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2009-03-14马红娟
马红娟
前段时间刚刚看完《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剧片生动再现了少年时代毛泽东的求学生涯,其中毛泽东有这样一句话令笔者思绪万千,他说: “少年兴,则国兴.”的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有感触。
我是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面对我的学生我有时候觉得很难言,看到别的同学打架他们跟着起哄,父母来学校看望他们嫌父母给自己丢人,同学遇到困难漠不关心的好像事不关己,大有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风范。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现在的孩子太缺乏爱心
俗话说的好,爱心可以撑起一片蓝天,而现在的孩子在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环境中成长,在他们看来所有这些都是父母应该给的,这是他们的义务。久而久之在他们意识中所有一切都是我应得的。再加之家长的过分溺爱,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爱别人与人为善;另外现在孩子也少了,孩子生活的圈子也小了,留给孩子更多的是孤独,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就会产生一种排外思想,不会去容纳别人,没有了包容谈何爱心。
二、孩子缺乏善心
孔孟之道讲究与人为善,诚然那还得有爱心,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试想我们培养的学生个个都是利己主义者,我们这个社会人人都为自己考虑,失去了人类所固有的善良我们的社会将怎样?三字经中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看来这与我们后天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三、现在的孩子缺乏同情心
就像我们前边看到的一样学生打架,一方被打的惨不忍睹时他们没有劝阻而是起哄,试问这些孩子他们安的是何心,将自己一时的快乐凌驾于别人的痛苦之上,假如被打的人是自己他们又会有何感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么我们的孩子同情心又在哪里?
四、孩子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
在家里孩子就是“小皇帝”、“小公主”,所有的一切都得听他们的,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全家人也跟着遭殃,这样在学校受一点委屈就受不了,回家后给家人摆脸色,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于家人。更有甚者自己做错了事家长可能语气比平时稍微重些就受不了,要不就以不念书威胁家长,要不就无声无息离家出走。这样家长为了考虑孩子安全下次犯了错要不就不说,要不就好言相劝。久而久之就助长了他们的唯我独尊歪气,试想这样的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受点挫折将会怎样?在他们的心里充满了抱怨,那样将会有多危险。
针对现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这些这些问题,我认为:除了搞好学校教育外更应加强家庭教育。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作为家长更应该自觉转变教育观念,自觉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父母应该非常尽心的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造、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那么,如何做到这些?首先作为学校应该给家长贯穿一种思想,先教孩子做人,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正确的定位,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孩子。不可盲从,也不可过分的溺爱孩子。先教孩子爱自己,爱父母与人和睦相处,善待自己、善待别人,家长可以通过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借题发挥,引导教育让他们明白错与对,善于美,丑与恶。其次,家长也应该与孩子多接触有时间陪陪孩子,随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暖,及时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势利导,既给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又不完全的放任自流,让孩子既畏你又敬你,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最后,作为家长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一个具有社会主义良好公民应有的素质的好家长。为孩子树立楷模,我想“虎父无犬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总之,教育是一个大课题,特别是青少年素质教育它不单单是学校教育这么简单,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共同努力。为了您,您的孩子,让我们共同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奋进、和谐、宽容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扶风县城关镇下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