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正确的语文教科书

2009-03-16谭山山

新周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李银河挑战者棒棒

谭山山

把进城打工的农民称为“打工仔/妹、“捞仔/妹”?肯定是政治不正确的,应该称为“农民工”。不,“农民工”还不够政治正确,应该像深圳那样称为“特区建设者”、像东莞那样称为“新莞人”,像重庆那样把“棒棒”称为“力哥”。

李银河老师和本山大叔打起了口水仗,起因在于本山大叔春晚上的一句台词“不是精辟,是屁精”。李银河认为“屁精”的说法是对同性恋人群的歧视,属于“政治错误”。其实,李银河所指摘的“政治错误”,并非意识形态的错误,她想说的,应该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个说法,那就是“政治不正确”。“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亦写作Politically Correct,简称PC)这个术语产生于美国,据称最早是1975年由美国全国妇女组织主席卡琳·迪克劳提出的,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民权运动的一个成果。“政治正确”的精髓是反歧视,对于客观存在的差别包括男女差别、贫富差别、体力智能差别、种族肤色差别、性取向差别等等,提倡在主观上应该平等对待,并进而发展出一整套禁止歧视弱势群体的语言禁忌。有中国网民调侃说,所谓PC,简而言之就是“妓女”不能叫“妓女”,那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也不能叫“鸡”,那是对动物的歧视,应该叫“性工作者”。

在美国种族问题是大问题,于是在这方面对政治正确性的要求也特别高。去年圣诞节共和党一议员送出的CD中收入一首名为“奥巴马这神奇黑鬼”(Barack the Magical Negro)的歌,结果引起轩然大波,就连共和党成员都谴责他。要知道“Negro(尼格罗,亦有黑鬼之意)”这个词因为含有贬义早已被弃用,现在政治正确的叫法应该是“非洲裔美国人”。还有,为了表示对非基督教人士的尊重,美国人现在已经不轻易见人就说“圣诞快乐”了而是改说“节日快乐”。

政治正确用语是需要学习的,因为这些中性的、不含感情判断的语词是生造出来的新词。比如胖子应该被称为“热量强化者”,秃顶或谢顶的人应该被称为“头发受损者”。当然这套语言禁忌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一是描述一个人的身体特征,可以套用“××受挑战者”的句式来描述:残疾人是“体能受挑战者”、瞎子是“视力受挑战者”、白痴是“心智受挑战者”、矮子是“垂直受挑战者”、胖子是“平行受挑战者”……二是淡化性别特征,比如不应该只说history,还应该提倡说herstory:不说chairman,而应该说chair。三是适度拔高,比如家庭主妇的升级版是“家庭工程师”,清洁工的升级版是“卫生工程师”,据说北京有把电梯工(就是问你要到几层、找谁家,然后用小棍棍戳楼层数字的那个人)称为“垂直交通指挥员”的,嗯,很好,这位同学已经学会举一反三了。把宠物称为“非人类同居伙伴”也很有创意,真正做到了人与动物的平等。

政治正确这个东西近年来在国内也开始流行,最近的例子有李银河老师,此前孙海英老师说同性恋是犯罪,有媒体人批评他政治不正确。把进城打工的农民称为“打工仔/妹”、“捞仔/妹”肯定是政治不正确的,应该称为“农民工”。不,“农民工”还不够政治正确,应该像深圳那样称为“特区建设者”、像东莞那样称为“新莞人”,还有,像重庆那样把“棒棒”称为“力哥”。“请为老弱病残孕及有需要的乘客让座”也是政治不正确的,像广州这样的城市已经改为“请为有需要的乘客让座”。

不过,太过于讲求政治正确,往往会有反效果。厉以宁先生曾说穷人应该称为“待富人”,引起网民的激烈反弹:那么下岗者是不是应该叫“待薪者”、光棍叫“待娶者”、贪官叫“待廉者”?这就好比把罪犯称为“社交隔离者”、精神病患者称为“精神探索者”、丑人称为“美感受挑战者”、吸毒者称为“化学受挑战者”、死者称为“生存受损者”—样,不仅仅是矫枉过正,还近于恶搞了。

所以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这个说法政治很不正确)往往标榜自己的政治不正确,美国历史学者托马斯·伍兹2004年出版的美国史书,就取名叫“美国历史之政治不正确指南”。而且,你政治正确了,被你政治正确对待的所谓弱势群体还未必乐意,许多美国黑人就对被称为“非洲裔美国人”不以为然。马丁·路德·金还自称“尼格罗”呢,那照此逻辑,美国白人就应该叫“欧洲裔美国人”才对。说到底,这些标榜政治正确、号称在言辞上消泯差别的人,恰恰就是最在意差别的人。

猜你喜欢

李银河挑战者棒棒
图解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
吃饭
棒棒哒
王小波的情话
李银河教科书级别的秀恩爱:“大侠”是上帝派来拯救我的人
原谅,但不要勉强
力有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