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子政务系统的构成及发展趋势

2009-03-14范苗苗

新媒体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内网

范苗苗

[摘要]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人类进入信息化新时代的共同追求,介绍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分析某市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构成,指出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并展望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政务系统 内网 外网 通信方式

中图分类号:F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20197-01

一、前言

随着人类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使电子政务(E-G: Electron

ic Government)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电子政务的实施,彻底转变了传统的政府管理工作模式,在政府机构、政府公务员、企业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间构筑起一种全新的网络联系,从而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和运行的目标。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电子政务(E-G)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发起,于1993年制定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而付诸实施。由于这一计划的实施,美国政府在削减机构和人员、减少政府开支、废除冗余行政法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以办公自动化建设为核心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便开始实施办公自动化工程。1993年,为适应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潮流,启动了“三金工程”。1999年,提出了“政府上网工程”。

(二)以行政监督为核心的阶段。2002年,提出了“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工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提高行政监管能力为目标的电子政务建设阶段。“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一站”是指政府门户网站;“四库”是指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是指面向政府办公业务建立的十二个重点信息应用系统。为更全面反应国内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状况,后来又增加了金旅、金卫、金土、金信、金贸和金智6个金字工程,因此也有“十八金工程”的提法。这一工程初步构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

(三)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阶段。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己开始强调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不断改进政府行政监管职能的行使方式,通过“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手段,更为“人性化”地行使政府管理职能。“一站式”服务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 “一站式”服务就是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把各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能融合在一起,通过统一的入口为公众提供便捷服务,以极大地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一站式”服务的实质是服务的集成、整合,既有服务流程的整合,也有服务内容的整合。

三、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构成

电子政务是一个以电子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分为传统电子政务与移动电子政务。就传统电子政务而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网络体系基本上是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即“双网”结构)。政务内网包括政府内部办公网和政务专网,政务外网是指可与Internet相联的政务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必须通过隔离卡进行物理隔离。图1是某市电子政务系统“双网”结构简图。

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传统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包括以下三种。

(一)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政务(E2E)。实现的是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它可以使政府内部公务员共享重要的信息,增强相互间的合作互助,简化工作流程,有效地提高政府部门的运作效率。E2E的网络实现是基于Intranet的局域网。

(二)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实现的是政府部门间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和实时通信。各个部门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多部门的网上联合办公,协同工作。G2G的网络实现是基于Extranet的局域网或广域网,它涵盖了政府所有部门和协作单位的网络,它由同级和上下级,横、纵两个方向的网络构成,介于Intranet和Internet之间。

(三)政府与企业间的电子政务(G2B、B2G)以及政府与公民间的电子政务(G2C、C2G),实现的是政府与社会、企业乃至公众的双向信息交流。其网络实现是通过在Extranet构建的外网网络“墙”上打一个“洞”,与Internet上的政府门户网站相联,并采取防火墙、限制访问权限等措施尽可能地确保外网政务信息的安全。

以上网络模式都是架构在政务外网和Internet上的,虽然政务外网与Internet间有逻辑隔离,但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为进一步确保信息安全,政府又按前两种模式铺设了与政务外网物理隔离的政务内网。但电子政务的安全和方便快捷是两个相互冲突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政府在权衡利弊后从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四、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

电子政务是电子与政务的有机结合,在电子与政务的关系中,电子是基础,政务是关键。真正的电子政务还要对政务从管理和服务两方面进行改革,也就是要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政务流程等进行重组和再造(GPR),对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对政府工作流程进行梳理、规范、优化,使其能更充分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政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一体化。这是实现电子与政务有效融合、高效运转的必然要求。政务流程包括面向公众的流程(为公众提供服务)、支持流程(为内部提供服务)和管理流程(使前两个流程有效配合,满足公众需要)三类。政务流程优化和再造(GPR)的目的是提高政府的绩效和服务品质,也就是以注重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为原则,实现“简便、透明、高效”的目标,而决不是简单的组织精简和结构重组。

五、展望

传统的电子政务系统普遍采用的是有线网络通信方式和现场操作模式,政府公务人员一旦离开办公场所,便无法获得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实时信息,造成信息和决策的延误。另外,电脑终端的普及程度也在客观上限制了广大市民更好地享受电子政务所带来的便利。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用户规模的扩大,建立在移动通信网络平台之上,不受线路束缚的移动政务开始崭露头角。移动电子政务从技术上来说,是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和其它技术的完美结合,其技术实现主要是无线应用协议(WAP)和移动IP。目前,不少省市政府正在利用手机短信、无线上网等方式实现部门移动办公、公务员即时沟通等传统电子政务无法实现的任务,彻底摆脱有线网络的束缚。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电子政务将从“有线时代”走向“无线时代”,政府也将从“有线政府”变成“无线政府”。

参考文献:

[1] 姚国章,电子政务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内网
基于容器技术的应用系统部署
公安内网应用审计系统的设计
交换机端口安全防护措施在内网中的应用
探析内网终端安全的威胁与防护
企业内网中的数据隔离与交换技术探索
提高电力信息内网安全性的措施研究
结合社会工程学的内网钓鱼安全问题
电力调度内网安全监控平台的建设分析
企业内网安全策略探讨智勇
医院信息系统内网安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