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冬梅:“不惑”的美丽

2009-03-14黄蓓蕾

汽车观察 2009年3期
关键词:李冬梅大巴造车

黄蓓蕾

在建立青年豪华大巴的王国中,她是建设功臣。在环保升级、油价走高的今天,新能源汽车显然是最时髦的话题之一,国内众多客车企业将新能源技术实力上的打拼变为主战场,她也恰逢其实地带着她设计制造的混合动力产品来了。今年这款车将走下实验台,小批量地向市场推广。

李冬梅这个不怎么温暖的名字让人觉得有种冬天里腊梅的傲气,很难和身高才1米55身材瘦小的北方女子相联系。但她却以“男人能干,我也能干”的豪气坐到了青年客车总工程师的头把交椅。

当初家人期许她能学医,可她固执地看到汽车业的朝阳前景,吉林工业大学汽车系30人中,只有5个女生,她是其中之一。

她评价自己:不会随机应变地和人打交道、不活泼、不浪漫、比较刻板,似乎在女性中她是“非主流”,她也不爱打扮自己,似乎时尚业和她“无缘”。以至于和一帮大老爷们干活儿,她已经感受不到性别的差异,而做事一是一、二是二,踏实认真的敬业劲儿,让她得到尊重。

2001年1月15日,李冬梅几乎脱口而出,她进入青年集团的时间,而当时青年还不为人知,“不按常理出牌”的庞青年让她义无返顾地进入这家企业,作为青年汽车董事长的庞青年更看重她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冬梅加入青年后,青年集团刚刚德国和曼接触合作,当时只有庞青年能够和外方对话,他们在最初开始自行投入“欧洲之星”的研发。当时的青年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人员不到10人,她每天晚上几乎到11点才能回家,有时甚至是后半夜。没有造型师,他们自己画图纸做造型设计,整个生产线要维护,每道工序都要技术人员严格把关。李冬梅是带着一帮人闯出一条路。

人手不够,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小问题也会出现大麻烦。当时发动机输出上的皮带老断,一般正常设计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她经过反复检测,发现皮带轮线速度超标。

车设计好了,但在浙中大地这工业基础薄弱的地方造车还真不容易,李冬梅跑遍了周边的义乌,永康,都没有加工能力的工厂。造车梦不可能就此终结,沮丧后,李冬梅想到一个解决方案:买来不锈钢管,再抛光,然后再焊接。

“做技术本身就没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李冬梅在“欧洲之星”上下的功夫,或许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女性在做技术上是没有优势的,同一件事情,付出要比男性多,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当然,在她心中似乎都没有“难”字,天生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问题来了,从未放弃。正是如此,金华尼奥普兰欧洲之星2002年在国内崭露头角时,这辆高三等级的豪华大巴,日后也成了青年汽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奠定了庞青年造豪华大客车的地位。

现在在北京的公路上,常常能够看到车头上带着银白色“青年”两字的公交车,北京市共有1300辆,由于青年的公交车在北京市运营中,没有出现过一起因车的质量问题引起班次延误,车的稳定性在公交公司的驾驶员和北京市民当中嬴得了良好的口碑。2008年,北京奥组委特地挑选了青年汽车生产的JNP6120GC、JNP6120GD等用于奥运公交专线用车,负责接送运动员、媒体记者、志愿者及观众。

奥运用车上青年可谓独得半壁江山,李冬梅和她的团队的良好设计、扎实技术打造出1000余辆精品,本应该为这份“杰作”进行一番狂欢,李冬梅的低调又投入到新能源车的研发之中。

到了五十不惑的年龄,李冬梅依然还在坚守9年前对庞青年的承诺:“在青年汽车一天,就要为企业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猜你喜欢

李冬梅大巴造车
天生骄傲的大疆为何“造车”?
东方的西湖 大巴飞瀑
镜子和将军
池塘
系列幽默漫画大巴来退位
这些车你会买吗
妹妹冒用姐姐身份结婚引发案中案
哗;英雄
互联网造车热炒之下的空中楼阁
开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