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艺青”到“科青”
2009-03-16胡斐
胡 斐
“科学松鼠会”和“格致科学网”,一个在国内搞热闹的线下活动,一个在国外安静地广纳人才,他们用网络传播手段,让“科青”成为“文青”、“艺青”之后的又一种流行。
自2008年4月28日“科学松鼠会”正式上线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它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群体博客的概念,图书、线上和线下活动都在陆续开展。负责人姬十三从一个神经生物学博士、一个上大学时内向的理科生、一个给各大媒体投稿的科学作者,逐渐成为一个经营者。
把科学传播做成事业,在中国这一切都还刚起步,从几个科学网站上就能窥见一丝苗头:曾经是国内最好的科学网站“三思科学网”目前已经很少更新,基本停了;“科学网”专业性强,由于是科协工作者自娱自乐的内部网站,普通大众参与性不强;坚持做科学网络传播的还有“格致网”,站长冯衍已经是两个小女孩的父亲,目前在瑞典工作。“格致网”的作者基本都在世界各地,连聚会都困难,相比热热闹闹的“科学松鼠会”,“格致”一直在安安静静做事。
一切从“寻找同类”开始
2005年1月,博客作为网络媒介刚刚兴起,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冯衍发了一个贴子,希望找到散布在各处的“同类”。他曾经在中科院物理所工作,接着到日本电器通信大学读博士后,目前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做激光导引星方面的研究工作。冯衍非常想发现一些物理方面的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博客,但极其困难。如果建立一个专门的圈子,由于互相间的促进,博客上的专门知识就会繁荣起来,“就像云层里雨的形成,只有水珠预先达到一定的尺寸,才会逐渐增大,否则又会消失”。不少人的回应让他有勇气在大半年后,组织起一个群体博客,当时叫格志。在那个贴子后面跟贴的尹璋琦(网名zqyin)、马跃(网名mayue)、vitamin、hui以及冯衍5个人,成为格致最初的成员。
格致目前是一种接受投稿、随时刷新的群体博客形式,日常管理主要是看看有没有投稿满足发布的要求。如果有作者发布了一定数量的文章,对格致有一定了解,再考虑是否接收为成员。成为成员后,发布博客,就会直接贴出来。由于管理比较松散,格致的作者群一直不太稳定。
1998年,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学生嵇晓华读到理查德·道金斯写的一本《自私的基因》,那本书对他的影响很大,理查德·道金斯是牛津大学“查尔斯·西蒙尼教席”公众理解科学教授,直白一点就是致力于科学传播。“用科学敲开媒体的门”,嵇晓华当时产生了这样的念头。
2004年年底,他以“姬十三”为笔名进行科学写作。“很盲目地投稿,我是理科生,跟文科生没什么交流,甚至不知道要去哪里投,只是外围人想进入媒体行当的尝试。过了两个月,《牛顿科学世界》的主编唐云江给我发邮件说,你这个东西能看出文笔不错,有科学背景,但不符合媒体的要求。我就重新写了一篇给他,登出来了,算是我迈进这个门槛了。”
2007年11月他在Google上建立了“松鼠会”内部论坛,通过朋友推荐来灌水的越来越多。到了2008年年初,姬十三开始有意识地去挖人,他的主要方法是去博客和豆瓣里看,觉得这个人可能会是圈子里的,就邀请:“我们有这样一个组织,你来玩玩吧。”
到2008年4月,论坛里的常客达到六七十人,但组织十分松散,“想做点什么”的意愿始终无法很好地执行下去。后来,姬十三从上海到北京定居,联系了北京的网友见面,那天来了25人,商量出了做群体博客的方式,北师大天文系学生Gerry自告奋勇做技术支持。此后,这个小组织开始有了明确的约束,申请人必须回答三个问题,提交一篇文章。
“你期望中的松鼠会是什么样的?”、“你能为松鼠会做什么?”、“你理想中的科学传播是什么?”这一个问题,已经不限于一个仅停留在网络平台上的组织想做的事了。
从网络到现实
松鼠会在这大半年发展得很快,已经有了三个大动作:一、获得了“德国之声”全球最佳博客和中文博客两项大奖(格致网曾获得过后一奖项的提名);二、获评2008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三、出了本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米是甜的》。有人开玩笑说,松鼠会是从“发灾难财”起家的,当地震、毒奶粉、蛆柑橘事件出现以后,松鼠会博客上的文章受到更多关注。“包括周老虎事件出来以后,很多人去学相片分析技术,这都是科普工作者的机会,利用这样的契机把人们的关注点拉过来,包括神七上天、奥运科技,我们每次都会做相应的工作,也算是机会吧。”
姬十三现在每天的睡眠时间在6小时左右,他在一家网站任职,要坐班,晚上基本两点以后才睡。忙的时候,每天下班都有饭局,见朋友、谈事儿、聚会等等,有的时候忙到夜里三四点才睡下。松鼠会除了常规文章还有同定活动,比如被称为“小红猪小组”的翻译计划,每周翻译一些文章;也有每周问答栏目Dr.U,这些网上的文字还要编成文章给媒体,工作量很大。“我们最近也在准备做字幕组,科普片的字幕组;每次遇到突发事件还会组织大家来写有主题的文章:还有入会的申请要接受;我们还会到各个学校去做宣讲,做一些招人的活动。”
这些都仅仅是线上的活动,线下目前还有两个常规性的活动,小姬看片会和小鹿读书会。现在有图书了,加印、宣传,其他几本书的计划,与各个媒体的合作,都列在姬十三的日程表上。
今年是国际天文年,姬十三琢磨着做一个天文月,集中做一些天文活动;达尔文诞辰200周年、《物种起源》150周年,又想做达尔文月,在这一个月里让公众了解真正的进化论,包括联系一系列大城市的讲座和线上的达尔文网站。“这两个是今年的主线,今年在上海还会有一个走进博物馆各个展览室的小分队,叫‘达文西嗒嗒嗒小分队,这些活动很占精力、花时间的,虽然都有主要的负责人,我也要帮他们做一些协调工作。”
联系场地、邀请嘉宾、活动发布、媒体、流程、证书、签名、发言、小礼品都要一一去落实,姬十三在做一个小型会务公司所做的工作。
“我现在觉得这已经不是十几—:十人的小圈子活动了,达到了上百人,要在媒体上发公告,已经迈入比较大的活动范畴。”姬十三今年最想做的事情是建立一个全职团队,有自己的编辑、记者、技术人员、美工,把人员都稳定下来,有一些资金能付给他们报酬。
科学青年的决心
杂事越来越多,又没有盈利模式,所有科普网站都必须找到一个可持续的办法。
2008年11月,格致网三周年的时候,冯衍一度坚持不下去了,在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决定让格致继续存活,对于科学传播的一场大讨论也由此开始。在2008年11月8日科学博客圈的聚会上,包括松鼠会、煎蛋网、奇迹文库、科学网等民间网络传播组织集思广益,让冯衍找回了信心。
姬十三同样也很感慨:“没有人想到松鼠
会能做到今天这个样子。”当年读本科时,60%的同班同学都出国了,他当时去一个差不多相等的学校读研,大家都很不理解,“换个城市以后不一样了,接触到的,看到的不一样了,能让视野打开,其实做科研是在一个很狭小的领域里面,可能越钻越黑,越钻越深。把科学和媒体结合起来,没那么浮躁,既有科学的背景在做事情,又能看到很多其他东西,我觉得很好。”
“科学传播”与生活的结合目前在中国并不好,普通人需不需要科学传播?需不需要科学知识?都还很有疑问。
“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跟旁边人说,我认识这颗星星,或者我知道这个星座,是一件很炫的事情,这跟知道一个音乐大师,知道某个球星,感觉是同等的,只是这类没被大众意识到,我希望五年、十年以后,科学青年也可以变成一个比较受到重视的群体,会有很多人想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我希望科学是能被随处谈论的事情。”姬十三说。
科学传播在中国
目前中国科学的瓶颈在于内容制造,真的漂亮文章、好看的视频,媒体需要,大众也愿意看,这不是短期内能培养起来的。
关键词一:科学的定义学是什么?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不是科学问题。
姬十三认为,很难说“什么是科学”,但能清楚地说明“什么不是科学”,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实验不能重复,它就不是科学。
冯衍引用了一首小诗:“有条蜈蚣乐优游,不巧碰到小蟾蜍。蟾蜍心情好得很,说:‘请问,你哪条腿先走,哪条腿后走?蜈蚣一想起疑心,心神不定掉沟里,从此以后不会走。”
摘自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的一次演讲,费曼说:“我这一生都在研究科学,都知道什么是科学。但等我要来告诉你们‘哪条腿先走,哪条腿后走,我就无法做到了。甚至,我担心会跟那首诗的比喻一样,等我回家以后,从此不知道该怎么做研究了。”
“我也不希望从此不知道如何做研究了。”冯衍说。
关键词二:科学妄想家
这是方舟子对“民间科学家”的称呼。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对这一类人的归纳是:他们认为自己是天才;他们认为和他研究同一问题的专家全都是一些傻瓜;他们认为自己受到学阀的歧视和打压;他们竭尽全力攻击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最确定无疑的科学理论:他们的著作荒诞不经,大量使用杜撰的术语,就像是“疯话”。
他们通常没有受过所“研究”领域的科学训练,却又声称做出了重大科学发现。比如声称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而陈景润的论证有问题的人。这是科学类网站面临的一个问题。
“科学妄想家”的口水和孜孜不倦的“奋斗”,直接促使格致放弃开放社区的路线。
而松鼠会,由于有入会审核制度,目前与民科的直接较量还比较少。他们本来想过做一个“科学捉虫小分队”,到处去找科学常识错误、市面上的流言,专门来批驳。
关键词三:科学环境
在国外长期生活的冯衍认为,虽然也沾染了浮躁的气息,但中国的科学现状是很不错的,不管是经费投入,还是年轻人的培养,从发展趋势来讲,外国人羡慕着呢。
姬十三认为科普工作者现在的环境在变好,“很多媒体在用我们写的稿子,随着国家整体受教育人数的比例上升,对科学的认识会升高,是在往好的方向走,在这种好的趋势之下,作为科普的内容输出者,能不能顺势做一些事情,接住这个势头,如果还在吃老本或者守旧的话,就失去了这个机会。”
喜欢科学的人很多,官方当然也希望普及教育,只是中间的桥梁没有搭起来。姬十三说自己做的就是这个工作:“目前中国科普的瓶颈在于内容制造,真的能够写出漂亮文章的作者,能够制作好的视频的人,媒体都需要,大众也愿意看,这不是短期内能培养起来的。”
网络上的几个科学站点
ScienceBIogs
(http://scienceblogs.com)
德国的科学家群体博客,Seed杂志的一个合作项目。共有过去24小时、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环境、人文、职业与教育、政治、医药卫生、脑与行为以及技术十个板块,是一个较为全面的、专业的科学博客。它还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表达观点的平台,不带有任何阶级和宗教色彩,是科学家们科学观点的释放,没有任何束缚的真实表现,这也是支持它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Ology
(http://www.amnh.org/ology)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向儿童开放的基因科学网站。画面色彩艳丽,生动有趣,将动植物自然地融入其中,晦涩,严肃的科学话题瞬间变得通俗易懂,符合孩子们的审美观和接受范围。除基因科学外还涉及考古学、天文学、生物学、地球科学、遗传学等其他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还设有专区讲述世界科学的前沿话题。它还开辟了一个科学家问答栏目,孩子们可以任意提出科学疑问,自有专家来解答,为儿童求知欲的满足提供了不少便利。
The Panda's Thumb
(http://pandasthumb.org)
与著名进化论者、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伊-古尔德的著作《熊猫的拇指》同名的一个博客。左图右文、图文相间的行文模式显得新颖而充实。该博客创办人之一、堪萨斯公民科学协会主席Jack Krebs说,博主是一些对“智能设计”和上帝论者运动最博学的观察家和科学家,话题本身的特点也能引起那些对于进化论和神创论感兴趣的人们的关注和渴望,人们也需要那些有思想性的分析。
(辑/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