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何让乌鸦选墓
2009-03-15徐国红
徐国红
皇太极死后葬于昭陵,传说这个陵址并不是其子顺治皇帝所选定的,而是皇太极在生前就已经为自己选好的。皇太极为什么选一处平原之地作为自己的墓地呢?这就要从乌鸦救主的故事说起。
在皇太极的五个妃子中,他最喜欢的是宸妃。崇德六年九月,天有点热,当时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的营帐里休息,忽然一个士兵前来报告宸妃病危。皇太极心急火燎地匆忙赶回盛京,无奈累死几匹战马,皇太极依然没有赶在宸妃死之前回去。
从此,皇太极悲不自胜,一向健壮的身体随之彻底崩溃,整天言语混乱,精神恍惚,终于在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九日,在沈阳清宁宫与世长辞,一年后葬于昭陵。
在唐朝,唐太宗的陵墓就叫“昭陵”,为什么皇太极的帝陵名字还要取“昭陵”?难道那些给帝陵命名的人不知道这个缘故,还是故意而为之?
昭陵作为大清创始人的陵墓,如果按照唐朝的规制,是应该依山而建,而且在风水上也要相当地讲究,可为什么皇太极的昭陵就没有按照唐朝的规制来建陵呢?既然名字都有可能是剽窃人家的,为什么在选址上不借鉴点?传说这个陵址并不是顺治皇帝所选定的,而是皇太极在生前就已经为自己选好的。皇太极为什么选一处平原之地作为自己后世的居所呢?难道他大清就没有更好的地方适合安葬他?
这要从乌鸦救主的故事说起。传说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在与明将袁崇焕的战斗中,袁崇焕誓死抵抗,大伤金兵,搞得皇太极相当头疼。于是,他就与众将商量了一条计策——偷袭。没想到,这次偷袭竟然中了袁崇焕的埋伏,皇太极的人马被打得丢盔卸甲、四散奔逃。眼看后面的明军乌压压地涌过来,金兵是拼命地奔逃,在逃跑中兵士们相互践踏,死伤无数。
由于身边的侍卫死的死、散的散,皇太极自己也不得不只身落荒而逃。谁料,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阴雨——皇太极的战马不知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他也被抛出一丈多远,落到地上是头破血流,一步也动弹不得。
明军可不管他摔倒没摔倒,依然乌压压地压过来。过来就过来吧,还非要震耳欲聋一般喊着“杀、杀、杀!”让皇太极很没有面子。他曾试图站起来,可是那条腿一动就钻心地疼,估计是报废了。既然站不起来,那就当人家的俘虏吧,皇太极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可不想睁眼看着那些明军在抓到他时得意洋洋的姿态。想想自己刚刚打下的天下,眼看就要落入明军的手里,不由悲从心生,忍不住落了几滴眼泪。
谁知明军的“杀、杀”之声还没有来到跟前,倒先听到了一阵“呱呱”声。不管什么声音了,反正是死路一条,皇太极彻底死了求生的心。没想到这些“呱呱”叫的乌鸦齐刷刷地落在了皇太极的身上,瞬间落满了他的全身。想想被几只乌鸦的爪子抓挠总比明军的刺刀要好,皇太极索性由着那些乌鸦在自己的身上蹦跳。
不久,明军追赶过来,看到这种情景,就认为是乌鸦群在争食死人的尸肉,遂掉头而去。明军离去后,乌鸦哗啦地全部飞走了。皇太极大喜,知道这群乌鸦是专门来救自己的,正是因为它们,自己这次才得以死里逃生。
为了报答乌鸦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回到盛京之后,皇太极就把乌鸦定为神圣之鸟,严禁八旗官兵擅自射杀,并在沈阳故宫清宁宫前设立“索伦杆”祭祀乌鸦。索伦杆,顾名思义就是一根杆子,有一丈多高,在顶部放有一碗形的器物,木杆底部置于汉白玉基座上。在祭祀仪式中,主持祭祀的人将五谷和猪杂碎等乌鸦喜欢吃的食物放在神杆的顶端,敬饲鸦鹊。同时,皇太极还命人开设了专门饲养乌鸦的场所。在《东三省古迹逸闻》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必于盛京宫殿之西偏隙地上撒粮以饲鸦,是时乌鸦群集,翔者、栖者、啄食者、梳羽者,振翼肃肃,飞鸣哑哑,数千百万,宫殿之屋顶楼头,几为之满。”清顺治帝入关后,为了遵循太宗的遗训,亦在北京故宫内设立“索伦杆”,用以祭祀乌鸦。
后来,有的王公贵族为了迎合圣意,竟然专辟圈地作为饲养乌鸦之所,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一条捷径。
可是乌鸦跟选陵址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当然有了,原来在皇太极晚年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活在人间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少了,就开始考虑给自己修筑陵寝。作为大清的开国皇帝,他当然要考察一下风水的,于是派出不少能人四处探查,可是,都不如意。
一天黄昏,皇太极率领自己的儿子和将军们在郊区游猎,正愁没有发现猎物的时候,忽然看到一只野兔从旁窜过,于是皇太极便独自搭箭驱马,奋力追赶。可是追了一会儿,野兔竟然没了踪影。正在皇太极茫然四顾的时候,一群乌鸦的聒噪之声传了过来。要知道皇太极对乌鸦是相当有感情的,听到乌鸦的声音,认为又会有什么好事,就循声望去,只见前面荒林之中坐落着一个大土丘,那一群乌鸦就落在土丘上。皇太极见此情景大喜,联想到当年那群乌鸦落在自己的身上,于是有个主意,这个地方将来就是自己安身的地方。
于是,那个乌鸦云集的大土丘就成了昭陵所在地。
其实上面的只是一个传说,昭陵原来那里并没有一个土丘,而是一块平地。可是当时为什么会选一块平地作为陵墓的地址呢?在过去,皇帝选墓地的时候,讲究的是风水,最好是前面有条河背后有座山,叫作“依山傍水”,可是昭陵却建在挺平坦的一块地上,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主要是受到了当时的形势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因为当时皇太极虽然已经称帝,但是大清并没有统一全国,势力范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不可能在全国的范围内选择陵址。另外清朝也好、历朝也好,皇陵选址必须靠近国都,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为了便于守卫,一般来说,国都的防御力量是最强的,把皇陵建在国都旁边便于保卫,防止人为的破坏;第二方便祭祀,中国历代皇帝,都有严格的祭祀祖陵的制度,为了便于皇帝经常祭祀祖陵,所以陵址一般都选在离国都不远的地方。
因为受到以上种种制约,所以昭陵最后就选定在现在这个位置。这个地方当然也是块风水宝地,只不过缺少一个“靠山”。这不要紧,这个缺陷是完全可以弥补的,于是聪明的设计者,就用人工堆积的方法把这个不足弥补过来。现在昭陵的后靠山就是人工堆积成的,叫隆业山,高二十来米,东西长三百八十米,方向是正南正北的,东西两端向南弯曲,就像一条卧龙一样,山顶上还人为设置了九座山峰,其中中间的山峰最高,像是群龙之首,在它的两侧各有四个山峰,栽满了松柏。
也有人说,昭陵选址在这个地方,是皇太极为了和他的宸妃相隔较近,便于两个人相依相伴。这种说法虽然有点牵强,可是这也说明了皇太极和宸妃的感情确实是非常深的,但事实却未必就是这样,一个开国皇帝,是不会因为妃子的陵址来决定自己的陵址的,所以,这只能作为一个传说。
选自《寻找神秘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