月2日将在伦敦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很可能列出一个全球“避税天堂”和不合作金融中心的“黑名单”。迫于巨大压力,老牌“避税天堂”瑞士近日作出“不再坚持银行保密法”的姿态,甚至原本最“顽固”的列支敦士登等国也开始松动立场,喊出“微调”口号。对于“避税天堂”出现的松动,英国首相布朗认为是“避税天堂末日的开始”,表明“各国在信息交换的道路上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避税天堂”20世纪初在全球只有瑞士一家,但一个世纪之内最多时却滋生出近50个,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与被西方纵容惯了的“避税天堂”较量多年,但效果甚微。当一场金融危机触动美国与英法德等欧盟大国利益时,它们的谴责才让“避税天堂”真正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开始服软。不过,也有专家担心,虽然这些“天堂”即将走入末路,但一旦全球经济好转,它们还会“死而复生”。
“避税天堂”引发众怒
瑞士、安道尔等多个位于欧洲的老牌“避税天堂”开始服软的举动,引起了瑞士媒体的议论。瑞士《日内瓦论坛报》的文章认为,欧洲正热炒“避税天堂”问题,彻底改革银行监管机制中有利于“避税”的执行环节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每日导报》等媒体总的倾向性意见是,今后瑞士在打击恐怖主义、洗钱、跨国欺诈等犯罪活动时既要坚持银行保密制度的核心,又要顾及美欧政府与国际社会对此的担忧。
“避税天堂”曾让很多国家对其“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瑞士最大商业银行UBS(联合银行)海外业务部资深主管佛里德利克告诉记者,除了台北法院在审理扁家弊案时曝光陈水扁的儿子、儿媳在瑞士洗钱外,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和前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蒙博托等都在瑞士银行有来路不明的私人巨额存款。“9.11”事件后,传说中的个别存款案例也与恐怖组织有关;洗钱案例与某些国家的贪官相关联;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垮台后其家属在瑞士银行数亿瑞郎财产被冻结;俄罗斯指控尤科斯石油公司前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诈骗、逃税、洗钱等犯罪活动的最终线索也在瑞士。这些例证都与避税条款密切相关联,因此瑞士遭到很多国家政府的严厉指责。
国际上对“避税天堂”最尖锐的批评是———“逃税者、犯罪分子甚至恐怖分子可利用的空间,不明财产的窝赃点”。英国《卫报》3月12日在报道“避税天堂”将面临整治的消息时分析说,逃税对于富国经济的影响已经很坏,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穷国来说损失更是灾难性的。有评估认为,发展中国家每年因公司逃税的财政损失多达2500亿英镑。
欧洲的“避税天堂”列支敦士登,因为利用银行保密法向外国客户提供避税等“灰色收入”,经常引发邻国不满。今年初,被一起逃税丑闻弄得火冒三丈的德国政府索性花了几百万欧元,从列支敦士登LGT银行收购犯罪嫌疑人秘密保存的客户资料。事后,英国等多国相关部门也和德国同行接洽,试图分享资料,这表明受到伤害的欧盟国家对“避税天堂”的态度越发一致。
声讨“避税天堂”的声音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被欧美国家喊到了极点。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说,首相布朗近日痛批“避税天堂”,原因就是英国的中央财政也在这个问题上吃了不小的亏。部分英国企业考虑到避税和降低经营成本,把旗下商标品牌转往瑞士等国,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说:“这势必会让英国经济出现实力流失,同时对就业造成不利影响,这对英国低迷的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英国民众的质疑也给政府造成压力,有英国网民表示不满说:“为什么富人有权利寄居海外小岛避税享福,政府不闻不问,相反不断从低收入群征税。”
据英国《金融时报》13日转述经合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说,仅全球“避税天堂”的离岸银行业拥有的资产就高达11.5万亿美元,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倍。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举例说,2007年法国摇滚明星约翰·霍利迪移居瑞士,轻松地逃避了数百万欧元的唱片版权税,法国人指责瑞士是对邻国的“抢劫者”。除了英国首相表示“避税天堂末日将开始”,法国总统萨科齐近日也流露出要封杀“避税天堂”的想法。
欧洲经济学者认为,“避税天堂”存在的原因在于其投机性的政策制定和国际社会的监管过于宽松。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也表示将推行一项有关禁止利用“避税天堂”避税的法案,该法案每年能为美国政府带来最多高达500亿美元的额外税收。美国司法部官员3月初还透露,不排除政府起诉某些瑞士银行高管的可能。
“避税天堂”形形色色
人们通常把那些政局稳定,但因缺少资源和工农业薄弱“被迫”在税收等问题上做他国文章的国家和地区称为“避税天堂”。但按经合组织2000年6月公布的标准,只要有下列“情节”的国家和地区就是“避税天堂”:对金融或其他服务所得不实行所得税或只有名义上的所得税,或将本地作为非居民逃避其居住国税收的场所;不能有效进行信息交换;税收制度与税收征管缺乏透明度。该组织认定的“避税天堂”最多时曾有将近50个。
历史最悠久的“避税天堂”是瑞士,号称“国宝”和“避税天堂标志”的《银行保密法》1934年正式通过。当时的背景非常特殊———实施此法的目的在于吸纳战争期间的大量巨额财产。《环球时报》记者从瑞士金融博物馆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初,欧洲国家反犹情绪抬头,很多精明善算的犹太商人把财产提前转移到了中立国瑞士。善于理财的瑞士人为了吸纳更多外来财产,于是出台了《银行保密法》。根据此法,任何储户都可选取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在瑞士银行开户存储款项。储户不但被允许使用化名,而且还允许只使用数字或密码来代替真姓实名,甚至以虚拟的办事处、公司、代理机构等形式开户,财产的真正拥有人可以做到永不露面。根据该法,银行方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泄露储户秘密,任何压力都不能构成解密的理由。凭借着这部特殊的《银行保密法》,瑞士受益颇多。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小国瑞士现有470多家银行,5000余家分支机构,是全球银行密度最高的国家。瑞士银行业每年至少能创造国家GDP总值的14%。
“避税天堂”形形色色,如欧洲的列支敦士登、摩纳哥等公国,因为王室的财政需要,逐渐将本国领地建成“避税天堂”。而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则是因为长期为殖民地,没有税收自主权,宗主国为便利自身,制定了有利于资本输入者的税法和管理制度,进入现代后当局觉得有利可图,就将这种制度延续下去,成为“避税天堂”。在全球“避税天堂”中,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注册要求最低,监管力度最小。在英国媒体的广告宣传中,一提到维尔京群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低税率”3个字。在世界地图上,英属维尔京群岛只是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小点,但这个仅有15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汇集”了近40万家公司。在那里,最低花300美元就能注册个公司,但此后当地政府却能从这些企业赚到不少手续费、执照费。还有些“避税天堂”纯粹因为别无生财之道。如太平洋岛国瑙鲁,面积只有20平方公里出头,经济原本靠开采鸟粪,后来鸟粪资源渐趋枯竭,眼看“国将不国”,便硬着头皮挤上了“避税天堂”的行列。
未来还可能“死而复生”
“中国应该支持要求‘避税天堂信息公开的呼声,不要被国内既得利益者绑架。”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梅新育把一些“避税天堂”的做法比喻成“这实际上是挖这些企业母国的墙脚”,因为到了这些地方注册之后,企业真正的母国就无法得到应得的财政回报。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一直有呼声,要求这些离岸金融中心承担更高的信息公开的义务,但遭到既得利益阶层和既得利益国家的强力阻挠,至今没有大的进展。梅新育还告诉记者,由于“避税天堂”的问题涉及面太广、太深,只要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的资本家不遭受重创,这个问题就不可能消除,他们可能会极力阻挠,也可能用变相的方式规避监管。
法国“法兰西24”电视台近日评论说,决定“避税天堂”命运的关键并非各国压力或“避税天堂”自身意愿,而是需求———20世纪初的“避税天堂”只有瑞士一家,正是后来旺盛的需求才让“避税天堂”遍地开花,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所导致的高税收,又进一步刺激了这种需求。只要需求旺盛依旧,“避税天堂”就不会彻底销声匿迹。
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菲尔德博士认为,在国际市场上欧美曾经纵容“避税天堂”,也从中获取利益,但“避税天堂”在全球金融危机不见好转的背景下,势必会成为被“喊打”的对象。他认为,“避税天堂”源于国际金融管理制度的松散和不透明性,以及各国之间在该问题上的保护主义经济政策。菲尔德建议,在全球实体经济遭受打击、资本流出现短缺的情势下,各国目前首先要在税收制度上做到公平和透明化管理。但他担心,如果未来几年国际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又不能在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上拿出公平性方案,那么“避税天堂”还会死而复生。
对自身遭到的质疑和指责,瑞士国内这次也感到有些“委屈”。瑞士联邦轮值主席兼财政部长默茨仍强调,保密制度是瑞士银行的立业之本,除了配合刑事调查的客户资料外,银行不会建立客户资料自动转移系统。瑞士银行协会对政府的决定表示赞同,并希望国际社会能停止把瑞士说成是国际“避税天堂”。瑞士《新苏黎世报》11日也发表评论认为,旨在跨国洗钱和偷税逃税的银行客户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甚至还有瑞士官员认为,瑞士其实是从欧盟的“错误”中获利,因为其他国家实行高税率制度的做法是不对的,“瑞士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个国家实行的是无与伦比的税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