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阅读教学的命脉
2009-03-14冯媛
冯 媛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统得过死,甚至还流行非常老套的程式:解题——划分段落——逐段解析——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教师用书上对课文分析也往往是这几方面,对照搬过来的教师而言,可谓省心省力。
可这千篇一律的程式造成了课堂结构的呆板化。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忽视了让学生完整地感知体味文本的心理规律。虽然不少教师都安排了预习这一环节,但学生大都是围绕预习题零敲碎打,很难有效地整体感知文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又过早地把文本分割开,使学生缺少整体印象。结果,学生虽然学了不少文本,但在自己面对一个完整的阅读材料时,就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分析。这种情况,我们不难从语文卷阅读测试题的答题中看到。
“整体——部分——整体”,这是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它符合“从感知文字载体开始到彻底理解载体内容实质,完成信息转换”这一阅读心理过程。阅读教学只有遵循这一基本途径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程式化的教学忽视或放弃了第一个“整体”,结果也影响了对文本的具体分析和整合归纳。人们阅读一篇文章总是从整体感知开始的,并由此获得对文章内容最初的直接字面意义。其行为表现是,阅读中能读通文字,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对其特点有大概的总体印象。在阅读教学中也是这样,学生首先想知道文本写了些什么,而不是首先想知道文本可分几段,要不然新课标就不会提出“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这一阅读能力训练要求了。这个要求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具体体现,强调了“整体——部分——整体”中的第一个“整体”。我们知道,理解是阅读的关键,阅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而感知则是理解的基础,理解的质量如何,则取决于感知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只有在充分地感知文本整体的基础上,才能披文入情,把握文意,鉴赏文本。
要抓好“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就要把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有机的课堂教学环节参与阅读教学。我们教师不要把这一环节作为一般的字词句教学服务的手段,只让学生找出一些生字、新词、疑难句子,也不要一下子把学生引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论点、论据、论证等的写作形式上去,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大致把握文本的基本面貌,获得总体的印象,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通过阅读文本,粗略感知作者作文的思路或线索。叶圣陶先生说过:“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理解文本必须从摸清作者的思路入手,作者的思路搞清楚了,文本的整体内容就容易理解了。
其次,要通过阅读文本,初步感知文本的情感。文本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结晶,无论它以抒发情感为主,还是侧重观点的阐述或知识的说明,都渗透着情感因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力量。学生初读文本如果受到一定的感染,激发起一定的情感体验,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亦即情境,为后面全面地把握文章思想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次,要通过阅读文本,初识文本的框架。框架是文本思想内容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把握住文本的框架,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面貌。初识文本的框架只是要求学生通过粗读文本了解它有哪些部分组成,而对于各部分细致之处以及之间的关系可留到深入阅读分析文本时再掌握。
由对文本初步的整体感知到对词、句、段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必然过程。在此过程中,仍须树立整体观念,切忌把词、句、段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教学,尤其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忽视词、句、段与全篇的联系。因为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确切的解释,而段落划分的根据和意义也只有在全篇中才能看出。而且分段的目的就是要理解文本的整体,如果只是为了分段而分段,必然降低了段落教学的价值。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词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的联系中展开思维活动,从而获得对文本整体的全面把握。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这也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这一环节,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综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