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009-03-14

新媒体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技术教育

陶 陶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因此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重点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等职业 技术 教育 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20164-01

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的主要特点: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实训、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在学习期间,学生既要取得大学专科

毕业证书,又要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推进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专门人才等活动来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而这些活动通常是由其专门机构高等学校来实现的。为此,高等学校要承担起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及直接对社会服务的职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人才培养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性转变,推动着一般院校从教育理念、发展战略、学院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重新审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不断分化、专门化的趋势,社会分工也更加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专业化和技术化。企业对人才需求在层次上是不断朝高层次发展,类型上是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首先是由于与世界接轨,对人才的要求多样,而专业的观念相对淡化,只懂机或电是不行的,要求复合型的人才,特别是对外语的要求必不可少。

我们培养既然是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经过市场调查分析,确定为哪些职业岗位培养人才后,才能确定培养目标。

企业的发展变化引起职业岗位的变化,从而也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技术生产部门,由于为了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必须加强企业自行开发和设计能力,大量增加开发设计岗位;另外,随着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和软件的引进,公司管理部门的岗位也将发生一定的调整和变动,以及物流管理这一块也将面临整理,从而对人员结构的需求发生变化。

企业对从业人员个体知识结构的要求是全面性而多样融合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与我国国情和教育的内在本质促进人的发展相联系的。我国的经济现状决定了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因此,我们的教育体系必须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它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二、注重创新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什么是创新?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创造新东西的一种手段。

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才能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创前人不曾创成的业。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或未来的教育不论作何种解释、何种作法,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不通过创新性的教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作法是:

1.明确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首先让高校教师统一认识,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并体现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要求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干部要参与创新教育活动。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充分利用实验实训室,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特别在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数学建模、课程设计、科学研究、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有目的地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4.认真组织好创新基本理论教学。掌握创新基本理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开设“创新能力”、“创新设计”、“创造力开发”等课程,为学生掌握初步创新基本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5.组织专业“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专门开设“创新设计”两周实践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多数专业采取学生自由选题,有的结合专业开设艺术创新设计课程。在综合教育中引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网页、电脑设计及艺术创作等。

6.建立创新产学研实训基地。集中必要财力,建立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保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学生必须重视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人才的发展是长期而逐步的,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便可完成,这就是终生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当前,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中因为强调能力本位,提出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观点。因此实践非常重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过程中一定要紧密注视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和企业岗位结构的新动向,随时调整专业和专业计划、课程结构和内容,既要适应这些变化,更要主动适应,走在变化之前。因此,每年应组织市场调研,以适应经济变化的需求。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把握因社会经济和科学高速发展而导致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这一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开展继续教育。

综上所述、开拓创新,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途径。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特色之路,我们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陶陶,女,河北秦皇岛人,2006年6月30日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助教。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技术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