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创新的探讨

2009-03-14

新媒体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创新高校

邓 慧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非常有用的基础课程,它可以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好的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为后继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由于它是计算机二级考试所统一要求的课程之一,所以该课程也有很高的实际应用和学习价值。针对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难教也难学的特点,提出一些相应的创新教学理念。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 高校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20161-01

C语言是一门语法灵活、功能丰富、应用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该门课程的开设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编程水平,对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也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但是由于授课对象都是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的大学低年级学生,加之有些教科书内容抽象化,概念难以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感到困难,所以对于这门课程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如何在高校展开这门课程的教学以及如何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需

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C语言程序传统教学中的常存在的问题

这门课程传统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不足和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被动接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是对大学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对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还不能适应,另外,如果学校实验条件不配套,学生只能是死板的记忆书本中枯燥的算法和语法,而不能很好的发掘这门课程开展真实的思想以及这门课程的精髓,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死板的去听,即便是老师讲的再好,自己当时也听懂了,不通过亲身的多次的上机实践,很多东西学的不深刻,内部具体是怎么实现的也不能深刻的理解,也就不能达到这门课程的要求了。

(二)教授重点把握不住、教学方式方法不科学。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讲解C语言的一些语法规则,又要重视程序设计。如果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在基础性的重要性,因为这门课程是后续很多课程基础课,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讲,没有采用灵活的图形或实例重点突出的讲解,也不注意学生的反应和接受程度,很容易让学生迷惑,时间久了,自然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了。

(三)教、学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目前很多学校C语言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过分注重语句、语法等细节的教学,基本上是以C语言教材自身内容来展开的,没有把程序语言最重要的编程思想引导放在首位,学生被动的学习,不能充分利用实验或算法案例开展教学。

二、创新教学探索研究

针对上面所列的几点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教学内容改革。

1.教学内容设计要合理,适合学生接受的要求,本着“深入浅出,突出实用”的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归纳,将难点再次分散,以缩小台阶,达到循序渐进。这样一来台阶小了,学生的信心也增加许多,学习积极性很快就被提高起来。

2.C语言的教学特别需要重视实践环节,包括编程和上机实验。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笔者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一方面保留基础性实验,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通过实验,并及时理解和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也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习热情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难度略大的实验,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得出算法流程,然后上机编程调试。

3.重点难点一定要详细讲解和反复练习加深理解,比如在讲到“选择分支结构”,“循环结构”,“指针”等关键章节的时候就要反复的结合实例来进行详细的讲解,特别是对while,do…while,for循环结构的控制条件进行重点的讲解和反复的实例说明,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和原理。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主要可以采用黑板板书、多煤体教学、上机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同时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大,也能够优化教学过程。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难讲解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采用黑板板书的方式来进行讲解,而不是不负责的简单带过。

(三)教学方式的创新。在C语言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授课内容,同时也要求教师注意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引入问题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并要把案例教学法贯穿教学全过程,这一点的确非常的重要。

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是掌握设计程序的思路,因此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设问,探讨,解疑的方式进行展开,学会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实现所需处理的任务。因此教学重点要放在解题的思路上,通过大量的实践让学生学会怎样设计一个算法,构造一个程序。

(四)提高老师的理论素养。老师是授课的主要行为执行者,可以说老师的理论素养直接影响这门课程教学的效果,C程序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高的课程,教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其中的编程思想,因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该多积累和学习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知识,结合社会上的最新需求,及时的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紧密挂钩,学校与社会需求的挂钩。

(五)提倡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只有明确社会实际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明确学习目的,该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同时,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思想,毕竟学生毕业了是要用这些知识来创造社会价值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其重要,实践性教学也要实施分层次教学。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我们在编写上机习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别,既提出了C语言上机实践的基本要求,满足了一般学生的要求,又要为学习好的同学提供一些难度相对较高的练习,对于一些需要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同学,可以利用上机的机会,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相关题目的实际操作,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C语言是计算机编程中最实用的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只要在教学中正确的掌握好教与学的环节,及时的改进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性,相信就一定能将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教好,使学生学习好这门课。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赵飞、荆光辉、张润泽,如何培养大学新生计算机语言编程能力[J].计算机教育,2007年10期.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创新高校
以“学生为中心”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探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