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东河戏的历史渊源探析
2009-03-15燕录音
赣南系指今赣州市所辖19个县(市),地处江西省南部,赣江源头。东临闽西,南接粤北,西连湘东南,面积四万八百余平方公里,人口780余万人,是我国最大的地级行政区。明清以来,勤劳而充满智慧的赣南人民创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丰富多彩的戏剧曲艺艺术。其中主要有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东河戏、赣州南北词、兴国南北词、于都道情等艺术形式,其中赣南东河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赣县、兴国及与其相邻的万安、泰和、吉安一带,是江西最古老的戏曲艺术之一。
赣南东河戏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东河戏发源并流传于江西东河(即贡水),故名。起源于明嘉靖年间赣县清唱的“坐堂班”。据说东河戏的产生和契真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契真寺位于赣南赣县的田村境内,初建于汉代,到了元明时期香火极盛,庙内僧人多达二三百人,其声望之大波及到闽、粤、湘、浙、皖、鄂、川等省份。故每年逢庙会,来自省内各地及周边省份的朝拜人士,成群结伙,络绎不绝。他们中有一些人在进香朝拜之暇,常在住处吟唱高昆曲子,年复一年,田村人对此渐感兴趣,纷纷学唱,有些私塾师生也争相传习,时间一长,聚唱成风。明嘉靖年间(1522——1566)逐渐形成了高昆腔的坐堂班。坐堂班每逢吉庆节日,酬神还愿时,演唱一种受弋阳腔影响的“道士腔”,这种坐堂班不彩扮表演,而是围桌而坐,和琴而唱,形式较为简单而灵活,故特别为当地百姓喜爱。据当地老艺人介绍,在坐堂班盛行时期,每次乡间迎神赛会,必选男女姣童扮作神话传说中的神道仙佛及流行于戏曲中的人物,人们便肩抬游行于乡村之中,当地人俗称为“扮故事”,这一传统还沿袭至今。故田村人说“没有契真寺便没有东河戏”。于是这种坐堂班被历代艺人和戏曲研究家认定为东河戏的胚胎,并于万历年间搬上舞台。东河昆腔由江浙转入,经钟崇俨父子悉心传授,又在音律上经钟谷之修饰,融高腔与昆腔于一体,使东河戏当之无愧成为江西的最古老剧种。
清顺治三年(1646年),赣县田村一带正式成立了第一个以演唱戏曲《西游记》《三国》《目连传》等高腔连台大戏为主的班社玉合班,这种玉合班就是东河戏的雏形。顺治十一年(1654年),从苏州又来了一批演唱昆曲的子弟,坐堂班与苏州来的一批以演唱昆曲为主的戏班合并,在田村组建了以清唱为主的“聚雪班”,后改名“凝秀班”。清顺治三年(1646年),睦埠人刘仁全组建演唱高腔戏的戏班,名叫“玉合班”,这是东河戏成立最早,也是历史最长的一个戏班。“玉合班”一直以来都非常强大,并派生出了许多戏班,且多以“玉”字取名,如玉喜台班、玉清台班等。康熙时,东河戏又吸收了宜黄调,简称“二凡”,咸丰后,又吸收桂剧西皮戏、安庆剧、弋板、削匕调、秧歌等;谜就使得东河戏乱弹腔形成以二凡西皮为主,同时又吸收安庆调和南北词的一套完整系统,剧目多达五六百种,皮黄剧目以列国、秦汉、三国及唐宋历史题材为多;唱安庆调的主要有《打樱桃》《听琴接驾》等,唱南北词的有《安安送米》《洞宾对丹》等;其他如《小放牛》、《进城看女》《打花鼓》《大补缸》等,亦各有专用曲调。至此东河戏发展历程基本完善,它糅合高腔、昆腔与乱弹腔为一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三腔合一”的剧种,三种声腔齐头并进,异彩纷呈,各有所长,各有绝技,多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具有高、昆、弹三大声腔,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并富有地方特色的剧种—赣南东河戏。随着这两个班社的组建,也标志着赣州一个以演唱高昆为主的戏曲剧种开始形成。清乾隆年间,各种地方戏曲传入赣州,还吸收了江西宜黄腔(老二簧)和安徽石牌腔(安庆调),因而增加了乱弹班,使得东河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清咸丰年间,又受到桂剧影响,始演唱西皮,东河戏形成了高、昆、乱“三合班”的体制,东河戏开始进入全盛的发展时期。
自乾隆至同治历经几个时期,时间达一百多年,在这期间是东河戏发展最高峰,流行与分布最广的全盛历史时期。当时,仅河东一片,职业班就有49个,演出剧目,据不完全统计:高腔有252种,昆腔有96种,弹腔655种,剧目拥有《目莲》《三国》《封神》《岳飞》等八种连台本大戏,其他剧目518出,演出范围逐步由赣南扩展到周边的万安、遂川、泰和、吉安,以及福建宁化、连城、永安、长汀、上杭,还远涉广东梅县、潮州、始兴、南雄等地巡回演出,并且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河戏演员积极投入到革命队伍当中去,在舞台上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革命伟人的形象,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至建国前夕,东河戏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班社还有:玉合、凝秀、清雅、老其合、玉喜台、玉福祥、喜顺、喜庆、连庆、鸿福、鸣盛、玉兴祥、隆庆、双鸿庆、德顺、玉清台、双福兴等。在东河戏几百年的发展史上,白鹭村的钟崇俨、钟谷父子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钟谷(1843——1919),系崇俨四子,光绪九年(1883年)任湖北黄梅知县,光绪二十三年充泸汉铁路局专办,诰授中议大夫,升授中议大夫。钟谷幼时深得父母宠爱,又在昆曲家中成长,耳濡目染,酷爱音律,并得其母家传,名师诱导,与昆曲结下不解情缘。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钟谷回到白鹭后,倾心于东河戏的创新与推广。钟谷不仅长年免费亲授“凝秀班”,乡民中有喜爱唱昆腔者,他也乐与结交,请到家中切磋同吟。凡进钟府学唱昆腔的乡民,食住均由钟谷家免费招待,孩童有去他家中学唱昆腔的,即赏赐糖果、包子。为此,田村、白鹭一带唱昆腔者风靡一时,班社达四五十个。
清同治年间兴国县谢祥誉、肖熙等,聘请凝秀班师傅教唱,名曰韶堂。从此东河各县纷纷有了东河戏业余班社。有些职业演员,在班社难于维持时回到家乡,农忙务农,农闲时便在业余班社演戏。以致有些职业班社,也变得农忙停演务农,农闲恢复演出,职业性与业余性因时而异,无显著差别。光绪年间组建的玉喜台及稍后的万舞台,目尚作为业余剧团留存在赣县白鹭、南塘两镇。
直到1980年赣州地区东河剧团演出时,老观众依旧称它为湖南班。然而,在艺人内部却是泾渭分明从未混淆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河戏艺人纷纷响应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扩大红军运动,踊跃参军。较显著者有谢文明(曾任连长、暴动队长)、刘福来(曾任事务长)、谢普庆(曾任支队长)、曾庆云(曾任传令班长)、管桂花(将自己的双福兴班交给管德洋,参军后在兴国工农剧社蓝衫团从事戏剧宣传)等。建国前夕,以东河戏名义存在的班社只有三个:玉合、万春、玉洪台。1951年万春台在市郊东郊戏院(设在今东河大桥横街上)作过短期演出(这是东河戏除清代凝秀班在赣州城内偶作演出外,第一次进入城市舞台)后解散,并入玉洪台,仍在东郊戏院演出;玉合班与祁剧班社并为赣南东河剧团。1954年玉洪台接受人民政府直接领导,改名赣州东河剧团(此后又因隶属关系,几度改名)。这个团,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文化部门的方针政策指引、指导下,除上演传统剧目外,挖掘、整理、新排了不少剧目。1959年在赣县田材,在革命老艺人黄发贵的带动下,整理上演《活捉张辉瓒》《送郎当红军》《木兰从军》;集体创作《两条道路》《全家炼钢》,挖掘《目连救母》《唐僧逐徒》等约十十多个东河戏剧目。1964年东河戏(当时名赣州市赣剧团)与赣南祁剧团合并为赣祁剧团。上个世纪60年代,赣州东河戏迅速发展,挖掘整理出一批如《封神》《白蛇传》《疯僧扫秦》等优秀传统剧目。1956年,赣州东河剧团排演的《尉迟恭》一剧,赴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向国家领导人作汇报演出。1980年,文化主管的中青年演员,多数归队。1981年江西省文艺学校在赣南分校开办东河戏班,招收男女学员各十名,请回健在的部份老艺人任教。锺名鹄先唱旦后改式小生,授徒叶巧琴、幸巧玉皆佼佼者。建国后长期担任剧团业务副团长,卓有劳绩。1980年为恢复东河戏剧团上下奔走出力不少。
由此可见,赣南东河戏历经曲折,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东河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广征博采,吐故纳新,才逐步形成为了一个受到广大观众极度喜爱的成熟大型剧种。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赣南民众之一,我们更加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我们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戏曲艺术发扬光大,使之犹如东河之水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间,成为我国民间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朵永不枯萎的花朵。
(作者简介:燕录音,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