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与人性

2009-03-15潘建华

飞天 2009年18期
关键词:人性文学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类执著的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一、文学与人性

人性善和人性恶以及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非常古老又永远新鲜的话题。文学通过描写表现人性以及人历史行为的善恶冲突,刺恶美善,惩恶扬善,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健全稳定和历史的进步,成为古今文学史的主流。

从历史观的意义上看,人的善恶关系,主要指人的历史行为所体现出来善恶势力斗争的结局趋向符合广大群众利益的正面效应和预期目的。从伦理观的意义上看,人的善恶关系,旨在协调和缓解人际关系,培养人们的善情善意和嫉恶如仇的社会情操,塑造人美好纯洁的性格,通过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来优化人的思想文化素质。文学以形象的方式将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诉诸于全体社会成员,从而实现以善制恶,以善胜恶,维系社会的安定、稳固、协调、融洽和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和提高人的历史使命感和对社会进步所应承担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从而有利于推动创造性事业的突进,催促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和道德风貌的新变。

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始自于对个体的作用,一个有纯正文学修养的人,他在文艺方面所受的道德影响可以比任何其他体验与教育的影响更为深广。“道德的”与“健全的”原无二义,健全的人生理想是人性的多方面谐和的发展,没有残废也没有臃肿。譬如草木,在风调雨顺的环境之下,它的一般生机总是欣欣向荣,长得枝条茂畅,绿叶扶疏。情感思想便是人的生机,需要宣泄生长,发芽开花。有情感思想而不能表现,生机便遭窒塞残损,好比一株发育不完全而呈病态的花草。文艺是情感思想的表现,也是生机的发展,所以要实现人生,离开文艺决不成。文学不仅能表现情感,同时也能滋养情感,即所谓“怡情养性”。性情在“怡养”的状态中,它必定是健旺的,生发的,快乐的。文艺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另一现实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让性情在文艺的甘泉中时,我们霎时间脱去尘劳,得到精神的解放。

二、文学与人的生存方式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类把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并使之成为人类内在的和本质的需要,从这一意义上讲,文学正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

(一)人的自然属性与文学的关系

首先,人的生态与自然的生态的关系。一定条件下的人,不管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的视角来观察,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殊异的地域中的人群,都和自然生态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沟通和交融。这中间,既存在着相通的普同性,又表现出惊人的差别性。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一些民族的历史进程的滞后,使有些地域和人群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对自然的依附程度,即自然对这些尚处于低级社会形态中的地域和人群的制约性仍然十分强横,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力的支配和摆布,压抑着人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使这些部落的人处于原始状态,带有浓重的自然人的胎记。这种自然人同自然界只能进行简单的低级的物质交换,以维持生态的自然平衡和延续生命的再生产。文学书写原始状态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美妙和谐,表现自然人与世外桃源的亲缘关系以及共同拥有生命的孪生体般的深情,表现“自然之子”同“自然之母”之间的血肉联系,实际上是肯定这种人和自然的生态的合理性。

其次,人的自然属性还包括人的生物、生理方面的需要、结构和功能。这主要指自然意义上的饮食、性爱、生育、自卫和各种生命本能、欲望和冲动。文学对正常的健康的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均予以形象性的表现。

(二)人的社会属性与文学的关系

恩格斯指出,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爱群居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生存和发展,都具有社会属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静态的视角看,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并共时态地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中。人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从社会主体和社会客体的双重性上实现诸多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诸如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道德关系、文化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乃至各种形态的人际关系。马克思主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人类社会,认定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创造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鲜明的指向和意向是关注大多数群众的生活和命运,主张通过对他们生活环境的典型刻画和描绘,提高他们的群体阶级意识和自觉程度、使他们惊醒、振奋起来,调动起他们作为历史主人公的创造精神。变革旧环境,创建新世界,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从动态的视角看,社会的人发展是伴随着人的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职能都由于历史的演化和进步所带来的。文学表现历史变革、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特性和状态的新质。

三、文学对人性的改造

就“文学和社会系统”问题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是,要把文学放到每个社会的组织职能之中来看待,接着还要从那个社会的各种不同阶层出发来理解它。文学在原始社会和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一样,都属于社会表征之一,因此对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是社会学的一个传统领域。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也是真善美的统一,而且是以“真”为基础的。因此,文学给读者提供了充分的认识价值。这种“认识价值”,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纯理性认识,是一种形象的认识、审美的认识。文学的这种审美认识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认识生活。一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时空局限很大。要形象地认识自己不熟悉的生活,文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认识各种人物。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刻画人物形象,不单是描写人物的外貌,重点是分析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就是一部人的心灵史。

文学的美感娱乐功能。从美学角度看,也就是美感享受。文学的美感娱乐与一般生理上的快乐是不同的,它主要指读者由于受文学塑造的艺术美的感染,而产生情绪上的激动和感觉上的快适。恩格斯在《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中指出文学的这种美感娱乐功能:“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田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硗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文学,无论是优秀的还是平庸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它们所谈论的永远都是我们自己和我们生存着的世界。文学与人性和社会有着永远割裂不开的联系。由此,建设和谐社会,文学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陆贵山.人论与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8-75.

[2]樊德三.文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0-61.

[3]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2-266.

(作者简介:潘建华,白城师范学院讲师、经济管理系副书记)

猜你喜欢

人性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学习”反人性吗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文学小说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
具有“人性”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