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声乐艺术审美差异探析

2009-03-15

飞天 2009年16期
关键词:声乐传统音乐

武 霄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文化品质和独特的审美个性。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和欧洲古典声乐艺术,分别从远古的先秦音乐文化和古希腊音乐文明开始,走过了几千年的漫漫长路,适应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审美取向,逐步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美学特征。西方声乐艺术历经数次高峰时期和繁荣阶段,成为拥有大量作曲家和作品的音乐文化艺术品类,影响深广,曾一度出现了西洋声乐唯我独尊的局面。随着世界文化艺术的交融发展,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也逐步走出国门,拥有越来越多的听众和欣赏者。人们逐步认识到,艺术是无国界的,她需要兼容并蓄、百花齐放,需要人们更加客观地对待每一个音乐文化艺术种类,接纳更多的艺术珍宝。因此,从审美的视角对中西声乐艺术进行比较和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

中西声乐艺术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审美的价值取向上,中国传统声乐注重艺术的自然教化,而西方古典声乐更注重艺术的华彩娱乐。

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的儒道思想,集中代表了中国文化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基本特质,儒道哲学的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艺术审美鲜明的价值取向,并对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审美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音乐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关系,重教化轻娱乐,正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希望通过诗乐的教化,以温柔敦厚的音乐,规范君子之人格修养。上古雅乐集中体现礼乐协调的儒家思想,雅乐歌曲正是希望通过歌曲表演,起到道德上的潜移默化作用,因而雅乐歌曲被视为道德的深化。道家崇尚自然,强调逍遥无为,追求不受现实羁绊的理想心境和人生态度,向往自然无为的人生观,延伸出一种以顿悟求超越的审美人生。琴歌艺术是文人怡情养性的自娱自乐式歌唱艺术,集中体现了道家的理想情操境界和声乐审美特色。

儒家强调美与善的统一,重视文化艺术的社会作用。道家则强调自然无为,追求人格精神的绝对自由。“儒学和庄学在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精神向往中的表面矛盾,实质上内在地、互补地构成了中国古典审美理想的整体结构。”[1]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审美上讲求“文贵浮清渊雅,诗贵温柔敦厚。赋贵婉约蕴藉,曲贵缠绵悱恻”, 所以在艺术表现上不愿冲动而永远镇静,避免过于强烈的感情爆发。这种思想对传统声乐艺术具有直接的影响。中国的声乐艺术是在内敛、教化的审美意识中发展的,歌唱的艺术表现以“自然”为美,反对夸张与装饰。

西方文化艺术重模仿与再现客观,对“美”的向往,常常具体地体现在对艺术形式感官的追求之中。西方艺术对美与形式的重视,形成了西方文艺注重感官美的传统。在这种文化传统的熏染下,欧洲古典声乐艺术形成了重视华丽装饰、娱乐性的审美追求。中世纪的花唱式格里高利圣咏,在华丽的圣咏中,一个歌词音节配以长长的一段旋律,经过句或出现四五个的短小花唱,使装饰华丽的歌词音节与配置简单的歌词音节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感官美的音乐旋律诱发人们对善的认识。16 世纪后半叶,为了冲破中世纪宗教复调音乐带来的禁锢,威尼斯出现了大量装饰性(富丽堂皇,服饰奢华)和强调感官上的声色感受的音乐,进而产生了威尼斯乐派。歌剧诞生后,以卡契尼为主的佛罗伦萨乐派主张加强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同时也不排斥使用快速花饰乐句(尤其是在乐句或乐曲的结尾)。这样就在单声部歌曲中引进了声乐炫技的因素。17 世纪出现的那坡里乐派脱离歌词,脱离剧情,将纯粹追求娱乐和炫耀技巧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甚至出现了“号码歌剧”。盛行于17世纪至19世纪初的阉人歌手更是将炫耀技巧、追求娱乐之风发展到了顶峰。19世纪最著名的歌剧作家威尔第也始终坚持古老的意大利歌剧传统,发展了华丽、激昂的“辉煌唱法”。

由于受地域、文化、政治、宗教、哲学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中西声乐艺术在审美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差异,中国传统声乐侧重于横向感、旋律美,西方古典声乐侧重于立体感、和声美。

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宽阔的陆地、绵延的江河、起伏的山川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感觉,人的活动成为认识自然的一个过程。时序概念、延续思想成为文化的支点。均衡、对称、和谐、统一成为中国文化的原体。从国家体制而论,自秦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之后,虽经历了数次改朝换代,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成为中国政治形态发展的主脉。统治者提出了“溥人之下,莫非王土”思想,天子总揽朝政,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思想形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理念的核心内容,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整个社会的思维体系。这样的社会政治环境,造就了中国人思维习惯上的单一性、一贯性和统一观的形成。从中国美学思想来看,“和”的精神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儒家历来主张中正平和,道家历来主张恬淡平和,二者出发点不同,审美准则却是相近的。“中庸平和”体现了在自然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自然和谐美的中华精神。这一切都使得中国艺术形成了“中和”“淡雅”“静”等特色,在音乐上限制了中国多声部音乐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含蓄为美,偏重抒情,强调绵延、流畅和飘逸,讲求是连贯性、和谐性和统一性的“线”性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从先秦民歌,汉魏相和歌、吴歌、西曲,隋唐曲子,金元散曲到明清民歌戏曲一脉相承、自然过渡的发展,通过横向线性展开的绵延、流畅和飘逸的旋律线书写出中国传统声乐艺术诗篇。旋律成为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几千年来几乎主宰一切的要素,其他要素则都仅仅处于从属地位。运用中国诗词曲声韵的音响色彩,借助各地丰富的声腔及方言音感,传统声乐艺术通过润腔、润色艺术表现手段,使旋律线条在运动变化中表现出自然挥洒的灵性,韵味浓郁悠长,给人身心的陶醉,显现出“微势缥渺”的艺术神韵。

而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岛与岛之间是浩瀚的海洋,人置身于其中有边界感、距离感、空间感。人们只能借助于工具和海洋才能与他人交往。相互依赖、相互争夺,使其文化表现为矛盾、冲突和对外部事物的探究。从中心政体来看,欧洲各国的封建制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不同,欧洲始终是一个多中心又无中心的政治环境。反映到哲学观念上,西方遵循在对比前提下求统一的原则。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赫拉克利特也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2]西方这种强调打破和谐,造成和谐的矛盾和斗争的传统文化观念,使西方古典声乐艺术形成了多声部音乐织体关系,倾向于纵向的立体思维,追求绵密厚实,具有震撼力的和声美的审美原则。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积累起来的,而作为这种审美意识理论形态之表现的美学思想,也是和本民族的传统分割不开的。”[3]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艺术体系和审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其传统声乐艺术审美表现形态的构成。将声乐艺术置身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探讨她们的审美观,足见不同民族传统声乐艺术的基本特质,取决于各自文化的审美取向。当今世界,各艺术门类、艺术流派之间的融合与渗透愈来愈明显。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冲突的一个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文化,广泛汲取世界优秀文化之精髓,中国民族声乐才会有更广阔的前景。“艺术不是科学,在艺术领域也本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别。”[4]中西方传统声乐艺术只有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取长补短,相互吸取营养,共同发展,才会创造出中西方声乐艺术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孔新苗,张 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2]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曹顺庆.中西比较美学论文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4]田青.再谈民族音乐的第三种模式[J].中国音乐,1997,(3).

(作者简介:武霄,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声乐传统音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少年力斗传统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