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博客命名与点评

2009-03-15乔淑英

飞天 2009年24期
关键词:博客主人

乔淑英 周 宏

“博客”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根据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底,在中国2.98亿网民中,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用户规模为1.62亿人。[1]博客创作的主体除了少部分各界名人外,大部分为平民博客。作为一种大众自娱自乐的开放创作,博客已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方方面面值得关注研究,本文拟就平民博客的命名与点评进行初浅探讨。

博客名一如人的姓名,大家在注册时都会有一个用户名,这个名由数字、字母或数字与字母的组合构成,开通博客后,大家可以用这个名,也可以修改为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当博客主人登录了自己的网上家园后,到同一个网站注册的博客里走走,就会留下踪迹,留下的脚印就是这个或雅或俗、或美或丑(有意)、或用心或省心的名号。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多数人不识对方的真实身份和面孔,大家在选择浏览那些未知博客时,很多是观其名察其图(名字附带的题图),或则在他人文章点评里发现一些特别,然后循着名号的足迹上门,这样,名字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凸现出来。

博客名号从一字到五字及以上(较少)不等,很多名字会营造出一个情景结合的意境,从这些意境情境,读者一定程度上能够感知主人的倾向、观念、喜好、个性等等,比如清风明月、静夜听雨的宁静;冷月与清影的凄美;丁木小屋的田园风;沧海一粟、人海一舟言其渺小而述谦虚,淡如竹、风雨远方、雪落无声、月下品茗是一种状态和心境。

很多朋友注重网上家园的寓意,比如小屋、园子这样的物象,配上主人精心选择的衣服装扮,温馨而有情调,引人向往。还有以主人的身份命名的,梅花坞主,桃花源主显示着主人的诗意品味。也有以自然界里的动植物命名托物寄托情思的,蝌蚪、骆驼、孺子牛、青竹、小草,麦子、豆子等等的,或言志或书心境,这些名字亲切,加上主人勤劳“种植饲养”,博客里人气很旺,生动活泼而绿意盈盈。

有的博友名字里能读出一种理想心志与身份寄托,比如君临天下、军中马、楚天舒的气概心胸,尘缘客、樵夫,南山居士、休闲人的淡泊,还有有泪也不哭、单身无罪、笑看红尘、大漠独行等则标榜一种生活姿态。

很多五字或者以上的,则直接用古诗词里的句子借用其意境,浏览者会以被借用诗句的情怀印象之,如一颗开花的树、寒塘渡鹤影、孤舟蓑笠翁、清泉石上流等等,借用这些诗句往往和主人的偏好有关,观者也能从名字多少读解主人。

还有一些有个性的名号,好奇心驱使打开网页后,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比如打开自称巫婆的主页,里面并没有什么毒苹果之类,而是一个诗画都好还能篆刻的张(爱玲)迷,在那里读到了“因为喜欢所以慈悲”非常小资的情调美文。愚顽村夫非愚少玩,细细阅读,有很多人生感慨智者的思考,大白兔吃奶糖孩子气的名字看着就是一个有滋有味的人,果真如此。

有一些省心的博友,干脆就用自己的注册名,字母加上数字的组合,这样的名字记起来有点难度,反正上网写博主要是一种自娱自乐,也就随这些朋友的心意,说到底,如果是老朋友或者心性品位相近,想记住这些名字多难记都会记住,而有的博客起的名字很好听,但没有多少吸引人的内容,会逐渐被人忘却。

博客点评,就是阅读博客创作后留下的评点与意见。从收束的角度看,只要在博文里留下点滴印迹的,都应在评点之列。也许这位浏览太匆匆,也许那位更看重体态语的丰富与表情,不管如何,过客的行止取其自我快意,来去潇洒,只留意尘泥鸿爪,有失宽容。

从繁简上说,点评有长有短,似乎与文之长短没有多少关系,全在点评主体。或取有感而发,或则捧场鼓掌,如此,点评有时就分不清树干树枝了。最简短的点评可能是一个竖起的拇指示强,或玫瑰花的示爱(宽泛的),简洁干脆,意到就好。标点符号的感叹号也可以单独使用,还有活泼泼而意味深长的省略号,都可以视为一种快意干练的表达。下面跟着就是符号和手势外加的“顶”“喜欢”“欣赏”之类了,比之符号类,这类点评图文并茂,好像看到朋友在调皮眨眼连说带笑。说到繁的,也有不少,一首现代诗或者古诗,特别是后者,短短的几行,人气旺的博客里,跟篇的评点,完全可以把创作的主体建筑淹没,那样的作者周围常常有着一批思维活跃文体或思想志趣志同道合的文友,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唱和切磋,网络使大家没有了时空的概念,如现实里一起游园的簇拥赏花诗会,又似三五朋友的吃酒行令。除了诗评的热闹,再比较长的博文点评可能就是作者文中的思想、情感能引很多人共鸣的,也可能是有争鸣的,众博友们在文章后面频频感慨,一发而不可收,有时还出现跟风的众评,这一下子热闹了,点评栏里一环套一环,层层盖楼,熙来攘往的风景羡煞一个个过路人。

从语法文体上说,点评,是点也可是评,点可取其点化也可取其一点,这里可理解为一句话、几个字都可以,评则可洋洋洒洒。配合长短姑且分为符号点评、词汇点评、句子点评与段落点评。联系文学创作的文体,又有散文点评、诗歌点评,小说太长了,戏剧式的点评也不多见,这一类划分还是以散文点评最多,散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如果把议论文列入小品散文,点评应该是这类,毕竟正宗。古代金批毛批,也还有更远的溯源。另外还有诗评,飞扬灵动的思绪隔着荧屏飞翔,分行书写的句子,流淌泼洒出倾情,这样的点评因占据空间位置多而抢眼。

从语言上体味,点评的语言或感性或理性。感性的语言活泼生动,表情直露坦率,很容易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由着情感人们从陌路而识而友的情况很多。理性的语言源于思考的缜密与纹路的清晰,生发于点评者对作品的深刻感悟,感悟由作品而升华或迁延,很受创作者的注意,如果来自不相识的朋友,那一定会有回访探究,而后互动回访,彼此的家园又热闹起来。从语言风格上衍生的还有诙谐幽默风和庄重典雅风,前者属感性,后者趋理性,还可以有书面古典与口语白话的区分,这样的语言风格,朋友们一体味就能识出。

再及点评的作用,网络上除了个别的自芳自赏作者外,多数作者会关心一篇博文推出后的反响,这里一个指标是看点击量,一个是看点评。自娱自乐的准作家们体验创作发表带来乐趣的同时,也体会着被承认的高峰实现需要。

点评是桥梁,它可以密切旧友,结识新朋。博海里以点评识人鉴人很常见,大家从不相识到老相识一般不是几句泛泛留言就能完成的。如果想在茫茫博海里结识几个陌生朋友,就请你不要做博客里频繁进出的匆匆过客,而是要留下墨宝,那样你不但会借着友人的文章播撒你的智慧还会赢来珍贵的网络友谊。

点评是桥梁,它利于沟通和了解。循着对文之点评脉络以及屡屡的回复,彼此思想的火花迸发,智慧的光芒闪烁,尘埃落定后收获的灵感妙句历历可数清晰可见,博友们把稍纵即逝的交谈灵感通过手指推向荧屏。如此的点评如朋友间超越时空的促膝畅谈,有时也如群英聚会之论坛。比之有形言谈,记录下来的文字点评弥足珍贵,即可供自己有暇时去翻翻,也会引起后观文者的赞叹。

点评是桥梁,它是开解和鼓励,许多作者的心情文字涉及自身生活的琐事凡庸,清愁烦忧,这样的文章一则抒情排忧,二来寻求帮助,真挚的关切,细腻的叮咛如约而来,直看得主人心扉感动眼圈发红,想这网络还有这等奇效,更多地敞开心扉叙说,也主动到朋友那里走动听诉衷肠,博海亦泛起另一层波浪。

博客作为一种自由自在的自我表达的方式,一种自娱自乐的心灵展示,一种展示自己结交朋友的舞台,在当今网络普及的时代在大众生活里必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众博友们,请大家且行且走,且诗且文,且点且评,且朋且友。

【参考文献】

[1]赵慧斌.SNS氛围促博客数量增长,活跃率大幅

提高[EB/OL].http://blog.163.com/chinesecnnic/blog

/static/10766085320090132131434/

[2]黄文英.博客写作刍议[J].文学教育,2008,(1).

(作者简介:乔淑英,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教授;周宏,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院办副教授)

猜你喜欢

博客主人
主人有的我也有
我是家庭小主人
弓的主人
我当小主人
育儿博客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